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集约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提升重要途径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实施集约化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作用,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管理提升;企业发展
集约化管理是针对粗放式管理而提出的一种优化管理,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果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与国资委在企业开展的管理提升活动高度契合,其精神实质,就是要求企业在规模适度的条件下,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效益,实现企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科学的发展。

一、集约化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实施集约化管理是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发展与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当前,建筑市场形势具有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市场前景充满变数。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外需不振还将持续,而且充满变数和不可预见性,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建筑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短期内不会转变。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将进一步制约能源消费总量,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大,各类生产要素将全面溢价,资源获取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加速上涨,特别是随着2020年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人工成本将呈加速上涨态势,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仍然面对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二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建筑施工领域各主体都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实践有利于节约投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集约化发展之路。在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推行集约化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不可阻挡。随着铁道部的撤销,国有企业资本、国外资本、民营资本、民间游离资本等进入建筑领域的渠道更加广阔,建筑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投资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必将对投资成本进行严格审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实施集约化管理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实现企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抓住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契机,生产经营规模达到了相对水平,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都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遭遇了发展瓶颈。另一条是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即在保持企业经营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发展质量来实现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的增加。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场形势看,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只有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的集约化发展之路。

(三)实施集约化管理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科技实力、资源实力和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和资源主要解决施工能力理由,管理主要解决创效能力理由。没有科技和资源作支撑,企业在市场无法立足;没有管理作保障,企业同样在市场无法立足,科技和资源优势也不会持久。建筑施工企业在当前科技和资源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只有推行集约化管理,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

二、建筑施工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总体思路:把企业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作为推行集约化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企业推进集约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建立完善企业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进而提高经营效果和发展质量。
2.主要内容:组织构建专业化、经营承包责任化、要素管控集中化、劳务建设组织化。组织构建专业化,是指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围绕项目管理所需专业技术要素来构建物资、机械租赁、测量、试验、混凝土生产、钢结构加工等专业化分公司,对专业技术和生产资源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经营承包责任化,是指企业对项目部、专业化分公司、作业队、作业工班全面层层建立落实承包机制。要素管控集中化,是指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和租赁、劳务资源集中管理、成品混凝土集中生产供应、商业保险集中投保。劳务建设组织化,是指把劳务队伍作为企业的一类组织来建设,实行集中管理、直接管理、常态化管理。

(二)正确理解集约化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集约化管理的各个要素中,组织构建和劳务建设是企业的管理体制理由,经营承包和集中管控是企业的经营机制理由。经营承包和集中管控,都需要通过组织来实施;反过来,组织也需要通过经营承包和集中管控,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经营承包与集中管控的有机统一,是企业经营机制的灵魂。因此,企业要将经营主体的责、权、利自上而下分解落实下去,要素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要自下而上集中上来。体制机制建设只有协调推进,集约化管理的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全面加强体制建设,实现组织构建专业化

集约化管理体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好专业化的组织体系。要以企业为责任主体,按生产资源归集和技术管理特点,在构建好专业作业队的基础上,构建物资、机电、混凝土、钢结构加工、测量、试验等专业化分公司,并使之实现良性运转。衡量是否完成专业化分公司的构建及运转状态,有四条标准:
1.把专业化分公司设立为一级经营核算单位。确立专业化分公司在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地位,支持其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经营管理,对经营的资产保值增值。
2.实行了专业化分公司人员的归口管理。企业对分散在各个项目的物资、机电、试验、测量等专业人员,全部归口到分公司管理。分公司对所管理的人员,有人事权、分配权、考核奖惩权。
3.实行专业设备归口经营。对分散在各个项目的专业设备,全部分类归口到分公司经营管理。通过专业分公司对设备资产经营管理的一体化,实现设备在项目的动态优化配置和合理有序流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高资产的保值增值率。
4.制定实行了专业化分公司内部经营承包服务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市场配置规则已确定并得到遵守。

点赞:17587 浏览:7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