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与教师素养提升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多年,一直关注着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与提升,虽有过许多举措,但始终苦于教师难以形成自觉的行为,对成功的渴望常常战胜不了对累的畏惧而安于现状。
近年在教师教案查阅中,发现有不少教案质量日趋提升,理念先进,思想丰富,见解高深,风格各异。由此受到启发,教师专业素养是在“做”的实践过程中提升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实践者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粹就是“做中学”,他提倡“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他认为实行“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才能求得“真知”。也由此,我们从抓教师备课质量入手,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求真”教案的显性元素,提升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

以奖励性绩效考核评价为契机,将教师教案质量的评价等级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对教案编写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结合教师教案中呈现的问题,在质量的显性元素方面作如下要求:
(1)标示需清楚:单元、课次(章节)、日期、课时说明及总课时统计等应注明清楚。
(2)目标确定需规范:忌单一化、内容化、简单化、统一化等。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目标要涉及认知、操作和情感表现等领域,要做到因人而异,体现分层次的分类教学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3)过程设计需优化:不应仅仅是教学步骤的体现,更应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重点应体现教法和学法。
(4)教案需按课时逐节编写:教案必须分课时预设,每课时应该有教学内容、教学分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各要素。
(5)设计需常改常新:忌模式化,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对教案的内容、形式、详略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
(6)反思需务实:应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体会与认识进行深入挖掘,对教学效果的“得”与“失”进行深刻剖析和自我评价,对今后的教学改进有较大裨益。
(7)切忌应付式:教备不能分离,真正的课时计划编写,是日常所思、所想、所读、所感的全部集合,必须为上课服务,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8)个别化教学设计需明朗:各教学环节应体现分类要求,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又注意个体差异,小步子多循环,分组分类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和作业设计合理,兼顾各类学生,有一定梯度和弹性。
(9)教案格式需规范,字迹、图表应工整。

二、“务实”教案的隐性元素,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

在做好教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教案的内涵倡导:
1.树立正确备课观
写教案,基本要求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备课观,备理论、备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和感悟,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前准备上。
2.丰富教学理念
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动态,用丰富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
3.遵循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学科性原则。深入了解学科特点,明确不同的学科编写的形式、环节、运用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各有千秋,不可千篇一律。
(2)学生参与性原则。教案编写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特别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以分析学生的不同特征为依据,注重个体差异,着重考虑对个体的指导作用。把握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3)兴趣性原则。要编写出好的教案,教师必须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应是一个“快乐的场所”,要使学生“能被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诱导着去学习”,“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处”。乐学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以及实践活动的设计。
4.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即探讨环节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否实现新课标要求,是否有利于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读、写、思等言语实践的时间是否充分,空间是否和谐等。
5.形成个人风格
个人备课风格在教案撰写中表现为:蕴涵教师自己的思想,教学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批判性地选用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让教师明白个人备课风格形成的根本途径是自身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和自觉探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绝对与教学风格无缘。只有当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探索和追求中,教学达到稳定的个性化,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追求教师职业的高境界,实现教师专业素养“质”的提升

了解并坚持达到教案编写在显性和隐性上的要求后,要对备课的意义予以升华,对教师的职业进行深刻剖析,让备课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1.重新解读“教师”这一职业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创造力的培养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如果这样理解教师这一角色,我们就可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因此,教师专业素养绝不可狭隘地理解为专业知识的发展,更不能只理解为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能力、专业品质、专业智慧和专业知识的发展都必不可少。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由此,教师的专业定位应该是一个“点火者”,而非“灌水者”。而能否真正成为“点火者”,则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
2.重新定位“教师”这一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倡导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结合社会、科技的发展,重组各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体现综合性。”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中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自觉完善自己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参与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都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面向全体,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3.重新认识“备课”的意义
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教案编写只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备课是以学科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它融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底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808so.com
蕴、情感态度、教育机智、语言表达于一体,并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
真正好的备课受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牵引,是教师敬业爱业精神的写照,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写真,是教师毕生的功课。

点赞:4240 浏览: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