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黔南州茶叶产销历史地理演变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调查分析认为,黔南州属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在唐代以前就开始进行茶叶生产,到唐宋时期生产和贸易开始发展,并加工出贡茶。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开始普及并在农副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茶叶加工工艺有所进步,多为贡茶,贸易扩展到国外。民国时期茶叶主产区虽然有所缩小,但总产量增加,多为名茶。建国后的茶叶生产经历了反复中上升和提升两个阶段,茶叶加工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并存,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茶叶贸易从政府统管逐步转变为市场行为,经历了从内销到外销、再由出口转内销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茶叶;生产;加工;贸易;演变;黔南州
0439-8114(2013)15-3744-04
贵州省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地区之一。贵州省南部的黔南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直以“北有茅台、南有毛尖”为自豪,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但是,由于对茶产业资源的无形价值认识不足,黔南州在茶产业的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有刘世彬[1]、胡朋朋[2]等少数研究者探讨了黔南州茶产业的发展目前状况及策略。作为贵州省乃至全国茶文化的一个区域,这种状况无疑使黔南州茶产业的发展少了一个的基石。因此,对黔南州茶叶的产销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于弥补贵州省茶叶史的缺憾具有的。本研究查阅有关文献和实地调查,对这一理由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1 唐代以前的初始期
黔南州辖都匀、福泉、、贵定、龙里、惠水、长顺、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12个县(市),地处贵州省高原东南斜坡,山高谷深,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经常云雾笼罩,阴雨绵绵。再加上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独特自然环境,至今仍然大量的茶树原始群体。如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1979-1988年的调查中发现了独山县翁奇乡和甲定乡、三都县大河乡和烂土乡的高树茶原始群体种[3];在贵定云雾山至今还有千年野生茶树;地跨贵定县和都匀市的斗蓬山上也分布着许多野生乔木大茶树;都匀市的清塘寨和江洲镇、惠水县抵季乡花山村、罗甸县董王乡油闹村、县的江界河、独山县的兔场镇等地也有一些乔木茶树[4]。据考证,早在殷、周时期黔南州境内就有部族活动。茶叶专家张其生、余璐考证了唐代以前古汉语表明茶字含义的汉字有荼、槚、蔎、茗、荈、皋芦等,到唐代才统称为现在的茶。古代这些代表茶的汉字,中外学者认为与贵州省山地少数民族的方言有关[3]。而现在黔南州的布依族大多称茶为“荈”、“改”,在黔南州侗族中也被称为“蔎”。这些相同的称谓,说明黔南州在唐代以前就有茶叶生产。
2 唐宋时的发展期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等地区的茶,其味极佳。其后的研究者就认为这4州(现在的遵义和铜仁的地区)是唐代黔茶的代表。其实不然,,现在贵州省大地方在唐代属于黔中道黔州都督府。乌江以北与四川接壤,唐朝对其的统治力量较强,按内地设立经制州;乌江以南各部虽然归附于唐,但唐朝对其的统治力量较弱,大设立羁縻州。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设黔州都督府,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黔州都督府领思、费、播、牂、庄、应等15州。这里所述的牂、应、庄3州包含了现在的黔南州都匀、贵定、惠水、龙里、独山的绝大地域[5]。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黔州都督府改为黔中郡,牂、应、庄等州均降为羁縻州。这说明在天宝元年以前,这3州一直是经制州,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还将黔州都督府设在庄州,后来因为唐朝对其的统治力减弱,才改为羁縻关系。虽然当时贵州省北部有好茶,但是也不能说明位于南部的牂、应、庄等州没有好茶。因为陆羽在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才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限于当时的情况,他只考察了贵州省乌江以北朝廷制约很强的经制州,对于南部的羁縻州未能考察是情有可原的。再者,唐代的羁縻州对唐王朝有朝贡及出兵助战等义务,因而牂牁朝贡次数就。如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等牂牁都遣使朝贡;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授牂牁首领赵主俗官,理由就是褒扬他年年朝贡不绝;且牂牁从公元791年到公元813年朝贡7次[6]。在这些次数众多的朝贡中,贡品很可能包含了茶叶。因为贵定云雾茶的民间传说《鸟王》中提到,云雾茶是个宝,唐朝时皇帝开始下令向苗家征收贡茶。因此,黔南州在唐代很有可能出产好茶,而且加工成土特产进贡朝廷。
宋朝也规定各地的羁縻州都要向定期朝贡。据不完全统计,宋代贵州各族统治者向朝廷朝贡达70余次,经常朝贡的有牂牁、南宁州等[7]。在这些次数众多的朝贡中,黔南州也很有可能贡茶。
3 明清时的繁荣期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的移民进入经济相对滞后的贵州,带来了包括茶叶生产在内的先进技术,不少地方茶园出现乔木、灌木、花草3层生态系统模式,茶林间作和茶粮间作等模式,黔南州的贵定县云雾镇等地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代于土坎、田边地角种茶树的习惯。这段时期,茶叶在黔南州农副业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各种贡茶相继涌现。
据《明统志》记载,当时的贵州府县皆产茶。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副都御使张鹤楼曾视察都匀团山茶区[4]。都匀毛尖明末已为贡品,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都匀的布依族和汉族的民间传说《都匀毛尖茶》、《熙春和贡茶》等也描述了从明洪武年间开始都匀每年都要贡茶。而明代《贵州通志》则记录了定番州(如今的惠水县)所辖各长官司和金筑司(如今的长顺县)三年一贡交茶税的情况。
在清代,贵州省除威宁之外,各县都产茶叶。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所编的《贵州通志》记载,当时的龙里东苗坡及阳宝山产茶,当地人大多加工技术不好,使得茶味不佳,但也有采茶芽后进行精加工的,味道不错[3]。现在贵定云雾区的关口寨还保存着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立的一块贡茶碑。另外,《清一统志》记录了独山的苗族以茶为生业。独山兔场镇沟山茶,其细毛尖早年曾作贡品进京,又称为贡茶[8]。还有,据民国《都匀县志稿》记载,在清乾隆年间,都匀的牛场一带有官办茶园。而且都匀的“鱼钩茶”在18世纪末由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商贾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经广州运销海外。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所编的《定番州志》记载,当时的惠水产茶,当地人常常等到“芽老五寸方采制”。清乾隆《黔南识略》则记录了当时的福泉有茶叶生产。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所编的《广顺州志》也记录了当时的长顺生产丛茶。

点赞:6295 浏览:2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