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制度与高校社会公信力关系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制度作为高校的管理制度,对外处理着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对内作为管理制度保证大学机构的正常运作。大学制度是维护和提升高校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大学制度是理念公信力的实现途径,制度公信力的根本,形成行为公信力的关键,并保证了产品公信力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制度;理念公信力;制度公信力;行为公信力;产品公信力
[]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45-03
[作者简介]张中胜(1986—),男,硕士,淮阴工学院办公室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杨满仁(1975—),男,博士,淮阴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可以看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教大学制度与高校社会公信力的关系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大学制度建设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但目前关于大学制度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邬大光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中指出:“大学制度一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所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转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张俊宗认为:“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转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依据的,确定大学存活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学制度是大学理念的固化和体现,是大学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大学的外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大学的外部管理制度主要是协调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和社会参与制度;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协调大学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如机构设置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简而言之,大学制度作为高校的管理制度,对外处理着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对内作为管理制度保证大学机构的正常运作。其对上承续理念,对下提供空间、规范行为。因此,大学制度在现代大学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独立团体,必须时刻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一般来说,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服务社会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现的,也就说明了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社会中,并为这个社会服务,承担了相当的社会责任,人们就会对这所学校有一个整体的评价。陈大兴指出:“大学的社会公信力表现出大学组织的信度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号召力与认可度,它是大学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也是其赖以存活、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衡量标准。”高校社会公信力包括理念公信力、制度公信力、行为公信力和产品公信力,核心是产品公信力。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办学行为是高校社会公信力的基本要素,高等教育服务及其质量是高校社会公信力的核心要素。
大学制度为维护和提高高校社会公信力提供制度保障,而制度对于一个社会组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与理念公信力、制度公信力、行为公信力和产品公信力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有了完善的制度作保障,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才能进行持续良性互动,从而增进互信、推进合作、推动互利共赢;才能保证和推动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类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推动、共同发展,进而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校的社会公信力。

二、大学制度是理念公信力的实现途径

高校的理念公信力是指高校因其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而赢得社会信任,进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高校社会公信力的源泉在于高校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也就是说,高校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决定着其能否赢得社会信任、得到社会信任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的大小。高校教育理念是高校发展的思想先导,创新与时代相适应的大学理念,提高其认同性与合法性,有利于高校建设与发展。高校教育理念是体现大学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探索大学理念的发展逻辑,引导高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减少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同性与盲目性因素。教育理念具有超越教育自身、超越社会现实的功能,并能产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的理念对大学具有定性、定向和定位的作用,即大学的理念决定着大学的性质、宗旨、价值追求、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没有理念的指导,大学就会迷失方向,从而导致办学行为的失误;就会只看到眼前利益,受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和摆布,使办学行为呈现即时性、短期性;或者依附于某种现实的力量,从而对社会被动应付而不是主动适应。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理念治校是大学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理念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没有理念的管理是无序的管理,没有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理想和追求。
高校理念公信力在于高校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前瞻性,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的执行,才能实现教育理念对大学的治理,进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所知道的,任何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体现出所追求的价值与理念。大学制度也是如此,其上承高校教育理念,下启行为空间。本质上来讲,大学制度是要在高校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建立和发展的,人们制定大学制度就是要其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但是,高校理念公信力的得来,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更需要其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影响力。大学制度是高校教育理念的物质化、实践化,只有通过大学制度对大学自身运转制度、行为规范的规制,才能产生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大学制度承续教育理念,继而又彰显教育理念,产生社会影响力,从而维护和提升了理念公信力,可以说大学制度延续和维护了理念公信力。大学制度对理念公信力的产生与维护起着关键作用。

三、大学制度是制度公信力的根本

高校的制度公信力是指高校因其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赢得社会信任,进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高校社会公信力的根本在于高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育理念能否转化为办学行为并进而固化为办学成果,高校与社会以及高校内部各主体之间能否保持良性大学制度与高校社会公信力的关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互动,主要靠体现教育理念的制度规范来保障。
大学制度作为高校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制度公信力的根本。只有建立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公正的大学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大学制度在社会与人们心中的认同性与合法性。而这种社会认同感才能保证制度公信力。同时,大学制度是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依法办学是大学治校办学的基本方略。没有制度的规范,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以及高校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就难以得到有效调整;没有制度的保障,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以及高校内部不同主体之间就难以进行持续良性互动。

四、大学制度是形成行为公信力的关键

高校的行为公信力是指高校因其办学行为具有正当性和规范性而赢得社会信任,进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包括办学行为与其教育理念、制度规范的符合度,与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互动的能力,以及在组织行为和师生员工的行为中体现出的良好素质和形象。有违教育理念、制度规范的行为将损害学校的形象,损耗已经累积的信任。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制度规范能否生成公信力,最终取决于办学行为。符合教育理念及其制度规范的办学行为能够有力彰显高校社会公信力。不符合教育理念及其制度规范的办学行为将消减甚至破坏已经形成的社会公信力。
高校社会公信力的关键在于高校办学行为的正当性和规范性。大学制度作为高校管理制度,其产生就是为了规范约束行为,维系大学运转秩序。大学制度规定了人们的行为空间,告诉人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制定了办学行为的尺度。高校办学行为的正当性和规范性,取决于大学制度对办学行为的引导与规制,取决于大学制度的执行力度。离开了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高校的办学行为就可能偏离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背离社会期待,导致管理混乱、行为失范,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高校行为公信力取决于大学制度的执行情况,当然前提是这个大学制度必须是科学、有效的,体现着教育理念,关于这个理由,前面已经讨论过,在此不再赘述。人们制度就是规范行为,只有在规则范围内的行为,才具有正当性,才有可能具有行为公信力。大学制度之于高校行为公信力,作用与作用即在于此。

五、大学制度保证了产品公信力的实现

高校的产品公信力是指高校因其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了人才的成长、知识的传承和创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而赢得社会信任,进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高校培养的人才、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社会活动通过所培养的人才、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高校为社会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有失公信,将从根本上动摇社会对高校的信任,包括动摇对高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办学行为的信任。
大学制度作为高校的管理制度,维护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保证了高校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因为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而得以实现。大学制度就是为高校产品的有效产出服务的,在做好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制度关系着高校产品公信力是否得以顺利地实现。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社会公信力的根本在于高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育理念能否转化为办学行为并进而固化为办学成果,高校与社会以及高校内部各主体之间能否保持良性互动,主要靠体现教育理念的制度规范来保障。因此,制度既是高校重要的信用资源,更是高校社会公信力之保障。
参考文献:
[1]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教育,2001(1).
[2]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高桂娟.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时机与紧迫性.教育与现代化,2003(2).
[4]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12).
[5]陈大兴.导致大学社会公信力下降的三种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03(A05).

点赞:18716 浏览:8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