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让探究性学习进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音乐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积极创设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和体验,主动探索音乐中的各种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别注重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音乐欣赏教学创造性思维探究
所谓音乐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积极创造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和体验,主动探索音乐中的各种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造成现在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局面,而探究性学习是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使他们不仅学会音乐,而且会学音乐,以下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对探究性学习的一些研究与思考。

一、激发学生探究

1.以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触景生情,情由境生”。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性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和设置出与之相匹配的场景,很快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2.以情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的开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一节课开头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效果优劣。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会导致教师的讲课成为学生的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导入新课的艺术效果。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音乐课中,教师就要根据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探究”的方式设计开头,巧设疑问,以疑激趣。例如在上音乐欣赏课《蓝色的多瑙河》的时候,开始这样设计:先提问学生四季分别给人的感觉,然后放《春之歌》的音乐片段给学生听,提问学生音乐的情绪怎样?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如果用音乐形容四季中的一季,适合哪一个季节?解答后指出这节课要欣赏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音乐。在音乐课堂开头,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寻找答案,当找到答案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3.以疑惑激发学生的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使学生的认知活动经常性接受挑战,思维不断被激活,在学习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新的想象、新的问题和新的创意。
4.以比赛激发学生的探究。学生争强好胜,教师可精心组织比赛,激发学生探究。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欣赏几首不同民族的民歌,提问:哪个小组听出来的民歌最多?这些民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探究的愿望也就强烈了。
5.以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究。重视探究的体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成功的体验更是每个学生的渴望,可以说体验成功是学生持续探究的强心剂。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要注意其难易程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客观地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努力探究的收获,体会成功的愉悦,乐学、会学、学会,真正地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

学生在学习中有三种层次的表现,即被动应答、自觉适应和自动创造。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追求第三种活动水平,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参与感知、操作、体验、讨论等活动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在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我,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1.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思想的解放会给学生带来诸多探求创新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才会勇于探究,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融入学生之中,做他们的朋友,揣摩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时时有新的认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营造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之中,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
2.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料。“提倡学科综合”是新音乐课标十大理念之一,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关注探究学习过程要沟通课内外,融合学科间,让探究学习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化有限的教材资源为无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到课外探究,允许学生把课外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为他们提供解决的策略,促使他们深入探究。
3.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郭声健老师在《艺术教育论》中说:“艺术活动本质上要求主体全身心地、主动地参与和投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否则,不管是艺术还是艺术欣赏都是难以顺利进行的。”如《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关民歌的调查,准备好材料,设计好讲稿,确定好讲解和操作人员,将材料带进课堂,然后在课上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如甲组介绍所搜集的民歌,乙组介绍一些不同风格的民族民歌,丙组介绍一些由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而丁组则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一组民歌。整堂课教师只做了一些补充性的介绍。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网络技术与视听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欣赏变得空前开放。在教学中可把学生带进计算机教室,把音乐欣赏带进网络世界,把电脑与组合音响接轨,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网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教材某些章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开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课题的研究。学生针对所有探究的问题,在Internet网上查找资料,下载、视听音乐作品,在局域网上共享资源。在一次“音乐与舞蹈”的课中,一位同学代表其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其收集、整理的有关《天鹅湖》舞剧的资料、图片、音响,使全班领略了舞剧的美,很自然地调动起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并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三、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正确评价

针对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这就是重探究过程,重相互合作,重集体评价,重激励引导。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音乐审美,音乐老师可以在初中音乐欣赏的考试中进行一些改变,即变书面考试为用表演自编音乐剧、配乐朗诵故事、小组唱等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教学必须从被动接受型、使学生学会知识、培养知识型人才,向主动探究型、使学生学会认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必须从以教师为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808so.com
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化。探究式学习不仅能促进思维提升、智慧增值、认知结构重组,而且能丰富情感,完善心理,促进身体器官的敏锐。另外,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了新的意义。正所谓“温故知新”。
总之,“探究”是适应音乐课改革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把“探究”带进音乐课堂,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愉快、包容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验音乐,人人有提问,时时有交流,自由地想象,主动地探究,让学生都能喜爱音乐、走进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2]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6.
[3]创新教育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4]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8).
[5]考试周刊.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2009.3.

点赞:6365 浏览:2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