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研究范式、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上都有着显著差异。本文将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当时的理论、政治与经济背景之下考察,分成四个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给予简要评述。
【关键词】产业结构 理论发展 综述
1007-9106(2012)02—0038-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研究范式、研究目的上都有着显著差异。从文献看,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是在两大部类范式下分析问题,研究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农、轻、重”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国家计划,以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理论逐步引介到国内,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理论方法在客观性和解释力方面的局限,于是尝试着由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分析,开始应用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升级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给予简要评述。

一、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研究没有使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归在社会再生产理论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刚刚起步,主要靠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范式。50年代,国内学者对再生产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译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产业结构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5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我国领导人先后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现实问题与政治背景的影响使得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学界在60年代初期集中研究的问题之一,重点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如许涤新(1961)、杨坚白(1961)、吴树青(1962)金学(1962)。虽然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领域的学术研究气氛活跃,但所有的讨论是在苏联范式下进行,即在两大部类关系框架下分析问题和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基本规律。此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基本停止。

二、改革开放初到80年代末期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研究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迫切需要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第二,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献都将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反思了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的问题;第三,工业化国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逐渐为我国学者所了解,促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的发展。

(一)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主要是对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导致的结构失衡进行反思。欧阳胜(1979)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冯宝兴、万欣和张大简(1979)认为我国的重工业是自我服务型重工业,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服务。1979年,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了经济结构调查,分别在十几个省市对若干重大结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由马洪和孙尚清(源于:职称论文www.808so.com
1981)结集出版了对当时及其后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专题分析报告。书中有关产业结构的部分主要涉及农轻重结构、各主要部门内部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问题,着重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经验教训,强调不能片面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这部著作及此后几年我国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虽然继续使用“两大部类”或“农、轻、重”的分析框架,但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是80年代初中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的引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些国外经济学教科书、专著或文选陆续翻译出版,我国学者开始尝试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1985)的专著扼要介绍了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介绍了代表学者及其文献,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到重要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后,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教科书和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既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影响深远。以库兹涅茨、罗斯托、线纳里、霍夫曼、为代表的欧美学者采用经验实证方法,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其他经济计量模型,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国家间的对比分析,与我国以往主要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研究的可观察性和可度量性更强,说服力也更强。以筱原三代平、赤松要、小岛清、佐贯利雄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开始尝试在新的范式下进行,其特点是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从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研究,将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要素秉赋、政府干预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出发研究产业结构问题。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要重视产业结构平衡,制造业高速增长是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农业发展要置于工业化背景下研究,如高佩义(1986)、吴仁洪(1987)、洪银兴(1988)。80年中后期,马建堂(1988、1990)将经济周期与结构变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既考察了经济周期影响产业结构的传递机制,也揭示了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填补了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空白。随着国外产业结构研究文献陆续引入,国内学者开始将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置于国际经验和工业化的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刘伟和杨云龙(1987)、刘鹤(1990)改革开放后结构变动轨迹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模式有独特之处,但从中长期的变化趋势看,仍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趋同。这个时期译介的国外产业结构研究文献中,有一部分将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与政府干预联系起来,特别是日本产业政策的研究文献,将日本战后经济的调整、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日本的产业政策相联系,引起了我国学者和决策层的关注。随着我国“七五”计划首次使用产业政策这一概念以及决策层对产业政策的重视,使得产业政策研究成为80年代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周叔莲(1987、1988)、杨沐(1988、1989)、王慧炯(1989)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产业政策应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李江帆(1984、1985)在引入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对第三次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西方产业经济学中的重要文献。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开始为我国学者所关注和采纳,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也从理论演绎逐步转向对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研究范式的转换对此后中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三、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采用比较符合西方学术规范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马建堂(1991)、原毅军(1991)继续深入研究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并采用这些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各产业增长率和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上升转为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郭克莎(1993)对改革起始到80年代末的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系统分析,既分析了产出结构的变化,也分析投入结构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相联系。刘伟(1992、1995)通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阐明工业化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工业制造业,工业制造业的结构性扩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无论对于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还是科技进步,或对资本效率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低于工业制造业,第二产业结构扩张更主要的作用在于完善市场化,并以工业化与市场化为背景论述了第三产业发展发展对于经济成长的重要作用。尽管刘伟等人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深入分析其作用机理。而周振华(1995)进一步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经由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

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研究,杨开忠(1989)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认为区际产业分工的类型正由“自然资源—技术型”向“自然资源一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型”转换,致使市场化转型中的资源富集地区在区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系(1994)、王海鸿(1997)分析了区域分工转型的格局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李大山(1998)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不同,形成了区域比较优势,产生了地域分工,从而使各种产业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分布,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其变化影响着全国产业结构系统的状态和水平。

(三)产业政策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更多关注如何通过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周振华(1995)认为,产业结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工业化进程。江小涓(1991、1995)对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指出部分行业的衰退是必然趋势。周振华(1991)即和陈淮(1991)吨其有关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专著中,以日本的经验为例,结合中国现’实,对结构调整中衰退产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李农(1991)、江小涓(1995)对特定衰退产业调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结构调整中衰退产业的出现、引致原因和对策措施。
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不断有新的分析思路、观点和方法引入经济研究,产业结构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成果更加多样。

四、21世纪初中国产业结构研究述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前一时期的研究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加入WTO以来开放经济格局对我国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的影响都促使产业结构研究不断深入。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研究更多的引入了数学模型,有许多研究运用了统计和计量方法对经济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刘伟和李绍荣(2002)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拉动,然而第二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的、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808so.com
稳定的增长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并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利用资金和新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以此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单纯依靠第二产业的结构扩张,最终会使经济陷入衰退。刘伟和张辉(2008)测度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向下降,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市场机制仍待完善。黄茂兴和李军军(2009)通过构建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以1991至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例,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省域经济增长与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而技术选择的效果又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张军、陈诗一和杰佛森(Jefferson,2009)通过估算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现1992年后,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超过了要素投入增长,但TFP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在2001年后出现了下降。进一步对TFP增长分解后发现,由工业结构变动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显然对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乃至工业增长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中国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工业行业的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的总体走势,并造成了不同行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显著差异。而李小平和卢现祥(2007)的分析表明,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向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张晓明(2009)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郑若谷、干春晖和余典范(2010)将产业结构和制度引入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中,探讨了产业结构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制度不仅对经济规模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生作用,影响其产出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演进特征。源于:论文大纲www.808so.com

点赞:33181 浏览:155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