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信三大传播功能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虽然微信面世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微博。按理说学术研究通常是等到研究对象沉淀凝固以后才更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要拉开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客观的视角和态度。不过,媒介研究有一些特别,一方面,媒介变化的速度很快,研究的机会好像转瞬即逝,这给稳定的观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另一方面,媒介的发展常常容易让研究者兴奋,结果是媒介的研究往往呈现出断断续续的感觉。新媒体的研究就更是如此。
现在看一些30年前的大师级著作,会感叹新媒体对学术的破坏力,因为当年这些媒介研究大师赖以研究的媒介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变,虽然他们也用天才的想象力对今天的媒体做了理论上的判断,但是,未来学式的研究似乎终归赶不上历史型的研究。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对抗理论,那么,新媒体就是转变理论。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旧媒体的一线人员会鄙视理论,觉得理论没什么用。同时,他们对理论的贡献也很少。而新媒体业界人士多对理论有兴趣,甚至写书,他们的意见也对理论研究有帮助。
从传播的角度看,微信到目前为止至少显示出了三种功能。
定向功能
最近,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在微信中转发别人的东西?要知道我在微博上从来没有转发过别人的东西,我甚至于反感转发为王的提法,看上去我对转发存有偏见。但是,我在微信里却转起来了,究其理由,我觉得是微信比较私人化,属于有限的公开,熟人圈子,因此,我在微信的转发是有针对性的,有个人判断,包括对接受者的判断。
在研究微信的时候,最容易看到的是把微信和微博作比较。那么,微博真的退潮了吗?很多人说微信替代了微博,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微信比较私密,微博更加公开,它们是不同的产品。微博以前是虚胖,有炒作的成分,现在似乎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喜欢写的人仍然会写,所以谈不上啥退潮。新旧媒介的取代往往需要功能性重复,比如微博部分地取代博客。我们还可以看到,取代报纸的并不是电视。
在微信的映照下,微博变成传统媒体了吗?虽然这是一句戏言,但是,也折射出国人的分类模式,似乎流行的就是新媒体,不那么流行的就是传统媒体。按照这个逻辑,微信就是新媒体。果真如此吗?我的看法是,今天划分新旧媒体的标准恐怕除了公开性,还要强调内容的共创和共享,如果微博这么快就变成了传统媒体,那么技术就是浮云。
虽然说微信是熟人圈子的产物,但是,看上去它也会有熟人,也就是说,熟人在此变成了一个连接的节点,通过一个熟人可以认识很多陌生人。这就如同熟人的聚会,每次召集人会安排一些陌生的面孔,这无疑会增加聚会的乐趣,因为都是熟人的话,圈子有可能越来越小。同时,熟也分远近。
熟人传播和生人传播有很大的不同,熟人传播可以说是一种信任型的传播,传统上我们是把熟人传播划入人际传播的,但是,今天看来,网络使得熟人传播有了新的含义,过去的熟人传播往往是建立在原始关系的基础上,如今的熟人传播更多开始依靠人们之间的媒介关系。
迄今为止,我们所理解的传播都指向了公开,也就是说,传播意味着越来越公开,甚至于只有公开的传播才被认为是有作用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反向的情况,比如说一直存在于中国媒体的内参机制,这种机制在“”中几乎可以说超过了媒体的公开机制。这样看来,我们好像就有了两种传播,一种是内部的,另一种是外部的。前者更像是隐蔽性的传播,如同熟人传播。后者则更强调传播的公开性。在这个作用上,也许有人会说内部传播在本质上是反传播的。但是,传播也有可能是双向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微信的定向功能才显得格外突出。所谓定向功能,就是微信的传播表现出一种有限的公开,传播者和被传播者都必须添加对方以后,才可以构成传播行为。换言之,传播者在传播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被传播者,我们常常说的自媒体特征在微信上反映得最明显,传播者身兼双职。因为绝大部分都是熟人,所以,微信的传播如同私人订制,增加了传播的安全性。
语音功能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微信?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语音传播,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国人不喜欢录音留言的理由,看上去它好像是对讲机,我们也不妨把它看成是电话留言机的升级版,它可以有限地展示中国式隐私。
从微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国民性。过去,中国人喜欢发手机短信,不大喜欢电话留言。如今微信似乎转变了这一点,好多人喜欢用微信的语音功能来说话,而不是用文字沟通。有趣的是,这种语音交流似乎更多出现在熟人圈子里,这是说明我们还处于熟人社会吗?无论如何,我们以往不善于同陌生人交谈,微信看上去正在转变这种传统。微信降低了语音的门槛,不仅仅是接近于免费,更重要的是,它有延时的功能,我们甚至于可以把微信看成一种广播延时器,它不需要像广播直播那样局促,也不用像打电话那样准备好台词,它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说话的空间,随时随地。更有意思的是,它在同时也给对方留出了一定的反应时间,你回答或者不回答,语音就在那里。这种机制很容易避开对话双方没话找话的尴尬。不仅如此,它还给更多人的谈话提供了语音的场地,这就如同是语音会议,有利于中国人的圈子传播。
那么,声音为什么比文字可信?这是很奇怪的,因为我们过去习惯说白纸黑字,如今电视新闻也开始用微信留言了,比起微博文字,声音似乎比文字更可信。一方面,文字还没有实名制,匿名多,真假难辨,容易被当成网络中的托儿;另一方面,声音成本高,留言分辨率高,有实证效果,还有亲和力。由此产生一个理由,就是微信和纸媒匹配吗?有人觉得这两者比较匹配,但是,我的看法不同,我感觉微博和报刊的匹配度更高,因为它们基本上都属于文字媒介。而微信则不同,它在目前更像是声音媒介,因此,它似乎更适合搭配广播电视。
比较而言,文字是慢语言,声音和画面是快语言。所以,报刊语言慢条斯理,而广播和电视加速了语言,只不过广播电视的语言更单向。接下去的理由是,文字和声音哪个离人更近?广播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妙笔生花的文字也难以做到。这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理由,更加重要的恐怕是,它涉及到人的距离感,声音直接,文字间接。如今有很多老人都希望身边有一个人,即便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孩子,重要的是,屋里有声音,这可以缓解孤独寂寞。无独有偶,许多出租车司机也喜欢一直开着收音机,是否是交通台并不重要,因为是解闷,车外喧哗,车里孤单,以至于他们可能都没注意到广播里说什么。在这个作用上说,文字也许越看越孤独。对比来说,为什么声音比画面更怀旧?朗诵是典型的怀旧产品,它也可以用来解释广播的听众老化理由。电视会用黑白画面来显示历史,而广播不会有黑白声音。图片通常比移动画面更具有历史感,而声音没有静止和移动之分。

点赞:4687 浏览:1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