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时代,高科技要求人们要有高智力的头脑;高效率要求人们办事、工作要高速度、快节奏;高竞争要求人们要经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种时代特征就要求现在的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策略途径
有专家曾对心理素质提出过衡量标准:一是智力正常;二是善于协调和制约情绪、心境良好;三是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四是人际关系和谐;五是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六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七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凡符合以上标准的人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心理调结能力。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身心的重要基地,教师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程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键是要明确目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策略得当,措施得力,才能行之有效,具体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情感效应,融教与学为一体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正是情感的魅力所在。要建立教学"情绪场",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轻松、和谐、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以特有的亲和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爱心去贴近学生。其次,要用信心去激励学生。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教,同时学生要乐于接受,因而,形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们主张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效果。如:举办主题班会,初一时举办“我要做个合格的中学生”主题班会,,我们初二段举行了以“第二起跑线”为主题的青春期教育班会,初三时举办“做文明优秀毕业生”主题班会……一系列主题班会的召开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集德育、智育、心理教育于一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编自演,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我们还利用我国丰富的节日、纪念日组织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积极的生活情趣。举办系列读书活动,选出优秀书目规定学生阅读,并举办读书比赛,学生对这些针对他们年龄特征而写的书十分感兴趣。从中即学到了知识,又陶冶情操,培养起良好的审美情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架设沟通桥梁,适时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性别、智力、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心理理由也不同。教师在矫正时,要以良师益友的身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架设起沟通桥梁,通过个别谈心、开设“心之声”信箱、“心里话”日记、周记等方式,让学生敞开心扉,及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做心理疏导,让每位学生都微笑度过每一天。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更要以爱动其心,以理导其行,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微笑、多赞美、多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期盼,从而自觉学习,奋发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心理的需要都各不相同,在抓好整体心理教育的同时,我们十分注意个体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了学生心理素质分析表。特别是针对特殊心理症状学生的疏导工作,我们建立了帮教生制度,观察记载其平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分析其病因,采取相应的调适策略。

四、重视家校配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能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标准,给孩子施压,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的家访才能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策略是否正确,从而指导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艺术,如谈心艺术、批评艺术、拒绝艺术等,使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对其子女的教育活动。教师应帮助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提高父性、母性意识及教育子女的水平,协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同时也帮助学校了解家长对学校的希望和要求。学校通过组织家长学校,让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教学的实施及孩子在校时的表现有所了解,并和家长一起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摒弃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的观念。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多接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多做家访工作。采取电话或书面的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出理由时要联系、通报,共同商量策略;进步了,工作出色同样应及时指出。这样避开了家长在心理上存在对家访、对老师来电话的担忧。高一时,我在家长会上常有意识地提醒家长多阅读“父母必读”杂志,谈到了“三分管,七分盼”、“关于父性、母性意识调查报告”等文章,旨在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改善一些教育“误区”和不当的处理策略。而在班上,我又时常向学生灌输角色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在家时如何做个好儿女。并开了一次题为“敞开心扉、走进你我”的主题班会。请了一些家长共同参加,谈谈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理解,也借机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烦恼。学生与家长第一次面对面地“实话实说”,说出了各自的感受,从而消除误解、更新了观念并借此机会达到互相理解、互相体谅。
心理教育是一门既老又新的学问,它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我国古代就有知识教育法、兴趣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因材施教法、艰苦教育法、行为训练法、环境熏陶法、自我激励法、音乐教育法……同时,它又是一门全新的学问,在新时期,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内涵,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总之,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塑造学生健康心灵的工程师,要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们应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方面多下工夫,才能让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健康活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新生;农村初中“理由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田芳;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张大均;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理由及教育策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车德志,王雷;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依据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01期
[5]何春霞;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J];健康生活;2002年01期

点赞:3613 浏览: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