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接受心理一般规律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代流行音乐的接受心理较为复杂,原始驱动可能有求新、求美、求知、消遣、慕名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因素。尽管接受心理千差万别,但也有一些共性,如聚众性和从众性、暗示性和模仿性、能动性和互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等,这些共同的心里因素构成了接受心理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流行音乐 接受心理 一般规律
流行音乐的接受心理即具有广义群体心理特征,也具有狭义群体心理特征。当一首网络歌曲迅速流行时,表明它的接受者采取了共同的认知态度,属于广义的接受心理;而在某演唱会现场,则属于狭义的群体心理范畴。限于篇幅,本文所研究的接受心理以临时空间组合群体为研究对象,其心理活动规律既有个体特征,也有一般群体特征,还有特殊群体特征。流行音乐的接受虽然有内省的心理活动方式,但更主要的则表现为外化的群体行为模式。
1.聚众性和从众性
聚众性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只有在心理感受上取得了一致,人们才能最终走到一起;只有在心理上是一致的人,才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聚集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形成一个特定的群体,衍生出一个特定的行为方式。”①聚众性与独处性是人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的心理状态,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彼此转换。一个个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独处后,必定要选择适合其心态的聚众方式。一个个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聚众后,必定要选择适合其心态的独处方式。这是人的心理需求的两面性。两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是即矛盾又可转换的。
为什么很多歌迷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去看歌星演唱会而不在家里用电脑免费看,这其中除了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满足心中已久的愿望外,最主要的是为了体验那种演唱会的现场气氛。演唱会现场亦真亦幻的音响,五光十色的灯光,以及和现场所有人同步体验着共同情绪,都给每一个观众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邀上三五个朋友,或带上自己的恋人共同去看音乐会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一种经常性选择。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②从众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作用非常明显。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观念一致时,其社会功能和社会文化才能较好地延续。
从个人角度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够适应其赖以存活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
听众的从众心理,就是当个别听众发现自己对某首歌曲的知觉、感受、意向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不一致时,有时会不由自主地随大流,受同一群体成员的影响,并引起同样的心理反应。有时候,一首歌曲并不是被所有的听众在同一时刻所认同和接受,那么在稍微滞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更多听众的从众心理作用,这首歌才渐渐被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的一般规律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多的群体成员所认同和接受而流行起来,为歌曲更加扩大了听众受面而加快了流行的程度。
从众心理可以解释当今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很多中学生对超女快男等流行歌手狂热地喜爱,但当问及喜爱理由时,很多人的回答是,“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当问及“你身边同学的态度时”,大部分答案为,“大家都喜欢‘某某’”,“大家都一样”。这表明他们的音乐鉴赏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环境的影响和大家的选择往往能影响他们的喜好,其中除了崇拜心理、替代性满足等心理因素外,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从众心理。
2.暗示性和模仿性
人类的群体行为常常是变化无常、扑朔迷离和难以把握的。“无论是人类的个体行为还是群体行为,实际上都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多变量的函数关系。”③这种复杂多变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经常表现为个体和群体之间受暗示和模仿影响的情绪倾向。
群体心理一般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情绪性倾向。晚年的弗洛伊德认为,群体中的个体通过群体的影响而在他的心理活动方面发生常常是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他的情感倾向会变得格外强烈,而他的智力则是显著的降低。他说:“当我们意识到别人情绪的信号时,我们身上所存在的东西往往使我们陷入同样的情绪;但是我们有多少次不成功地抵抗这一过程、抵制这种情绪并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作出反应?当我们处于某一群体时,我们为什么因此而屈服这种感染?我们只好再次说,迫使我们服从这种倾向的东西是模仿,在我们身上诱发这种情绪的东西是群体的暗示性影响。”④群体自身内在的联系性本质决定着这种暗示和模仿作用的形成。暗示性和模仿性从某方面说是从众心理的深层理由。暗示性和模仿性是群体心理的内隐心理行为,从众性是群体心理的外显行为。
1990年崔健在河南郑州举办“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整场音乐会在一种异常狂热的气氛中进行,很多观众在音乐会结束后倒在剧院门口没有力气回家。这种集体狂热的气氛是现场的每个人共同创造出来的,如果单是个体心理活动便决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效果。无法辨清谁传染了谁,从进场后每个人便都能感受到空气中的骚动,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音乐会开始后震耳欲聋的音乐把每个人都轰炸得不能自已,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再加上别人情绪的渲染,使每个人都跟着音乐大吼起来。在这种活动中,群体心理的暗示性和模仿性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在宣泄着情感和身体,理性心理活动被有意无意的遏制了。
3.能动性和互动性
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的走向是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互动的结果,也是每一个新进入的个体或群体与原来的群体和群体中的个体进行碰撞和互动的结果。任何新的个体或群体在原来群体中都有受原来群体影响甚至制约的一面,但也有对原来群体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另一面。
能动性和互动性是指群体心理产生后并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它处于不断交融和发展中。群体心理由个体组成而产生新质。个体心理的不同决定了这种新质的能动性,使群体心理自产生后便必定处于不断的交融、互补、妥协、调整中,向着统一、协调的群体心理方向发展。互动性使群体心理产生了无数的不同性质的思想情感火花,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启发、共同发展。在演唱会现场,歌者与受众的情绪是一致的,有时互相融合甚至能互相转化,即听众与歌者互换位置。例如张学友福州演唱会现场唱《一路上有你》,当唱到部分:“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就算是为了分离与我相遇;一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就算这辈子注定要和你分离”时,张学友在舞台上深情地演唱,台下的歌众也深情地相和,这时歌手与听众的距离消解了,歌星与听众之间相互倾诉,这种互动的气氛和效应只有在现场才能发生,只有在群体行为模式下才能发生。
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剧,听众经常需要在流行音乐文化信息中寻找自己认知态度和情感表现的参照物,而歌手为了创作出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也必须追寻了解受众的愿望,兴趣,爱好。两者之间的这种互相的追寻,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渐由传统的传者中心制逐渐向受者中心制发展。反过来,互动关系的发展又强化了流行音乐传播和接受的理念和实践都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4.复杂性和丰富性
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指在群体行为中群体心理并不是有序和单一指向的,它常常体现为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妥协和认同的结果。个体心理的不稳定性和群体心理的无序性导致群体心理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群体心理包含有无限可能的发展方向,一个群体的心理走向过程受到主观或客观等其他因素的干扰,极有可能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群体其心理活动尤为复杂和丰富。作为有目的性的临时空间群体,其目的可能多种多样,其人员构成的审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其对自身群体的认可程度和对审美对象的接受程度都不一而足,其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质量也不一样,由此构成的群体心理显示出了其心理构成的复杂性和心理活动的丰富性。
即使在同一层次的受众群中,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民族、相同的生活环境、相同的国家,他们的个性、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喜爱的歌曲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个体的需求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审美价值需求与精神依靠。如汪峰的《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这首歌是一首有关祖国的歌曲,主题鲜明,对于那些有一定阅历的受众群来说会引起强烈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的一般规律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的共鸣。
综上所述,聚众性和从众性、暗示性和模仿性、能动性和互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些共同的心理因素构成了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的一般规律,他支配着观众群体接受流行音乐的基本行为模式,并对接受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接受模式与审美范式》(JA12453S)
注释:
①黄建钢:《群体心态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00页。
②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③黄建钢:《群体心态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26页。
④ 《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长春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点赞:19165 浏览:8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