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科普新闻好奇、悦读上下功夫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浙江日报》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指引下,与浙江省科协携手合作,自2012年10月推出“人文·好奇”版以来,为大众传媒拓展新闻资源,做读者喜闻乐见科普新闻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浙江日报 大众传媒 科技传播 创新
2013年7月7日,《浙江日报》“人文·好奇”版自登陆新浪微刊之后,又在时下热门的网易云阅读平台上开设了“浙江日报好奇专刊”。读者只需下载网易云阅读至手机或平板电脑中,打开平台搜索“浙江日报好奇专刊”便可免费订阅,轻松掌握最前沿、最本土的科技资讯。

一、科学研究具有足够的新闻价值和受众基础

1.科研发现中有大量值得报道的新闻
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值得尊敬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一代中青年科技领军人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也比比皆是,值得媒体给予足够关注。如“人文·好奇”版推出仅半年多时间,“科学+”便从一个时髦却抽象的概念丰富为一系列科学家与读者具有高度参与性的互动活动,包括“科学+会客厅、科学+咖啡馆、科学+在现场”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从选题介入到版面报道、微刊专题制作、微博互动话题、微访谈、网易云阅读专栏等,使其持续与读者、网友互动。
2.受众对科技信息有着强烈需求
我国公众对科学知识有强烈需求和兴趣,一个直观表现,是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科普类杂志,包括《中国国家地理》《生命世界》《华夏地理》《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和《科技新时代》等。另外,非科学类的大众杂志也在增加科普方面的内容,如“皮肤的科学”“厨房中的科学”等栏目。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之一。但如何让科学走近大众,如何让科学传播变得喜闻乐见?这是许多媒体在研究和琢磨的理由。例如,杭州的《都市快报》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2011年2月,《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栏目第一期《拍手一分钟相当于举半小时杠铃?》发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好奇实验室》通过动手做实验,帮读者求证、解答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科学常识理由。
为满足受众获得科学生活知识的需求,《都市陕报》很快又对其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内容除每晚9时在华数0频道的“快报时间”播出外,还在“快豹宽频”、《好奇实验室》新浪微博同步推出。《好奇实验室》尝试全媒体刊播后,受众覆盖面大增。由此看来,大众传媒想要在全媒体环境中做好科技传播,不仅要坚持“内容为王”,也要发挥“渠道为后”的作用。

二、发掘科学研究中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的结合点

在信息过载的当今社会,怎么寻找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的结合点,发掘科学研究的新闻价值呢?
1.转变以宣传成就为导向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新闻经常用来宣传科研团队的成果或者各种科技政策,而不是对科学本身进行探索,忽视了科学所具有的理性质疑特点。如果要改善科学新闻,必须从改善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的宣传模式着手,使科普新闻报道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受众探索精神和让公众参与科学过程的重要工具。
“人文·好奇”版摒弃了党报以往科普报道的传统模式,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以“好奇”激发读者兴趣为切入点,为科技报道注入人文情怀,也让原本冷冰冰的科技报道变得人性化和充满人情味,让结论性报道变成了开放性的讨论报道,使科技报道从灌输向启迪转变。
“人文·好奇”版的采编团队创新每月一期的选题策划会,由浙江省科协、浙江省科技馆、果壳网、浙江日报社等部门和媒体人员集体参加讨论。使报道选题或视角兼具新闻性、专业性和时尚性。例如关于抑郁症的讲座,报道以《亲爱的抑郁症》为主题推出后,很多读者反映这样的报道口径温情动人。
2.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需要策划和宣传
科学家和科学不需要炒作,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需要策划和宣传。对科学家科研成果的策划和宣传,媒体需要主动出击。科学和科学家虽然离大众日常生活较远,但科学家往往富有人格魅力,生活丰富多彩,这些同样对大众有吸引力;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大众不熟悉,却能影响大众生活,同样具有可读性,而且更具历史穿透力。
比如,2007年4月2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随后,各大媒体展开了相关报道及评论,新华网记者朱继东发表的两篇新闻《人民的农学家!追星就该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巨星》《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网民反响热烈,纷纷跟帖。采访袁隆平的记者和阅读关于袁隆平报道的网民都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在追星。
3.科学报道的策划可从三个角度考虑
首先,形象化。从心理学上讲,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认知吝啬者”,而且隔行如隔山,即便是科学家本人,也可能难以理解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科学报道要尽可能用形象化语言,用生动易懂的图片来表达科学研究的专业内容。
如2012年10月,“人文·好奇”版推出《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的报道。这是一篇关于人体科学的科技报道,用“仙境”来形容人类自己的身体,以求形象地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珍重和感恩,并以此放大为对所有人生命的尊重。
其次,故事化。人人都是故事迷,故事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最基本的方式。同时,需要注重选在科普新闻的好奇、悦读上下功夫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题定位上的正面和高雅,力求避开存在误导、猎奇等理由,是科普传播不可忽略的重要理由。“人文·好奇”版的科技报道在实践中追求会讲故事,致力于让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精彩、可看、有趣味,使科学性的知识兼具通俗性,让读者好奇悦读。
第三,生活化。科研成果的传播要面向受众,对受众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最为重要。某项科学研究有什么用?许多人在面对科学报道时总要提及这个理由,寻找科研成果对公众的作用,特别是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往往会让人们兴趣盎然。
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2013年4月2日的“人文·好奇”版以《禽流感:谜团尚待揭开》为题,率先以大版面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解答,此后一个多月,连续刊发了《望闻问切禽流感》《人为何会患禽流感》等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普及作用。

三、全媒体环境下如何创新科学传播

在全媒体环境下,“人文·好奇”版给出了创新科学传播的一些启迪。
其一,坚持和创新内容为“王”。不管传播什么,媒体首先要创新的就是内容。在全媒体环境下,内容依然为“王”。所以,媒体在内容选题上如何创新是科学传播第一步。
其二,重视受众的个性需求。如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应该多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策略,传播最新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应重视栏目的吸引力、艺术性,增强科普服务能力,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
其三,加强科技界和媒体的互动、合作,打造科技传播共同体,以有效策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一方面,科学家要多走出实验室,走进公众,拿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科普,善于用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使公众感到科技其实并不神秘,科技就在身边;另一方面,媒体应加强科技宣传的针对性,根据受众不同需求和层次设计传播的内容形式;要结合热点,适时对其中的科技理由进行解读。
最后,建立科普社会体系。有了完善的科普社会体系,科普报道栏目就可以从学校、企业、政府相关机构或大型科普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素材和多种多样的科普宣传形式。(作者单位:浙江日报社)

点赞:33812 浏览:15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