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党报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特色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芦山地震的报道研究,意在从新闻业务角度,从报道的议程设置、报道形式、报道主题以及报道对象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选取了芦山地震后两周内《人民日报》的报道文本,采用归纳与总结、内容分析和定量研究的策略。
【关键词】灾难新闻;芦山地震;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人文关怀

一、《人民日报》对4.20芦山地震报道分析

(一)报道议程分析

《人民日报》从21号开始对地震进行报道,笔者选取了21号到5月4号共计92篇报道,对报道议程的分析结果如下:(1)对灾情、伤亡信息报道的公开透明;(2)充分重视新闻评论的“灵魂”作用;(3)煽情化的典型人物报道减少

(二)报道立场分析

1.中立超越正面宣传
芦山地震的报道中,持中立立场的报道多数是新闻消息报道,处于领导地位。正面报道主要为新闻评论、领导人的发言、抗震救灾取得的成果等内容,也占据了较大比重。
2.负面报道的突破
在选取的92篇分析文本中,只有一篇关于“澄清救灾款去向”理由的报道属于负面报道。

(三)报道对象选择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日报》对灾情、灾民、国际组织救援的报道数量也越来越多。即使是领导人的报道,也依然是以“救灾”、“救人”为主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报道要求。而政府也通过本次地震报道,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正面形象。

二、从《人民日报》芦山地震报道看新时期灾难新闻的报道

(一)典型人物塑造上——减少典型与宣传

本次芦山地震,《人民日报》对典型人物和事迹的报道明显减少,且趋于理性。从之前灾难报道中凸显集体人物的光辉高大形象,到开始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与故事,对个体的描写成为主流。

(二)报道形式多元——线上线下互动参与

《人民日报》微博文字与图片相互配合,信息及时更新,不断报道灾区前线的消息。
微博议程设置主要有:“领导人说话”、“伤亡人数”、“救援进程”、“人民微评”等。《人民日报》官微发布的内容,灵活多变且注重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基本呈现出滚动发布,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微博议程与本报相互补充,话语形态口语化、通俗化,更加贴近群众。网友再及时跟进、转发、评论,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更好的践行了走转改形势下的改革目标。简短的微评论很好的引导了社会舆论。

(三)报道理念上——以人为本、增加人文关怀

《人民日报》这一次的新闻报道少了很多空洞、枯燥、冗长的政治性话语,增加了很多温情的词语,更具“人情味”。
《人民日报》对芦山地震的报道,侧重于党和国家及领导人、解放军官兵抗震救灾内容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体生命”这个主题,使“生命”和“人”成了新闻报道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例如:“全力救治伤员”、“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等,反复出现“人”、“人民”等词汇,体现了党报对个体对生命的的尊重。

(四)塑造良好的政府媒介形象

《人民日报》几乎全部以正面、中立报道为主。但是,在这些报道中,我们欣喜的发现了《人民日报》关于“回应侵吞救灾款”一事的报道。《人民日报》敢于直面社会热点、焦点,发表了如《红会回应百名艺术家追问捐款事件 和捐款人意愿总体一致(回应)》,文章虽短但作用重大。
《人民日报》过去存在对受众知情权的漠视,对灾情的报道寥寥无几,甚至不允许记者拍照的情况。通过对热点理由的回应,政府部门通过《人民日报》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媒介形象。
三、《人民日报》灾新时期党报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特色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难报道的不足

(一)宣传性内容较多

就报道的内容来看,关于领导人慰问、讲话、指示以及党政军抗震救灾的报道依旧占据了较大的篇幅,继承了《人民日报》一贯的风格。

(二)地震预警的缺失

从芦山地震来看,《人民日报》对地震暴露出来的理由探讨的较少,主流媒体应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重视不够。除了4月21号在头版以图片的方式报道了地震的位置和震源深度等信息外,直到4月25号在《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中,才连续发布三篇关于地震的科技知识。

(三)图片报道较少

芦山地震的头版图片在地震爆发初期呈现井喷状态,随即便减少甚至一连几天头版都没有关于地震的图片报道。总体来说,在头版图片的处理上,芦山地震没有做出很大的改善。

四、总结与深思

纵观本次地震报道,党报在今后的灾难报道中需要做到:积极参与媒介融合;加大科技知识传播;重视图片和深度评论;秉持人文关怀;保证公民知情权。
政府通过逐步放开对党报的制约,让《人民日报》真正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与优势,更好的发挥着党报引导社会舆论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娟,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深思[J].青年记者, 2011(10).
[2]黄蕾,从看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J]. 新闻爱好者,2008(12).
[3]欧阳宏生,灾难报道:走向更加成熟的中国媒体[J].新闻战线,2013(5).

点赞:23962 浏览:107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