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干预在口腔癌临床治疗中意义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前,在造成人类死亡的各种疾病当中,癌症排在第一位。癌症的发病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在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不仅承受着病痛的痛苦,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心理压力及社会压力,这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术后可能导致患者容貌变化及身体功能变化,容易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及行为转变,包括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交理由的转变、身体功能的转变等等,这些均会造成其生活质量的显著降低。针对这些方面理由,目前医疗临床上通过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自我情绪制约及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应策略略,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口腔癌;自我情绪制约
1.临床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56例,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龄分布在28至63岁之间。在以上患者当中,其中上颌窦癌6例,舌体高分化鳞癌12例,下颌骨细胞癌16例,腮腺区腺样囊性癌18例,上下颌骨粘液表皮样癌4例,住院时间15~80天。
1.2 心理干预
1.2.1 选用自我开放途径,奠定心理干预基础
首先,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当尽量使用亲切的语言,并列出以往在类似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坦诚的与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好尺度,在谈话中注意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不应过多的谈论自己,不要随意打断与癌症患者间的谈话,逐渐营造起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双方在平等基础上愉快进行交流,这样能够让患者逐渐恢复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1]
1.2.2 告知病情,减少病人忧虑的心理干预
在医学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能够通过检查结果、亲属及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使用的药物中大致猜出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若此时仍未将实际情况告知病人,那么会加剧其猜疑,从而加重心理负担。大多数情况下,若病人被告知真实病情,那么其第一反应是感觉到震惊、愤怒,甚至不承认、不接受病情的现实情况等等,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可能会出现害怕、无助、绝望等。那么,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教育程度、从事行业的特性、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等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当的方式将病情告诉病人,同时,针对心理承受力低的病人,可以使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先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再逐步告知患者真实病情,让其在逐步的适应过程中接受自己的真实病情,同时给予患者思想方面的教育,鼓励其恢复抵抗疾病的信心。[2]
2.干预措施及内容
2.1 环境条件
在病房环境营造方面,应当积极营造一个温度适度、温馨舒适、清静淡雅的环境,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有较好的采光条件,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患者的自身调养,同时也对其心理不良状况及负面情绪的缓解创造良好的环境。[3]
2.2 心理疏通
在口腔癌护理方面,护士应具有丰富的理论方面知识及实际临床经验,在病人需要解答相关理由的时候能够积极的回答并解决病人的理由,并能够通过给病人讲解在此项疾病方面目前的治疗手段及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诊断策略,让病人能够正确认识并面对所患的病症,同时,护士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学习,例如,可以多读医学杂志、报刊及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在对患者进行讲解时能够更全面的解决患者所面对的理由,最及时的给患者解决理由,这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康复及加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护士还应当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制订出最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给患者最大的温暖及体贴。[4]
2.3 全方位指导
医护人员应当针对不同患者状况进行区分对待,同时给予患者预后的心理疏导,在治疗前告知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状况,例如,上颌骨全切患者在术后可能表现出面部的变形及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舌癌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后颈部畸形、语言方面障碍及进食困难等方面理由。[5]
通过在治疗前告知患者的办法可以让患者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对患者术后的相关行动及进食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让患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通过安慰患者的策略缓解患者压力,例如,告知患者以目前的医学进步速度,术后可能出现的形体畸形在后期有望通过先进的技术予以矫正,最大限度消除其心理负担;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方位讲解,让患者更多的了解自身患病情况,消除疑虑,避开思想上产生压力;通过对已经做完手术效果良好的患者治疗前后思想过程的讲解,让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6]
2.4 音乐辅助治疗
在口腔癌的心理干预的临床诊疗方面,音乐辅助治疗手段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它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各科室,能够帮助患者降低紧张的压力,也能够激发其思维抵抗能力,让病人重建情感活动,从而激发存活,有效的改善了自身对癌症的精神抵抗。[7]
2.5 性格干预
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引导患者对自身性格的正确认识,让其明白自身性格特征对病情影响的重要性,鼓励其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意识以转变自身内向或退缩的性格,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列举实例说明性格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教导患者多与朋友交流,特别是与心胸开阔、性格外向的朋友接触,从而转变自卑心态,重建信心。鼓励患者大胆表达出自身的想法,无论表达是否正确,都对其给予充分的认可,让患者逐步摆脱自卑闭塞的心理状况,渐渐养成能够自主表达意愿的性格,学会倾诉情感,从而逐渐开朗起来,同时指导患者对原来单一的生活状态进行转变,积极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团体活动,增加与人的交往,改善与周围人群的沟通能力,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自身内向的性格得到转变。[8]
2.6 抑郁情绪干预
医护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多角度寻找快乐源泉,让患者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转变其对现实社会及现实生活的以往惯性思维,放松其思想,转移其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指导患者进行身体放松训练,让患者平躺在床上,进行深呼吸,要求其闭眼,依照护士的指令进行放松形体训练,在训练中依照右手—右臂—左手—左臂—额头—眼皮—下颚或面部—上下牙齿—颈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双下肢—双脚的顺序放松及收缩全身肌肉,再缓慢配合自身的呼吸频率,感受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使患者的身心处于安静且愉悦当中。不断重复以上动作及顺序,不断进行自我放松训练,最终达到缓解抑郁情绪的目的。

点赞:26438 浏览:11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