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报纸到微信平台新闻文体变革

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各种纸媒纷纷在微信上开发自己的公众平台,在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内容与在报纸上相比更加青睐长篇幅,强调实用性、拓展性和互动性。相应的,新闻的文体也有变化,文体融合、各有特色、拟人化等成为微信新闻文体变革的方向。
关键词 新闻文体;微信;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8-0063-01
微信在大陆的移动社交领域已经占据霸主地位,而传统报业面对读者的流失和激烈的竞争,已然转战微信平台,开发了各自的微信号。结合微信的实时性、简洁性和娱乐性,报纸媒体必定要开发新的新闻文体或者转变新闻文体的使用方向。
1 研究界定
文体是指文章体裁、体式或样式,其基本内涵包括信息内容、表达特点和结构方式。由于标准不同,对新闻文体的界定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新闻体裁的角度按结构方式将新闻文体分为以下几类:消息类,含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等;通讯类,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游记等;言论类,包括短评、时评、社论等;深度报道,包含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其他文体,包括谈话新闻、图表新闻、图片新闻、讲故事、散文式消息等。
《南方都市报》的微信公众(以下简称南都微信)的用户已在2013年10月突破十万,且在2014年8月1日腾讯公布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时事榜第四,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之一,本文将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为例,探讨传统报纸在微信上发表新闻该如何灵活运用文体。
2 《南方都市报》微信新闻文体内容分析
2.1 南都微信发放新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微信界面下方服务栏,分别为“深悦读”、“视觉系”和“ipaper”,用户点击即可获得相应新闻,其中“深悦读”主要聚焦于深度报道,分“深读”、“南评”、“专访”、“专栏”、“有数”五部分;“视觉系”主要推出图片和视频新闻,分“深呼吸”、“感光度”、“南都360”、“讲视讲非”、“犯醉团伙”五部分;而“ipaper”则是南都的数字报纸。
二是每天直接推送新闻,据统计,从今年7月23日到10月23日的三个月之内,南都微信共推送663条新闻,具体情况请参见下表(保留两位小数)。
由此可见,在南都微信中,最常用的新闻文体是通讯(尤其是事件通讯),其次是杂文(包括攻略、散文、历史故事等)。
2.2 南都微信新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青睐长篇幅,追求大容量。这里说的长篇幅要求提高信息的丰满度,描述的准确度。用户唯一要做的就是点开今天的新闻,但是如果新闻还像以往一样看了标题就能大概知道内容,就是浪费了用户点开新闻所用的时间和流量。如《万庆良涉足四会所被关停 白云山缘何被点名》一则新闻用了约两千字,从印发的通知、白云山庄自身的历史渊源、白云山会所和万庆良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给用户呈现出一则“实实在在”的新闻。
2)走向工具化,强调实用性。统观南都这三个月来的推送内容,可以看见解释性报道、图表解说新闻和各种攻略的数目也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在信息海量的时代,知道的越多越无知,如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报道,还要告诉用户这是什么、怎么防治、在广州的情况等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争取公众功能性的最大化,提高竞争力,争取抓牢用户。
3)纵向连续性,横向拓展性。首先说连续性,微信推送新闻适合做连续性报道,因为每天的新闻都保留在微信上可随时查阅,南都对“蓝翔事件”就进行了四篇连续跟踪报道,并且与校长荣兰祥进行了深度访谈,不仅连续,且是连续深入。再说拓展性,如《广深两孩子同日被拐 父母必须掌握的防拐手册》,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同时还为用户奉上相关信息,在广度上下了功夫。
3 从报纸到微信平台的新闻文体变革
1)发布在微信公众上的新闻开始走向文体融合的趋势,一篇新闻有时不仅仅只包含一个文体,而是包含两个乃至更多的文体。究其理由,一是微信把媒介融合的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够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二是在微信公众泛滥,海量信息堆积的背景下,用户要求更高的新闻质量。如何在一篇新闻中做到面面俱到且不显单薄,就需要传统纸媒转变以往单一的表现形式,向富媒体和富文体方向努力。南都微信上有很多类似于前篇还是通讯文体女大学生失踪,后篇就变成了女大学生出门防骗秘籍的新闻,而用户对于此类新闻还相当买账,经常爆出高阅读率。
2)报纸的微信公众平台需有各自侧重的文体,形成特色,加强竞争力,在微信大军中脱颖而出。南都微信经常发布通讯和杂文,南方周末微信则侧重于深度报道,人民日报微信号自然偏重政治时局。微信传播依托于熟人网络,实现了小众传播,使传播的有效性更高。微信的好友都是在原有腾讯好友和手机通讯录里产生的,因此在这个群体中的知识水平、关注热点、教育经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如果报纸的微信公众号被一个用户分享或推荐,则很容易在这个群体中传播开来,因此纸媒的微信公众号有自己的侧重文体和特色内容还是很必
要的。
3)注重互动性,将微信号拟人化。这里的互动性表现在微信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文体与内容和传播形式之间。首先,一对多的精准传播使新闻有了相当高的到达率,拉近与用户的关系就需要拟人化,与用户“平视”;其次,微信提供了用户与用户之间强关系的机遇,公众号要利用好这个朋友圈子;最后就在于一篇新闻当中文体、内容和传播形式的组合,比如南都微信有一个专栏《讲视讲非》,往往运用评论文字加视频的方式对群众热议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等进行点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利用微信平台“拯救”报业要有新思路,仅仅在文体和内容方面的变革是不够的,还需要新的营销思路和市场认识等。至于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新闻是否长久,已无关紧要,相信这只是个过渡,为即将到来的全媒体时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国权.新媒体拯救报业?[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49-54.
[2]周伟.媒体未来图景[M].北京:中华书局,2008:3-6.
[3]潘瑞芳,谢文睿,钟祥铭.新媒体新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53.

点赞:23804 浏览:10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