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深思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高职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的现象。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一些思想和主张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从教师角度应注重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心理受挫弹性,完善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建立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形成育人合力。从学生角度应转变传统灌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发掘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优化环境支持系统,营造积极成长氛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思政课;教学应用
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高职院校更是不容乐观。积极心理学近年来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它的一些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和管理等其他学科,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高职思政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觉与新的研究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首先发起。积极心理学倡导在了解各种心理疾病机理的情况下,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去充分挖掘每个人自身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培养和形成一种具有积极心理学作用的认知品质,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三个基本点”是指获得幸福的三个基本路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体制系统。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思想和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管理、身心医学等学科,形成了一个研究积极心理学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崭新局面。积极心理学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不断开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局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如果将其理念运用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之中,必定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

1.内容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积极心理学和高职思政理论课都重视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心理学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积极力量,并指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必定包括对学生进行幸福感、快乐、乐观等积极品质的培养,并充分认识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努力设法激活他们内在的积极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最后成长为高技能型的人才,并创造快乐、幸福的生活。
2.积极心理学给予高职思政理论课以策略论的启迪。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客体的积极能动性是有一定关联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潜能,发挥他们的自觉能动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另外,积极心理学针对人类的心理疾患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通过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才能够起到积极预防的效果。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挖掘受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帮助解决学存活在的思想道德理由,更应该用积极的文化引导个体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1.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一是因为部分教师自我认同感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倾向于打造职业类,轻视公共基础课特别是思政课的倾向。这必定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导致自我认同感低,容易产生懈怠心理。二是因为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缺乏动力和兴趣。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和教学能力不强难以驾驭教材内容,导致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缺乏动力和兴趣。三是因为许多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思政课教师岗位少,上课任务繁重。高职学生原本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律性不强,上课间隙多数都在偷偷玩手机或者看其他书籍,做其他作业,学生课堂真正参与度并不高,抬头率低。教师的辛苦工作,收效甚微,容易心生无奈,体验不到教学育人的幸福成就感。这种局面又反过来影响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长期以往形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此外,大班上课,课堂控班、管理维持纪律成本比较高,容易形成教学倦怠的消极心理。
2.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和积极性。首先,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多处于下游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弱。中学基础薄弱造成学习习得性无助。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 方案”要求全国使用统一的教材,不具有高职职业教育的特性,课程理论性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脱节,与学生原有薄弱的基础知识有距离,其理论性被高职学生接受有很大难度。这种学习上的困难也是造成学生习得性无助的诱因之一。再次,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采取合班上课,学生数多,导致教师备课只能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无法对学生实际生活中面对的理由予以满意的解答,尤其无法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学生自律性不强,再加智能手机的诱惑,学生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无所适从,只能以睡觉、看其他书籍或者玩手机来打发课堂时间。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一)从教师角度探索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1.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教师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获得幸福”。塞利格曼提出快乐、投入、生活有作用是幸福的三大要素。要想得到幸福,需要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寻找使生活更有作用的途径。由此可见,思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教学工作的充实与成就感,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源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转变与成长。因此,教师要把思政课教育教学当作事业,真心喜爱并积极投入钻研自己的教育事业;珍惜上级部门创造的职业提升和发展的有利平台和机遇,努力锤炼教学艺术,把教学过程创设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和交流理念的“心灵对话”之旅,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人生对话与交流享受,不是维持生计的手段,而是快乐的生命成长体验和幸福生活本身。此外,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身职业发展不利的因素,用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增强心理弹性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体会到职业幸福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点赞:34966 浏览:15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