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镜头里正能量: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塑造及变迁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研究通过中国媒体《人民日报》内371幅新闻图片的分析,探讨了国家意识形态制约下的大众媒介构建的农民工形象如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众媒体如何通过新闻图片塑造农民工形象等等。研究表明,主流媒体对该群体的塑造都为积极、正面、乐镜头里的正能量: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变迁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观的形象,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关注的领域及报道形式都在逐渐多元化,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对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民日报;农民工;新闻图片;视觉传播;城市融入
A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人员,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我国约有2.4亿农民工,他们的工作生活目前状况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对农民工的研究总体不多,范围集中在权利、文字报道所体现的形象方面,而在原本就较新的图像传播学领域,有关农民工新闻图片的研究可谓严重缺乏。近年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对于该群体图像报道的研究仍然还是凤毛麟角。
在视觉文化爆炸的今天,运用图像传播学理解和分析农民工报道有其重要作用,这不仅由于图像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更因为图像传播影响着农民工群体自我定义,以及人们如何了解、认知这个群体。介于研究的迫切性,本文希望: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探讨大众媒体是如何通过图像来塑造第一代及第二代农民工的形象;随着时代变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是否转变,又是如何转变的;而这些图像产生的影响,对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新闻图片传播理论不甚系统化,前人对于该领域研究的真知灼见主要体现在两大理论中——视觉传播理论及框架理论,它们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前者对于本研究的作用在于指导笔者探究图片如何塑造一个群体的形象;后者则侧重于解答图片如何进行议题设置及如何传播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一)视觉传播

视觉传播指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具体。作为视觉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图像的研究有其重要作用。图像可以影响公众知识,并帮助受众回忆新闻事件,图像在帮助受众理解并感受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避开文字传播的局限性,并配合文字将事件的情绪色彩传达出去。图像影响了我们如何理解一个信息和该信息的发送人,图像还是我们与世界交流、让所作所为显得有作用、代表自己的关键。图像的重要性让许多编辑努力在文字与图片报道中寻找平衡。当今社会,文化规范及新闻实践已进人由图片主导的决策程序。
在国内学术界,李培林、韩丛耀分别从受众观、心理研究,及文化发展的角度对视觉传播理论做出了归纳和总结。而视觉传播的应用在六七年前就已经出现,主要集中在性别研究领域,如探讨报刊杂志图片上的女性形象,例如罗韵娟、郝晓鸣研究《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塑造的女性形象,王蕾则通过研究《中国妇女》杂志上女性形象的变迁探讨国家话语权的转变。虽然学界对于农民工群体的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较丰富,但视觉传播领域的研究却刚刚起步,仅有的研究局限于具体的新闻业务的讨论,如杨发维、余瑾毅探讨如何用图片表现农民工返乡潮。这样的研究虽然对于怎样更多元地表现农民工真实生活并满足受众需要有指导作用,但无法从宏观上从图像了解社会变迁,具有片面性。

(二)框架理论

框架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被称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框架理论运用于新闻传播学中时,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把编辑认为需要的部分(字、词、来源、事实等)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作用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倡议。框架凸显了媒体在架构中的重要性。
国内将架构和议程设置运用于农民工报道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重点集中在话语权的研究,近两年对于农民工媒体形象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例如王芳以《人民日报》为例探讨媒体如何构建这一群体的形象。近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及该群体与大众传媒的互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郑欣认为在新媒体普及时代,大众传媒对于该群体的观念变化起了关键性作用,使得对于图像的研究具有紧迫性。
图像在建构中作用重大,政治及社会事件强调图像的重要性多过文字信息,因为视觉图像在大框架的背景中,传播的信息更为精细、敏感。Devitt认为信息源不是决定图像报道的关键,编辑选择图片与新闻故事相结合才产生了视觉意象。而视觉架构(visual framing)则是架构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突出视觉框架来建构作用。
视觉传播理论与框架理论众多学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也给予了本文启发。本研究借鉴前人对少数群体视觉传播研究的建构和编码模式,也学习了其他对农民工媒体形象研究分析的思路。

二、研究策略

本文以《人民日报》中的新闻图片为研究对象。选择平面媒体报纸的图片来研究,首先是因为版面的限制,对图片选择要求高,图片精细,完全体现了传播者的意愿;其次是报纸中的新闻图片更易整理、收集、分类、对比,因而研究产生的偏差较小。选择《人民日报》则是由于它是中国委员会的机关报,为中国第一大报,被称作“官媒”,是宣传党精神和中国政府最新政策、决定的媒体,具有权威性,其新闻图片也直接反应了政策走向和社会现实。一些农民工报道的研究选择了都市报纸,然而笔者认为,虽然此类报纸偏重社会软性新闻,但对新闻及图片的选取停留在猎奇角度,以吸引读者眼球为目标,娱乐化程度较高,或缺乏对社会事实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因而不作为本研究的考虑范围。
本研究选择了新闻图片,这是因为图片比文字更能直观反映现实,传播信息更精确敏感,对受众产生的冲击较大,随着读图、影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图像作为主要信息来源,体现在平面媒体中,则是许多读者只看图片和大标题,而忽略文字稿件,因而研究图片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这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策略。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作用的词句推断出准确作用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定量性,适合趋势、比较、目前状况分析,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样本
本文的研究样本总体为《人民日报》1980年1月1日年至2012年11月1日近34年间出版的所有期刊,研究所需样本图片的要求是:图片中主体为农民工或其家庭(因而有关农民工的会议等内容都被排除);图片为摄影作品,非漫画、图表。
按照时间变量三个历史时段:1980-1988年(共8年),共15张、1989—2000年(共11年),共30张,2001年至今(共11年)共323张,构成本研究的样本总共371张。这样划分方式符合近30余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节奏,同时借鉴了陈辉和熊春文根据曼海姆关于“代”(generation)的理由研究。第一阶段(1980-1988年)中,政府逐步解除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约束,鼓励农民到乡镇企业就业,乡镇企业从而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有学者统计,1985年整个农村转移到乡镇企业的农民工数量有70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18.8%。这一群体可以视为农民工的最初代表。第二阶段(1989—2000年)中,和地方政府出台和试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做出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努力。据统计,2000年进城农民工规模达到9948万人。流动就业农民有80%以上进入城镇,外出就业农民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在中西部一些地、县,则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30%。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我国加入WTO,经济增长模式发生重大转变,融入全球性秩序的新经济格局带来了新一波的民工潮,国家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也发生了更积极的变化,据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4亿农民工。
本文就以这三个阶段为研究的时间变量,并将这三个阶段内政策变动及社会现实作为重要的研究背景指导抽样及类目的编码建构。

(二)类目建构及编码

首先,笔者对人物进行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对每一位封面主人公都依据下列7项指标一一进行分类和编码:
1.人物年龄:分为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4类。图片中人物无法分辨出年龄段(如背影或集中群像)则不列入统计范围;图片中出现多年龄段组合(如表现一家三口)则给予另行划分,列入备注。
2.人物职业:分为专业技术人员、体力劳动(如建筑工地工人)、服务行业(如餐饮业),小个体经营(小商贩)、儿童、老人及无法辨别的列为“其他”,共4类。
3.人物情绪(表情):分为正面(微笑、喜悦的面部表情)、负面(痛苦、忧伤、愤怒等)、中立(无特别明显情绪或人物背影、人物在图片中较小等情况)3类。
4.人物衣着:传统(颜色灰暗、式样老旧或制服),时尚(色彩、式样体现精心穿着的痕迹)2类。
5.人物活动场所:分为公共场所、工作地点、家居环境、无背景(如照)4类。
6.图片主题:工作、维权、交通、教育、政策/福利(如便利农民工生活的政策)、文化/娱乐/生活6类。
笔者对所抽样的图像逐张浏览,根据上述6项指标,从人物图像上直观判定。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实在无法判定则不予归类。

三、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封面图片进行定量统计及结果的分析,从生理、外在形象、职业、人物活动环境等方面探讨人物形象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变迁。这几方面的分析,对在国家发展、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构成变化,存活环境、关注热点的转变等话题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一)农民工外在形象及其变化

在新闻图片中,体现农民工外在形象的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年龄以及穿着。新闻图片作为传播媒介之一,它对话题的取舍,对特定人群的表现方式直接反映了社会变化。图片中人物形象的转变,在反映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变迁的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工群体构成以及该群体生活的转变。
数据显示,在这三个阶段中,有关中年农民工的图片占据报道的主导地位,一半以上的图片都是关于中年群体的,这说明,中年人是农民工主体,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第一阶段对除中年以外的群体几乎没有关注;第二阶段对少年儿童和青年的报道数量迅速增加,这两个群体加在一起超过了中年农民工的图片数量,镜头里的正能量: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变迁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但是对老年群体的报道几乎为零;第三阶段的农民工图片报道有了显著增加,但儿童和青年群体的比重却有所下降,虽然对各群体的关注度都在增长,但老年群体的图片却仍然缺失。
从时间上讲,第一代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在打拼的过程中结婚生子,部分下一代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解释为什么90年后对于儿童、青年群体的报道不断增加。同时,社会对农民工群体关注的增加,媒体对他们的存活状态、面对的理由与挑战的不断深入研究,也是图片数量增加,涉及群体增长的重要理由。特别是第三阶段的报道更尝试通过对比等方式让农民工形象丰满了起来,如一家三口同时出现在图片中、老农民工与青年大学生的组合图,体现了图片报道日趋成熟。
但是数据凸显了对老年群体关注的缺失,对留守老人以及逐渐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的报道不够充分。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图片中的农民工的衣着朴素,主要以暗色为主,大多穿着工作服。第一阶段中农民工穿着单一式样的服装;第二阶段则可以看到极少部分图片中的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开始穿着时尚的T恤,或者有复杂图案条纹的服装;第三阶段,超过30%的图片人物着装风格多样,打扮时尚,特别体现在青年一代,相当数量的青年、儿童都穿着时髦。尤其是彩色新闻图片大量出现,可以明显看到许多人即使在工作中,也穿着鲜艳且有设计感的服装。
这一方面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能力穿戴漂亮时尚的服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生活追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农民工活动环境及其变化

活动环境指新闻图片中人物所处的场所。农民工活动环境变化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发展建设重心的转移和社会的变迁。
据本研究统计,三个时期人物活动环境变化呈现这样的特点:第一阶段展现工作场景最多,其次是公共场所,没有出现任何展现家居环境的图片;第二阶段图片背景依然以工作地点、公共场所为主,用于表彰先进个人的无背景的照也出现多次,该阶段首次出现了对于农民工家庭环境的表现;第三阶段中,展现公共场所的图片超过7成,这显示农民工的活动场所已经从单一的工作岗位,到不特定的公共场,所如学校、车站、招聘会等,不过这一阶段依然强调工作背景,更有几张图片直接将目光对准农民工的家庭生活,而类似照的无背景图片几乎消失。
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从一味强调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性,到越来越关注其他社会活动,例如应聘、学习、返乡等,反映了报道更加人性化,多元化。
作为党报,《人民日报》在任何时期都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农民工的活动有导向作用,二是反应政府对该群体的关怀,这两点在活动场所上都有了明显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工从“务工者”到全方位努力融入城市,政府对该群体的关注也从工作到对农民工家庭、权利、教育各个方面的关怀。

(三)农民工职业形象及其变化

新闻图片中对农民工职业的表现,体现了国家发展建设重心的变迁,以及社会对各种职业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工就业的特点及局限性。
表4统计数据显示,在任何阶段,大多数农民工从事无需高端专业技能的体力劳动,如男性多为建筑工人,女性多从事纺织业。第一阶段中出现了一张小商贩的图片,还有一张表彰农村务工人员采用先进技术科技创新的图片;然而在第二阶段,体现出农民工职业的图片只有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及纺织女工,不过在这一阶段,已经出现淡化职业的图片,7成图片并没有表现特定某一职业的农民工,而是更突出当时当地的某事件;第三阶段延续了第二阶段的特点,同时出现8张表现农民工从事专业技术的图片,这些图片表现了一些农民工有智慧、有学识、受人尊敬的正面形象,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服务行业的农村务工人员。
这种数据的变化首先说明农民工从业的单一性,农民工在高科技领域严重缺失,但同时这也反映了媒体对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较少,特别是对服务行业及小个体经营领域的农村务工人员关注较少。而“其他”类图片不断增加,占据报道主流,这不仅体现了对农民工子女等报道的增加,也体现了媒体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力求反映宏观,排除行业限制,不仅反映某一行业的存活目前状况,而是着眼于整个农民工群体。

(四)农民工精神风貌的变化

农民工精神风貌体现在新闻图片中主要指人物的表情,正面的表情体现了积极的精神风貌,是对自己生活、工作状态满意的象征,而负面的情绪如愤怒、悲伤则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研究农民工精神风貌,对于了解农民工在社会中的存活状态有着重要作用,也能侧面体现政府的政策及导向。
表5统计数据显示,每个时期,表现农民工负面情绪的图片新闻报道都很少,不到报道总数的3%,而表现他们开心喜悦的图片则越来越多,所占比例也显著增加,总体来说,表现中立情绪——即图片中农民工无明显体现好恶表情的,依然是报道的主流。第一阶段中,正负情绪图片几乎一样多;第二阶段,正面图片数量显著增加,与此相对的,负面图片却消失了;在第三阶段中,正面图片的比重再次增加,几乎与中立图片相差无几,而负面图片只有6张。
作为直接传达着党、国务院声音的媒体,《人民日报》在任何时期都要弘扬主旋律,着力体现政府对于农民工政策逐渐完善;农民工群体获利,积极昂扬参加建设,生活快乐幸福的正面形象,因而大多数报道都“报喜不报忧”,十分“片面”。

(五)关于农民工的社会热点事件

新闻图片所表现的主题,直接反映了政府的议程设置,农民工群体最关切的理由,以及社会最关注的群体事件,也从侧面表现了社会进步和政策的完善。
可以看到,工作是任何时期农民工图片所展现的重点,总数将近4成。第一阶段,媒体对工作以外的其他主题很少涉及;第二阶段对教育理由的关注和工作一样多,都占到总数的30%,其他各方面的关注也开始起步;第三阶段各方面话题齐头并进,工作与教育依然是焦点主题,其次是农民工权利福利的理由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另外交通、文化、健康等主题的图片也显著增长。
这说明,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媒体对农民工群体了解日渐深入,报道越来越多元化,力求解决农民工关心的理由。同时也可以说明,随着农民工越来越融入城市生活,他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也逐渐增加,可以看到,维权和教育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坑害农民工的不法行为,而利用知识和法律保护自己成为了农民工迫切需求。
因此,根据定量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依然是中年人,但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逐渐增加,媒体对他们及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在加大;农民工穿着日渐时尚,特别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他们在官媒上多以积极向上的形象出现;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依然以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但对于他们的关注已不再局限于工作,而是涉及到教育、维权镜头里的正能量: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变迁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家庭等各个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日报》肩负的弘扬主旋律的任务,使得其图片报道中的农民工都为正面形象,基本没有出现农民工违法乱纪行为的报道,但就以上样本分析的初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时期的农民工形象都具有各自不同特点。

四、结论与讨论

媒体上的农民工形象都是每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突出反应,要分析不同阶段形象的变迁就必须置身时代背景下,了解媒体拍摄、选择、表现这些图片的意图:

(一)1980—1988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开始进行各方面改革。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政府逐步解除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约束,鼓励农民到乡镇企业就业。处在这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其首要任务便是协助政府,做好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宣传任务。以图1为例。图1塑造了一群四川农民来到汽车站准备进城务工的场景。一辆汽车前,农民成群结队,用自行车推着大包小包行李,给人的感觉非常焦急。这样一张图片生动地响应了1984年1号文件的号召,即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人城镇务工经商。同时向依然固守土地的农民传达了一个信息,其他农民已经行动起来了,再不进城务工就要落后了。
除了正面鼓励农民向城市进军以外,《人民日报》还灵活运用其他策略,侧面鼓励农民转业,例如图2:这副图片描述了一位第一次经商的农村老人,因为仍保留着根深蒂固的“经商可耻”观念,而为自己到城镇从事小商品经营的行为羞愧不已。老人坐在地上,背着一箩筐的货物,用手捂脸,面带愧意。虽然图片展示的是负面情绪,图说却给予了正面肯定,赞扬老人跨出勇敢的一步。
总而言之,改革初期的农民工形象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市进军的期待与矛盾交织的情绪。大多数农民工被塑造成具有革命开拓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1989—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2年春南巡讲话以后,政府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也逐渐发生变化,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和地方政府出台和试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做出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努力。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也让各地对农民工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需求也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图片中。与第一时期的“写实”的相比,这一时期的图片更像是对农民工的“利诱”。图片从工作、教育、交通等多方面传递对农民工“利好”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图片首次出现了农民工子女(如图3),这一整版都在讲述农民工的故事,其中这组图将焦点放在了他们的子女身上。左图的女孩特写,严肃认真,眼睛发亮,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上图的学校老师则充满焦虑;下图则描绘了一群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场景。这个图片报道,利用组图的形式,从个人到群体全面展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理由。
与上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激增,出现了民工潮。大批民工涌入城镇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发展,更是一些全新的理由。“留守儿童”就是在这一阶段出现的,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丢在农村老家给亲戚抚养,这些孩子的教育就成了社会关注的全新热点。类似的用组合图的形式大版面讲述农民工子女的故事成为这一阶段末期,特别是1999-2000年的报道热点。同时这一时期也设立了许多农民工新闻图片报道模式,成为今后相关话题报道的“模板”(如图4)。
图4的主题为春运,从2000年开始,在春节及其它长假前后,有关农民工的返乡或回城的报道就集中出现,买票乘车也成了相关报道的重点。拥挤的车厢中面带笑容的农民工向窗外挥手致意——这张图片的构图及表现方式被之后的表现春运的新闻图片广泛使用,成为表现春运必定出现的图片类型。这一时期的农民工被塑造成了改革的获利者,他们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沐浴党的政策的春风,在各领域享受福利,他们的子女同样受到社会关心和帮助,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2001年至今

2000年以后,国家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发生了更积极的变化。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2001年3月底,国务院批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2002年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政策的利好推动农民工继续向城市转移,表现这一群体的新闻图片大量出现,并且涉及工作、维权、教育、健康、娱乐等各个方面,更出现了讨薪、医保、农民工艺术家等全新的话题。《人民日报》还推出了《新农村周刊》专门探讨农民理由。除此之外,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以剪影表现工作艰辛,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地位的人共同出现在图片里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设备越来越精良,摄影技术日渐成熟,新闻图片已不仅可以准确表达信息,还可以令人回味、反思。
虽然依然以展现农民工快乐积极的生活、工作态度,相比较前两阶段的图片政策目的性过强,这一阶段的图片出现了许多轻松活泼表现农民工普通生活的图片(如图五)。图片中,两名农民工正在兴趣勃勃地看大学生拍摄的自己的照片,这张体现农民工与大学生亲切互动的照片生动有趣,展现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城市人口对农民工的接纳和欢迎。这迎合了对于平等对待进城农民的号召。
需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如图6、图7)。
自2007年《人民日报》首次出现“第二代”农民工图片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图片报道就如雨后春笋。镜头里的正能量: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变迁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由于《人民日报》的党报特性,并没有出现像许多其他报纸一样体现新生代农民工负面形象的图片。多数图片如图6一样,这批“80后”清纯洋溢,穿着打扮时尚,面带笑容充满活力,显示了对未来的憧憬。
自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理由后,关于该群体的图片报道逐渐增加。《人民日报》对于这个群体的图片报道将焦点从工作场景移开,着眼这批80后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场景多设置在像普通街道这样的公共场所。图片中的年轻一代的已与中年农民工打扮及精神风貌完全不同,已与城市人口相差无几,如图7中表现了一位认真听培训课讲座的新生代农民工,他表情坚毅,发型和穿着已与普通城市青年没有区别,表现了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完全不同的工作、生活状态。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农民工图片是多元化的,极力贴近普通人生活,从多种角度展现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状态。
五、结语
总体来说,《人民日报》中农民工的形象积极、正面,是国家、社会的建设者。虽然缺少负面报道,《人民日报》但其所塑造的农民工形象却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了过去三十年社会变革的影响,图片变化大致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农民工群体人数显著增加,新生代农民工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媒体关注的新热点,他们的形象青春、时尚、勤奋和城市中的年轻人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区别;除了报道数量增加,对于农民工的关注也不再局限于工作领域,话题扩展到权利、教育等各个方面,展现的人群也不再局限于某一职业,报道的深度广度都有进步;除此之外,图片报道的手段、形式日趋多样化,从单一的、直接的表现,到灵活运用对比、组合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农民工生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维稳的要求增加,对于展现农民工正面、幸福形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使得表达农民工疾苦的图片严重缺失。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发现,在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人民日报》传递的正面信息及对于工作、教育、权利等信息的及时有效报道,不仅第一时间让农民工了解政策转向,从而获得对自己有利有用的信息,更让城市人口看到了农民工辛勤、积极、友好的一面,推动了城市、农村人口的相互了解,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奠定了基调。
本研究弥补了传播学中有关农民工话题里图像研究的严重不足。通过对《人民日报》32年图片的研究,完整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主流媒体对于农民工图片报道的变迁,体现了这些报道的与时俱进,同时也凸显了媒体在塑造这一群体形象中的不足,突出体现在:图片仍带有严重的政治倾向,宣传目的过强,报喜不报忧,展现农民工生活中的困难,担忧,以及负面群体形象的图片极其罕见,体现了报道的片面性。
可以预见,在视觉文化日渐深入的今天,表现农民工的新闻图片将继续向贴近性、生活化方向发展,题材、角度日益新颖。而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逐渐老去,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为该群体的主力军,一系列新的理由如养老、户口等将随之出现,等待媒体通过图片来深入发掘。可喜的是,主流媒体已经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这一新领域的报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突出体现在塑造这批年轻人乐观向上及勤奋好学的生活态度,画面没有将他们视作弱势群体或以猎奇、排斥的心态展现他们的生活,而是着重体现他们逐渐与城市融合的趋势。在今后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应继续加强这个优势,同时应更多角度,更贴近生活地亲近新生代农民工。例如拓展话题,从目前局限的工作、教育方面,延伸到文化、恋爱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点赞:27659 浏览:1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