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农村经济报道“”里学新闻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六年,对一个常年跑农村经济报道的女记者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间对于新闻理念的坚守和重建,让她对农村经济报道有了自己的心得。
在大学课堂学了7年新闻学,我拿到了和学位证。到《农民日报》工作后,在农村经济报道领域历练了6年,深感“毕业”之期遥遥。这所“大学”里,有太多的必修课,哪怕你新闻专业科班出身,也要从头学起。这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更是个用实践修正认识的过程,有幻灭,更有重建的惊喜。
找选题:好奇心是最好的向导
初涉农村经济报道,“北疆播种南国打场”的地域差异、四时不同的季节差异、农林牧副渔的产业差异,曾使初出校门、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备感新鲜,但这种新鲜感没有持续很久。在工作了两三年后,我发现,一些常规性报道越来越有唱“四季歌”的感觉,而那些曾让自己兴奋的重要话题,例如农产品剧烈波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采写的次数多了,貌似也就是老套路,不过是把甲地换成乙地、张三换成李四。“选题荒”来了!
新闻嗅觉失灵,对很多题目反应麻木,这让我颇为苦恼。后来,在跟一位做了近20年农村经济报道的老记者采访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差在哪里。面对一个看似熟悉的话题,当采访对象在说的时候,我会自认为“懂”而将自己的答案跟他对照(一有契合就沾沾自喜),而这位老记者则像个“菜鸟”一样提问。多问的那一句,可能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新料。原来,我差的不止是经验,更有“孩童般的好奇心”。
保持好奇心,看待理由的角度会有所不同。2009年6月,我在河南漯河采访在农村经济报道的“大学”里学新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三夏”期间农机服务话题,不少跨区作业的农机手们表示农机企业售后服务越做越好,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我也眼见了售后服务人员马不停蹄地各处“赶场子”。据此,已经足够完成一篇现场感很强的稿件,但似乎还差点什么。在每一处故障现场,我都要问问,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理由都是“调试不当”,售后人员认为处理起来很简单,有针对性地培训三两天就能掌握。那农机手有否经过培训呢?农机手纷纷表示“没有”。为什么?经销商说,买农机的不一定是开农机的,而且机手是分散的,企业的培训没有强制性。农机管理部门说,农机型号多,政府部门的培训力量有限。我据此以“记者来信”的形式发回《培训农机手应有针对性》一稿,篇幅不大但效果不错。
从事记者工作越久,好奇心就越宝贵。保有好奇心,不一定能成就重磅稿件,但能使我尽可能快地发现新闻线索,尽可能多地与采访对象交流,尽可能生动流畅地写稿子。尽管因为种种理由,“多问一句”得到的很多内容不能见报,但这些未能变成铅字的,对丰富阅历、深化认识何尝不是收获?
学采访:脚到,心更要到
采访“三农”新闻,最讲究到基层去。一位在基层记者站工作多年的记者对我说:什么时候能很自然地端起农民的杯子喝水,你就具备“三农”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了。在几年的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这绝不仅仅是做个姿态,而是要能融入农村生活,学会跟农民和基层干部打交道,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才可能抓住真材实料。
“脚到”才有可能抓到“活鱼”。工作之初,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报社同仁作品《八百里跟车记》就给我树立了从事农村经济报道的标杆,让我牢记:好新闻需要用脚去丈量。这些年,跟农民和基层干部打交道的过程中,使我更加明确,“脚到”不仅仅意味着“在现场”,更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甘苦。
2010年,有一篇同事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江夏农民抗灾自救目击记》:当年7月长江中游及汉江中下游同时发生较大洪水,他深入重灾区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历时4天,每天跟踪一户受灾农民,感受和体验他们起早贪黑、抢收抢种的艰辛,也见证了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不屈和顽强。全篇没有出现“记者”,但读后如同看到记者和农民一道抗灾自救,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心到”还要求记者能站在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立场上想理由。我们在基层采访常常遇到农民不肯说、干部不愿说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觉得记者是“上面来的”,无形中会有一种心理压力。老记者们常说,在田间地头谈谈收成是最好的“开场自”,记者瞳农时、农事,就容易与采访对象接近。
此外,老记者们很重要的一点经验是:变“挑毛病”为“谈困难”“谈期望”。谈困难不仅能从侧面反映出理由,还容易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便于开展深入采访;谈期望往往能帮助记者发现基层对解决现有理由的想法和思路,增强报道的建设性。所以,当我感觉到采访对象不愿意继续深入谈下去或者采访貌似接近尾声的时候,通常爱问一句“你觉得做这件事还有没有困难,或者你有什么期望”,采访对象往往会表现出放松的状态,很多时候会谈出新东西,让采访更加充实。
学写作:材料要“吃得透”“出得来”
做农村经济报道,常常要处理大量的政策法规、会议材料和来自基层的工作报告。把抽象的政策法规用准确、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农民和基层干部看得明白;把枯燥的工作报告用生动的文字呈现给读者并激发其共鸣。这些的确很考验记者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工作几年来,有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写农村经济报道,如果吃不透材料,再涂脂抹粉也掩饰不了稿件的虚弱。
一位老记者曾告诉我:写稿子很简单,就是能用一句话概括。如果你概括不出来,就证明你深思得不够;什么时候能不看材料写稿子,就证明你理解消化并且融会贯通了。至今,这仍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在我参与了2011年报社策划的“中国农垦农业现代化大观”系列报道后,感受尤为强烈。
报道团队将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成就分解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有效供给、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四个小题目,分赴黑龙江、安徽、江苏、广西垦区采访。在我与同事合作《以“国家队”的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一文前,对材料吃得较透,理解了农垦粮食生产能力强得益于科技创新、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基础设施好和结构调整得力,据此拟定采访提纲,有针对地采访和收集材料,写作过程中能将采访所见与文字材料有机结合,成稿很顺利。但在写作《以创业者的勇气推动改革创新》中,由于材料掌握不充分,对农垦系统很多体制、机制性的理由理解不透,采访很难深入,等到写作时,发现自己回答不了“要说什么”的理由,材料运用非常生硬。尽管几经修改,添加了不少实例,但仍掩饰不了“工作报告”的枯燥感,非常遗憾。
这个教训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拿到一堆材料,看过之后都要求自己能掩卷归纳出要点;写作之前,要问自己:你要说什么?如果说不清,就再看材料、看采访笔记。反复多次,直到厘清思路。吃不透材料不下笔,应当成为写作准则。

点赞:16389 浏览:7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