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由日益凸显。本文Theil系数和基尼系数两种策略,分别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江苏省50个县份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三大地区内部差异较小,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且对全省县域经济差异起主导作用;县域经济差异在效应分解上主要表现为效应和结构效应;第二产业的不均衡发展是促使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
关键字:县域经济;经济差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至2010年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1425.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840元,全国排名第四。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最大的昆山市(142185元)是最小的丰县(15414元)的9倍之多,可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由突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江苏省突出的地区差异理由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二是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三是运用空间数据分析策略(ESDA)描述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作用机制及变化状况。但是“十五”以来,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不足,而这对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具有的指导。本文借助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策略,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倡议。

二、研究策略

(一)区域单元的划分与指标选取

本文以行政县(含县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考虑到江苏省各县的地理位置关系、经济水平状况以及过去的划分惯例,将江苏省50个县(含县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其中苏南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4个县;苏中有扬州、南通、泰州的13个县;苏北有徐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的23个县。人均GDP可以综合全面的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文选择按当年计算的GDP和年平均人口作为基础指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期,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策略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策略,选择泰尔系数法(TH)和基尼系数法(G)。Theil系数是把区域经济总差异划分为组内差异(TWR)和组间差异(TBR),进而比较不同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Theil系越小,表明区域差异越小;反之,表明区域差异越大。基尼系数是上衡量一国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大;反之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小。考虑误差最小原则,本文选择直接计算法,其公式为:G=Δ/2u=■∑■■∑■■|yj-yi|;其中:Δ=∑■■∑■■|yj-yi|/m(m-1)表示基尼平均差;yi、yj表示各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v表示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m表示所计算区域内县的个数。为了了解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布局变化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按照产业结构对其进行分解,基尼系数变化量分解为三: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效应;由三次产业度变化引起的效应;由产业结构变化和程度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综合效应。

三、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目前状况

200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江苏省50个县份的GDP总量达到21779.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占全省GDP的比重相比2001提高3.49个百分点,达到52.58%。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差异也逐渐突凸显。根据统计,2010年人均GDP大于10万元的县苏南有4个,苏中和苏北没有;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县苏南有13个,苏中3个,苏北没有。可见苏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江苏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且增量最少,第

二、三产业产值均有大幅增加,并与第一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

四、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结构分解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分解

根据公式计算江苏省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Theil系数并绘制图1,同时得Theil系数贡献率(见表1)。从Theil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江苏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在2001~2005年期间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2006略微缩小,2007年回升至最高值后逐年缩小;区域内部总差异以2008年为转折点,呈现先缓慢增加然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过程。
对于三大区域内部的Theil系数,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且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苏南地区各县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平衡,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苏南地区内部各县的区位以及历史因素造成,像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发展较快,而句容市、金坛市等发展缓慢。苏北地区Theil系数在2000~2005年期间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北发展相对最为平衡,主要是由于苏北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虽然苏北5市各有独自工业企业,但是没有形成能够带动整个苏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苏北各县经济始终没有拉开差距。苏中地区的Theil系数基本较为稳定,“十一五”以来,苏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经济水平相当,且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区域内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表1中地区Theil系数贡献率来看,2001~2010年期间,地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前者的贡献率一直在74%以上,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差异主要由三大区域间的差异造成。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苏南地区贡献率最大,苏北次之,苏中最低,并且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表明虽然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和苏中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地区内部经济差异较小,发展相对较为平衡。

点赞:4648 浏览:1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