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案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及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速发展的网络使件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散播开来,其中一些负面或虚假的信息给事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严重阻碍政府部门对事件的处理工作。鉴于件在网络的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19起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为例,对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策略略,为政府应对同类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策略
DOI:10.396g/j.issn.1008-0821.2014.10.002
[)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10—0010—05
1 目前状况分析
据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7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理由引起的件日益频发,并且件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也在提升。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破坏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还容易滋生一些其他的理由。陈月生认为件是反映舆情的窗口,体现出舆情主客体之间关系呈现“理由状态”,是舆情状况的非正常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从收集到的案例来看,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往往引起了人民群众采取聚集的形式与党政机关对抗,甚至有的还演变成暴力事件,影响了公共安全。件的起因是多样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诉求的极端方式。网络的发展又为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网络聚集社会舆情、放大事件、推动着件的发展。件网络舆情是指群众以网络为平台,借助网络论坛(BBS)、网络聊天(Chatting)、博客(Blog)、维客(Wiki)、电子邮件(E-mail)及网络新闻组(usemerNews)等网络工具,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件发布信息,并表达出来社会政治态度。
我国的许多学者已有对件网络舆情及其相关内容的进行研究。例如,易承志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进行过分析,把网络舆情的演变分成形成、扩散、爆发和终结4个阶段;陈潭等分析了件网络舆情的相关主体及其行动逻辑,研究其传播效应及其扩张逻辑;扁柯潇阐述了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件网络舆情的制约、引导和干预的策略倡议;此外还有研究件网络舆情的硕士论文若干篇。基于此,本文在收集到的19起件网络舆情案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个案例的异同点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以期为政府应对件网络舆情提供思路。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策略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法。随着网络研究的兴起,传统的内容分析技术面对着挑战,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策略在实施抽样、确定分析单位、收集资料和信度检验等方面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内容分析策略在网络研究中逐渐被新闻传播、图书情报等研究领域所接受。
2.2 研究样本
要研究件网络舆情,就要对已经出现的热度较高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从大量的案例中发现规律。研究对象根据祝华新等每年度出台的《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舆情的统计包括了3家论坛(BBS)、2家微博客(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2家社交网站(SNS),汇总出的一年热点事件。天涯、凯迪、强国这3家论坛的影响力都比较大,关于国内外一些热门的事件都会在这里被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这几家论坛的网民比较固定,所以事件的传播范围也只局限于论坛的注册网民。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是近几年的产物,它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供他人浏览。微博的传播能力比论坛更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在网络中散播开来。如表1所示的广东乌坎事件与四川什邡事件中,新浪微博的关注量以及超过百万,在天涯论坛的发帖量也都超过3万。
2.3 样本分类
诱发件的理由是多样的,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归类,大致可分为环境维护、征地强拆、官(警)民冲突、社会纠纷,如表2所示。环境维护类与征地强拆类的事件在近几年频发,理由是群众的维权意识和地方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这是诱发舆件的重要因素。另外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政府与群众间的冲突,表现在警民冲突和群众与官员的矛盾。究其理由,这一类型的件大都是因为平时政府在群众心中形象较低,加上政府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处置不当和虚假消息的干扰导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对立。此外社会纠纷类的件也是舆情的热点,包括当前阶段的利益经济纠纷、医患关系、外地务工人员与本地人的冲突等等。
2.4 样本数据
以下选取8个具有代表性的件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3 传播模型构建
从上述的8个图形中可以看出,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各不相同,有的图形是左高右低、有的图形是左低右高、有的图形呈现出正态分布的模型,根据对上述8个案例的事件演变过程的研究和数据的分析,可以构建件网络舆情演变模型。
3.1 一般传播模型
从上述的江西宜黄强拆、四川什邡事件、宁波镇海事件、南通启东事件这几个事件来看,舆情的影响量只有1个波峰,舆情的传递在事件后就得到化解平息,并没有出现新的舆情,或者说新的舆情不明显。根据这几个件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可以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一般传播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舆情的发生期、发展期、期、消退期、平息期。如图2所示。5.1 快速反应处理,策略上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由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可知,件网络舆情发生后在较短的时间里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应,并且在网络上广泛地传播。网民们还善于捕捉政府和媒体在对事件报道中的失误,并且夸大事实。从事件的发生到舆情所需的时间极短,导致政府部门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了缩短舆情传播的时间,降低舆情的影响,政府部门在应对件网络舆情时要有超前的意识,对舆情进行积极关注,争取在第一时间里掌握事件的真实情况,并向社会公布。一般情况下,群体性网络舆情一旦爆发,政府应积响应,迅速组织部署下一步的行动,充分利用主流媒体主导舆情的导向,而不是被动去应对网民的疑虑,应该主动出击,灵活运用各种网络技巧将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政府公共部门在对事件的报道中要树立积极的正面形象,对事件要及时公开,让群众及时了解事实的真相。如在2008年7月19日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中,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和省长立刻做出批示,并成立了事件处理小组,相关媒体也对省领导在本事件中做出的讲话进行了报道。在该事件中政府的及时应对成功地主导舆情走向,避开了造成更大的事件发生,有效地处理了该事件。政府在重大舆情面前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应该是主动而不是被动,是上网而不是弃网,是疏导而不是封堵,是坦言而不是假言,是回应而不是回击,是作为而不是做秀。
5.2 及时剖析内容,议程上实现由无序向有序转变
社会运动的行动者试图把他们的集体行动框架固定在从大众话语中发展起来的信仰和认同感之上。群体极化事实上就是给网络舆情设置议程,在这种极化状态下,网民对事件的看法多多少少要受到影响,心理上容易受到暗示。因此想要主导件网络舆情的导向,就必须合理设置议程,把媒介在报道中对事件态度、观点、议论制约在一个符合政府要求的范围内。政府部门要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选择哪些先报道,哪些慢报道,哪些报道的篇幅多,哪些报道的篇幅少,这样就形成一个表达事实的逻辑,这种逻辑实际已经包含着对某种事实价值的判断。另外还可以与其他的事件作对比、有如何联系来形成一个展示某核心事实的逻辑框架。这样的一种框架就可以对民众的舆论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规范网络上的言论。如新疆7.5事件,新华社在网上及时发送了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的暴力图片,为构建政府依法强行处置的正当性提供了舆论保障。
5.3 准确锁定群体,手段上实现由打压向引导转变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对“社会病”的一种病态反映,正确地看待和深思这些偏激言论,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利益调整、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可能起到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出气筒”的作用。政府习惯上采取打压群体极化主体来制约舆情,但是打压起到的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效果,有时反而引起更大的负面舆情。网民在政府面前就好比“弹簧”一样,政府越是高压的态势,网民的反抗就越强。所以一味地打压群体极化主体很难很好地解决舆情,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从根本上平息舆情。
对群体极化主体的引导要讲究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为了避开群体极化的发生,首先要及时地 公开事件的真相,解除网民心中的疑惑和顾虑;其次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权威的人士来解读事件的来龙去脉,尽可能地用相关的证据和相关事例向网民展示。引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网民正确地看待和深思过激的言论,通过引导的方式来疏导网民的情绪,使网民对事件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转变。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19起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及策略进行研究,并以相应的舆情数据为例进行剖析论证,试图能为件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通过案例的分类、舆情传播规律的剖析、相关数据的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参考,为政府部门应对件网络舆情提供支持。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点赞:4635 浏览: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