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传统文化对高职工科课堂文化借鉴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的主要理由是技术理性的缺失,要发展技术理性,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性,用道德理性来推动并规范技术理性的发展。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就是要用传统文化来转化课堂中的教师、学生和课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工科 课堂文化 道德理性 技术理性

一、高职工科课堂文化存在的理由

的高职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入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育内涵发展要求研究课堂教学的改善,而改善课堂教学,就要从根源上改善课堂文化,因为课堂文化是课堂的“土壤”和“元气”,这是教学与育人并重的教育目标决定的。对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的研究,发现主要理由是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制度的相对先进与学生被动学习与缺乏自律的学习内驱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再研究下去,就是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缺少理性精神,不少学者都赞同“技术理性大力提升”这样的观点。

二、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深思

理性技术、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这些名词都来自西方,技术理性精神意味着人对自我和世界秩序性和规律性的坚信与探究精神,它可以是人们在功利性的目的之外认识事物的精神动力。然而技术理性一但掺进了功利色彩,它就自然而然地只重逻辑而背离人文道德。所以“人与机器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人文理由,也就是一个道德理由,并非是技术的理由,技术理性就是逻辑理性一种注重功利而不顾道德的理性,所以当技术理性背离了人文理性的‘最高律令’——道德之后,机器就变成一种冷冰冰的无任何情感的东西。科技本来是要提高效率造福人类的,但当一种功利性超过道德感的时候,技术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它会追求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而不顾及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技术理性过度扩张是导致西方国家后现代危机的主要理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要发展科学技术,为避开出现西方的后现代危机,就找到技术理性过度膨胀的有效工具。具体到课堂文化来说,课堂文化的主导因素是课堂的价值观,课堂文化的转化说良性发展也就在于课堂价值观的转化。从整体上不能借鉴已经出现危机的西方文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本,推动传统文化的课堂化就改革课堂文化的不二选择。

三、传统文化对技术理性发展的借鉴

1.传统文化可以为技术理性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理性精神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对世界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信仰,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是对自己还没有达到的原理和境界的一种坚信。由于受教育者没有明确的远大志向,就缺乏发展自身和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中,求学的目标是志在圣贤,《大学》中更是告诉思维的程序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现在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重建的道德信仰。深究一步说,技术理性就是人的理性深思研究的习惯,理性深思的习惯养成来源于深思的兴趣和深思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人性中逻辑能力的开发。传统文化提倡从人一生下来就培养他的道德能力,要“吾日三省吾身”,一直到老道德理性都要不断提高。理性也可以说是对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信仰,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相通的。道德修养高的人精神能量自然充足,只要有有机会接触到技术理由和技术知识,就比较容易研究、掌握和使用,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百善孝为先,“孝”是大理性。在家能孝顺父母,长大之后就能孝忠社会和人民。回顾历史,很容易看到有孝心的人精神充实,能够有所作为,而不孝的人内心颓废,白白埋没了或滥用了聪明才智。
2.传统文化可以规范技术理性
西方后现代危机的根源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导致的技术理性的无限制的盲目扩张,现阶段虽然发展技术理性,但一定要有预防后现代危机的保证措施,从这方面来讲,也依靠传统文化。“内圣外王”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也就是一个人在内要有很高的修养,在外可以做现实中的事业,他人效仿的楷模。内圣是本,外王是末,要重本而轻末,崇本而息末,厚本而薄末。只要培养了本,末只要有机会就能发展。做好现实中的事业有技术理性,而技术理性是末,道德理性是本,要优先道德理性的发展,而后再发展技术理性,这个次序不能颠倒,技术理性始终要服从道德理性,不能本末倒置。要做到不让技术理性来主导人的精神世界,还在于对道德理性的信仰,这也离不开用传统文化来“化”人。
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之所以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哲学根源是对世界的主客二分法,一开始就错误地把人和外界对立起来,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人与天合是合乎规律的,人与天分是违背规律的。西方科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宇宙是一个整体,生物彼此相互依赖,交流互动。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依据这一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三、构建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

合乎理性的课堂文化,就是人的合理的本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然体现,是中西优秀文化的,即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和谐统一。构建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也就是使高职工科课堂文化要凸显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并且以道德理性来统驭技术理性。
教师是课堂文化的缔造者,课堂教学要求预设,所以教师不仅要预设课程,也要预设课堂文化,并且把教学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化在理性的文化之中。要做到这些,教师就提高自己的理性素养,把自己沉浸在合乎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文化气氛中,充分开显自己的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先把自己化成一个合乎理性的人。自己转化的越充分,就越有能力转化学生,就象一块磁铁把其它的磁性材料磁化成磁铁一样。所以假如一个老师希望转变自己的课堂,能有合乎理性的校园文化推动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不必等待客观条件的转变,安下心来转化自己就好。所谓修身而后齐家,课堂就是一个暂时的家,是为师生开显理性聚到一块儿的家。当然合乎理性是说合乎人性,即人的合理的共同本质规律,并不排斥个性。每个人因自己的资质和经验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一定会多种多样,可能丰富多彩。的是应该厚本而轻末,合乎理性的共同价值观,不用特别强调课堂文化中的个性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编译出版社, 2007,10
[2]郑航.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2)
[3]刘利.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困境及出路——对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目前状况的深思[J].继续教育与研究,2012(9)
[4]林夕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性[J].教育与职业,2008(29)
[5]什么是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EB/OL].百度知道网站http:// zhidao.baidu.com
[6]余慧娟.课堂文化:看不见的教育生产力[EB/OL].麻城教育网站http:///Item/55365.aspx

点赞:31756 浏览:14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