试谈科技创新经典案例会:科技传播新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传播作为沟通科学技术与公众的主要通道,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科技水平的兴衰。本文在定义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科技传播这一环节入手,梳理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目前状况,分析了中国现有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理由,创造性的提出了“7+1”理论,实现了对科技传播新模式——“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指导,在介绍“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理论指导和功能的基础上,对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提出相关倡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科技传播;报告会;公益性;市场化运作;“7+1”理论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203-03
0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本质与核心,是国际社会竞争的落脚点。中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就必须不断创新科技,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曾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必须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而要实现这样的迈进,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与人文社科领域息息相关,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曾指出 “人类所有的重大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制度变迁等,都是以人文社科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可将科技创新定义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包括文科的创新作品,社科的创新型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的创新型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就是指新工具、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策略。这意味着中国若想“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就必须汇集各学科领域实施“协同”科技创新。
科技传播做为科学与公众的主要通道,肩负着普及科技知识、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科技水平的兴衰。近年,我国虽出台了《科技进步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及投入了一系列配套资金(2008—2013年,财政共投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823亿元,带动企业和地方投入1400亿元),为我国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但科技研发与大众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市场需求开发不足等与科技传播有着极大关系的理由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如何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探索科技传播新理论与新模式,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科技传播这一环节切入,在梳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目前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理由,对“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理论及功能进行具体介绍,并提出相关倡议。
1 相关理论及文献
关于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技术创新,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源,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一种新的组合,以形成可获利的商品或产业,但其尚未对技术的交流与传播的主体及其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1939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系统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相关理念,认为科技交流不仅发生在科学家之间,而且还当涉及到公众,指出科技传播是沟通科学与社会的桥梁,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但发展至今关于“科技传播”一词仍未能给出准确定义,张婷(2009)综合国内外各学者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此领域国际代表性学术期刊近百年1600余篇文献展开分析,发现可将科技传播的研究归聚为科学与公众关系;应用技术传播;科学传播经验与模型策略;科学交流、教育、普及研究四大类。
我国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为翟杰全于1985年在《科学管理研究》上发表的《科学传播学浅谈》一文;1995年,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的召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本世纪以后,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在科技传播参与主体关系方面,刘兵、侯强(2004)指出科学传播至少包括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公众、政府及其他能影响政府政策的机构,工商业机构与公众,媒体与公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这几个方面。在科技传播的内容与方向方面,刘华杰(2002)指出,科技传播已由对科学事实、科学进展状况、科学技术具体知识的“一阶科学传播”,进入到了对科学技术策略、过程、思想、精神及科技之社会影响等的“二阶科学传播”;翟杰全(2007)认为目前国内研究正在形成基于社会发展视角的科技传播研究、基于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传播研究、基于传播实践技术视角的“技术传播”研究三大方向;赵亚辉(2013)认为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因此需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传播体系和机制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风险。
孙文彬(2013)指出 “随着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化”“ 尤其是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对科学自身研究的深入”公众将“通过对话,增进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了解,表达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诉求”;为此,我们的科技传播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基于公众对科技所表达的诉求,不断创新传播的策略、模式与理论,以推动科技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
目前,相关学者对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参与主体、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公众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研究,为我们创新科技传播方式以解决科技创新所面对的相关理由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但在科技传播实践之中如何全面挖掘与把握科技传播主体、特征、内容及受众的深层内涵,创新科技传播形式与渠道,使其达到推动科技创新之最佳效果的系列理由仍需我们深入探讨。

点赞:14016 浏览:5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