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就业心理压力与缓解倡议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大学生而言,就业是人生的重大选择。但我国目前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十分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得许多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对未来感到非常困惑,对这种高强度的就业竞争难以适应,因此适当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根源,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提出倡议,能有效的减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从而推动大学生成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根源;缓解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进行转变,我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却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的降低,不能满足高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在市场竞争之中,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也正是由此而来。
对大学生而言,就业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行过渡的重要转型阶段,而就业也是众多大学生的重大人生选择。而且受到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影响,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压力更为严重,就业形势的严峻,加剧了大学生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加剧了大学生心理的挫折感,并且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茫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会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和大学生职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理由进行相应分析,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对大学生成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缓解倡议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 心理压力的概念是指人们在生活之中感觉到了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而形成的持续紧张心理状态。而心理压力也主要取决于个体意识的承受性和压力根源的重要性。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所导致自身持续紧张的心理状态。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主要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自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全新的阶段,由原本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而转变。但大众化教育虽然让教育得以普及,但却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因此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给人才需求市场带来许多压力。并且在这个转型过程之中,部分高校并没有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导致部分高校对专业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的扩大招生规模,但其培养出的人才却往往不能适用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浪费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为严峻。
而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仍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之中,大学生在求职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时缺乏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学生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往往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就造成经济较为贫困的家庭,在社会关系方面占于劣势,从而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性.
(二)主观因素。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物质条件都较为优越,并且经历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都对未来怀有较高的期望,在面对就业选择时,往往不能根据就业现实,选择理想职业,从而在自身的理想期望和社会现实的矛盾之中,产生重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每个大学生也都往往是承载着每个家庭的深切期望,家长和学生往往不能够认清精华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社会现实,盲目的对大学生的就业抱有过大期望,而大学生也往往在家庭的期望值中,承受巨大压力,在自身理想和社会现实的强烈冲突之中,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理由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毕业生因追求的就业目标过于集中,并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机制的转变,因此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理由时,并不能及时的调整就业观念,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很难适应。并且大多数的大学生并没有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一味的注重城市环境和物质待遇,导致了中小城市和农村基层缺少优秀人才,因此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的不适应,也是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倡议

(一)高校方面。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理由是社会关注重点,并且对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应该针对大学生就业理由,出台相应政策,通过推动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科学化和合理化,尽可能的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应加强高校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通过对就业程序的严格规范,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人性化和专业化,并且高校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充分的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以此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大学生方面。我国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自身价值更具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应当在自身就业选择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对自身的价值取向进行考虑,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充实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大学生应该及时的更新自身的就业观念,加强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通过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从而主动规划职业目标,并且充分的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对自身的择业心态进行充分调整。在加强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为未来的就业作资本积累,在学习阶段从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道德品质以及身心健康水平等方面,对自身加以要求,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并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质,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并对自身进行不断完善,从而为激烈的社会竞争,积累丰富的就业资本。
参考文献
[1] 吴秀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调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06).
[2] 王俊锋,左欣.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其缓解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36).
[3] 石亮.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与缓解倡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作者简介:周雯(1983.03- ),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

点赞:25974 浏览:11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