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都市圈现代物流发展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系统分析都市圈形成过程中的社会经济要素及现代物流服务要素的演变基础上,结合当前都市圈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性理由分析,分别从实施都市圈轴辐式共同配送模式、利用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多式配送体系、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送系统、发展专用物流车辆等方面提出了都市圈现代物流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都市圈;轴辐式配送;轨道交通;智能配送;物流专用车辆
:A
都市圈是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中心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变化,为了满足和保障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市圈物流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其发展由于受到传统运输方式的桎梏而呈现出一系列理由。为了推动都市圈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新的配送网络、新型物流工具及技术来完善都市圈物流配送,进而带动都市圈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是都市圈物流运输业面对的新课题。
1 都市圈形成过程中的社会经济要素演变分析
随着都市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都市格局在市场、政府等因素推动之下实现高速的集约化扩张,越来越多的周边地区被并入城市范围之内。都市圈越是发展,区域内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特征就越凸显,整个城市化空间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 。从人口上看, 都市圈形成中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促成了良好的就业、投资环境的形成,政府对人口迁移政策也日趋宽松,在两者的复合作用下,整个区域人口大幅增长。而为了满足剧增的人口的生活生产需要,都市圈发展新业态、整合旧业态,商贸业朝着连锁化、网络化、专业化趋势发展,传统分散布局的零售业态向“核心商业区—次级商贸中心—社区型商业区—居民网点”四层次商业网点体系转变。与此同时,都市圈大力打造工业园区以及示范基地,将原本圈内分散的工业企业集聚成团,而且随着大型龙头骨干企业的入驻以及在园区优惠招商政策的诱导下,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被吸引而来,延伸了产业链条,工业园区产业呈集群化发展。
2 都市圈形成引发的现代物流演变趋势分析
2.1 都市物流需求急速增长
物流量是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需求作业量的总和,在当前没有系统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主要用运输量来代替。受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拉动,社会物流需求总量快速增长。在商贸方面,城市居民网上零售交易的爆发式增长以及连锁型业态的快速扩张,拉动了周期性、高频率的城市配送量大幅上升。在工业方面,工业集聚的形成以及配套企业的入驻新增了大量的原料需求量及产品销售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新业务的开展,工业物流量有继续上涨的势头。此外,产业结构调整倾向于第三产业,这意味着以服务业为依托的区域物流配送量也将大幅增长。
2.2 都市物流供给日趋完善
都市产业的发展随着都市圈的形成从单一城市内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地域上,极大地扩展了物流辐射范围。为支撑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都市圈将极力完善物流服务覆盖范围,延长铁路、公路营运里程,增加物流节点,保障物流供给。除此之外,都市圈还将大力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搭建大型物流中心并引进先进物流设施设备,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因此,无论是供给范围还是供给条件都将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优化和完善。
2.3 都市物流配送网络向轴辐式发展
连锁商贸形态的发展推动了城市间物流需求高速增长,都市圈运输线路变得分散而复杂,由此决定了传统的配送网络不再适宜新的变化。为了推动商贸流通、节省物流配送资源,配送网络将发展为在都市圈内设置不同等级的物流节点,形成以“区域干线、配送支线”两级运输线路连接“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网点”三层节点、形似自行车轮的都市圈轴辐式物流运输网络。
2.4 都市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都市圈工业及商贸产品的新型流通模式、提供更为丰富的物流服务,传统物流企业将积极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推动着整个都市圈物流朝着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一批新型专业物流企业迅速成长,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借助于高科技技术,物流企业将能以更高效、更快速地响应终端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客户将享受到更为准时、高效、安全的优质物流服务。
3 都市圈形成后的现代物流发展瓶颈理由分析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方便直达的特点,使用面广,都市圈内极大部分的货运量由汽车承担。但随着都市圈的发展,公路运输由于自身的弊端给社会物流运作带来了一系列明显的理由,严重阻碍了物流的演变升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都市运能有效供给不足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能力迅速提高,但随着都市圈货运需求大幅上涨,公路运输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理由,并逐渐成为都市圈大运量产业发展的“瓶颈”。现有物流配送工具中大吨位及专用物流车辆所占比例极小,总体上平均吨位低、单次运载量少,而都市圈内无论是面向一般零售商的商贸运量还是面向生产企业的工业货运量都成规模性激增,传统上依靠分车装运增加批次来解决运能缺口的方式在如今、特别是运输旺季已不能满足旺盛的运输需求。
3.2 都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在城市高速路网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物流成本却未降反升。一方面,公路运输方式单次运输体积小、载重少,加上现有车辆节能水平低,以至于其每吨公里的运输成本为铁路运输11.1~17.5倍。而且都市圈的形成极大地延伸了物流服务范围,远远超出了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公路配送成本势必高企。另一方面,高收费、高税收、高罚款以及不断上涨的燃油更是制约物流成本降低的顽疾,助长着运输费用持续上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3.3 都市物流能耗大、污染重
物流能源消耗的构成包括物流平台、交通运输、企业内部物流、物流经营管理等四方面的消耗,但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环节。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国汽油消耗总量中约90%和柴油消耗量中约60%被各种道路机动交通工具所消耗,公路运输对石油依赖的局面愈演愈烈。迫于城市对车辆吨位的限制,当前市内配送主流用车仍为微型面包车所改货车,此类车辆内部空间不足专业车型的三分之一,不免重复运输,运输能源总量消耗巨大。同时,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不断加剧着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健康,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3.4 都市交通堵塞、货流不畅
连锁商贸业态的繁荣以及城市配送小批量、高频率的演变趋势使得市内配送车辆成倍增长,给已超负荷的城市路网带来了更大的负担,货流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外,由于城市缺乏配套的物流集散设施及停卸场所,物流车辆在进行配送作业时任意停靠、随意收卸货,严重阻碍了交通的流畅性。随着都市圈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堵塞理由仍有加剧趋势,汽车所具备的便捷、高效的优点逐渐被数量过多所抵消,缓解“汽车灾难”已成为都市圈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4 都市圈现代物流发展的策略
针对都市圈社会物流演变趋势以及阻碍其发展升级的瓶颈因素,政府和企业应从物流运输模式、技术与工具等方面着手积极改善,力求在各方面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具体策略如下:
4.1 实施轴辐式共同配送,优化都市圈物流配送模式
轴辐式共同配送是将不同的出发地(辐)到不同目的地(辐),或者从相同出发地到不同目的地的货物首先集中到一个就近范围的中枢地(轴),再进行分流运输,以实现集中交通流的配送组织模式,在都市圈表现为以大型物流中心为中转站并将物流中心之间用干线连接,周边货物先通过支线运输集中汇流于此后,再根据流量和流向对其重新组织和分配,并通过干线向货物目的地所属城市物流中心对接运输,最后由城市物流中转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其辐射的区域进行小范围再配送。相较于一般配送模式,轴辐式共同配送改善了以往多网点直达配送的复杂性,将分散的货流集中到少量通路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都市圈重复交错运输及环境污染理由。
4.2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完善都市圈多式配送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由市域快速轨道线、地铁线和轻轨线等大量线路单元构成的复杂系统,在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输技术不断进步、运输网络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运用轨道交通网络完善都市圈物流运输将是一个兼具竞争力与适应性的选择。具体而言,都市圈从其物流发展宏观视角下调整大型物流枢纽布局和拓展轨道路网,以轨道交通作为运输网络的干线贯通区域内大型物流枢纽,并与市域内机场、港口、码头等物流节点相接驳,根据流量开行货运班次,公路运输作为辅助媒介,与轨道交通密切配合,形成覆盖各类大型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复合直达配送体系。以此形成的多式联运体系,充分发挥了轨道交通运能强、速度快、污染小的运输优势,同时削减了汽车货运车辆使用量,缓解了环境污染。
4.3 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构建都市圈智能配送体系
物联网是在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下以一定通讯标准、协议为基础,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实现物体间相联和信息交换的一种网络。借助于物联网技术,都市圈物流配送将更为科学,比如货物入站将被写入电子标签,出库时运用RFID射频技术进行远距离整车识别采集信息,进入货运过程后,通过GPRS与GIS技术收集车载端信息、监控货物状态,按一定时间间隔发送于物流中心并实时接受反馈与调控。在此系统监管下,车辆运转效率更高、配送时间更短,空载现象也将得到有力的改善,与此同时,实时监控还有助于提高行车安全,保证货物配送质量,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
4.4 发展专用物流运输车辆,丰富都市运力结构
随着城市配送货物类别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货物配送要求的提高,货物保质性、运输安全及环保性成了城市配送首要考虑因素。因此,针对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货物如农产品、生鲜食物、药物等急需发展一批具备防雨、恒温、防尘等特定防护条件的特殊物品专用车辆,从车辆类型上看,主要选择集装箱运输车、厢式专用货车替代裸厢式货车。在车辆运能上,则重点发展重型大吨位厢式专用物流车辆以及容量适中、机动灵活的城市轻型厢式车辆,分别补充城际和城市配送运力。发展城市专用物流车辆,能解决当前城市物流用车不规范、专用车辆运力不足的尴尬,丰富都市圈物流运力结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货物安全性以及降低货物散漏引发的环境污染。
5 结束语
实施都市圈轴辐式共同配送模式、利用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多式配送体系、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送系统、发展专用物流车辆,是推进都市圈物流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也是实现都市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城市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间应积极合作,统一物流规划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都市圈现代物流的发展扫清障碍,实现物流与经济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杨勇,杨丹,张明勇. 都市圈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形特征研究[J]. 管理世界,2011(9):170-175.
[2] 沈玉芳,王能洲,马仁锋,等. 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 经济地理,2011(4):618-623.
[3] 董治,吴兵,王艳丽,等. 中国城市通系统发展特征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10(2):83-88.
[4] 郭建科,韩增林,仉培宏. 中国城市群物流研究述评[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1):51-54.
[5] 彭彤丽. 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措施探讨——基于中美物流成本的对比分析[J]. 经济地理,2009(6):952-954.
[6] 邹钟星,祝平衡. 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前状况、理由与策略[J]. 统计与决策,2009(13):109-111.
[7] 张世翔,霍佳震. 基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研究[J]. 管理学报,2005(52):194-199.
[8] 李斌,李文锋. 智能物流中面向RFID的信息融合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6):1329-1332.
[9] 李琴. 低碳经济下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12):69-72.

点赞:4902 浏览:16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