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掌握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防止网络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增进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作用。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针对网络特点不断改善教育方式,逐步形成学校引导、家庭监督、社会支持的立体式教育格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理智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努力开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措施
[] B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上一代的主力军,也是网络交往的主体。网络文化生活的“丰富”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产生重大影响,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网络给人类带来新的文化的同时,暴力、、迷信等不健康的信息也充斥着网络,严重玷污了网络文化环境。掌握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防止网络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增进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作用。

(一)加速了信息传递,拓宽了教育渠道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局限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网络为双方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双方可以选择交流时间,通过视频、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网络能够迅速地记录和保存双方交流内容,教师通过整理大量的案例资料,可以进一步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心理辅导水平。网络教育信息容量大、视野开阔,便于开展心理教育调查分析和研究,很多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施,极大的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二)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网络将全球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连接起来,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网络还将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结合起来,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博客、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微博等方式与学生共同商讨、咨询,解决其心理理由,有利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网上数字化期刊种类齐全、品种繁多,能推动学生在一个很宽广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形成个性。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扩大了交往范围,增强了预警功能

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网络的大众化、开放性、虚拟性、间接性等多种特点容易使得网上交往能够打破身份、地位、财产等社会等级的限制,为广大同学特别是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交能力较弱的同学提供了思想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平台。网络交流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直抒苦闷之事,提高了心灵开放程度,推动了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引导、沟通和化解,从而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灵敏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功能。

(四)更新了自我教育,开创了教育方式

网络环境下,各个领域、各层次心理教育能相互联系和沟通,有利于系统整合,心理交流、沟通平等自由、全面及时,有益于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升人的主体发展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自身教育,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助人”的理念,更新了自我教育的方式。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教育实际操作技术研究三个层面之间可以网上交流和沟通,不再彼此脱离、封闭、各自为政。因此,网络心理教育不仅变革了心理教育的传统模式,而且开创了心理教育的现代化方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培养发散性思维。
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机遇就有挑战。网络的复杂性,对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严重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垃圾,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网络的神秘性,使其易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造成心理错位,导致网络成瘾;网络的虚拟性,致使信息主体模糊,隐藏网络风险,威胁学生安全,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更高的难度;网络的发展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素质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者心须能胜任这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职业。

二、开展高校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深思

网络可以转变人类,人类也可以转变网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针对网络特点不断改善教育方式,逐步形成学校引导、家庭监督、社会支持的立体式教育格局。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健全人格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必须更新心理教育理念,变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转为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生活为中心,推动“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具备现代”网络人格”的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和“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策略略;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1]。

(二)参与网上活动,增进自我教育

校园网络化的发展使大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直接上网而不是找老师等其它传统途径来解决心理理由,这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表明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在日益增强,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和管理,从消极到积极、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发到自觉。网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及违反道德、法律规范的信息,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通过积极参与网上活动等手段来引导并支持学生良性的自我教育活动。

点赞:16530 浏览:7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