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职业能力培训观念和体制因素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涉及多方面以及多因素,从观念和体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观念方面,大学当局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找到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正确规律,社会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在体制方面,要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的机构和评价体制,要明确和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要协调体育和教育部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观念;体制
作者简介:王波(1969-),男,浙江诸暨人,宁波大红鹰学院经管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编号:09YB398),主持人:王波。
1001-7518(2012)24-0027-04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多数学生及其家长是以消费与投资的心态来看待上大学这件事。为此,对广大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而言,在大学期间掌握职业能力是一种很紧迫而现实的投资回报,因为其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如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难已成为学校及学生共同关注和焦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观念和体制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因素

(一)大学要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水平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教育是相对滞后的一个部门,“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为发展教育事业、盘活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大大缓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换个角度看,入学率的提升又造成大学生生源水平的整体下滑,有教育界人士指出:现在的高职高专和本科学生数大约各占一半,与扩招前的高校比较,除211高校的生源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考能力方面达到以前本科生的水准外,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能力基本与过去的中专生相仿,多数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性高校的学生水准与以往的大专生在一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各类高校应该办出特色,而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由于招生的压力而希望升本,或者因为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把有关专业办成了本科简化版,而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要承受学位评估的检验,评估专家往往来自老牌重点高校,结果“彼”本科和“此”本科在评估时被放在了同一个标准下予以审查。
为了应对新形势,高等院校不应闭门造车,以“文凭工厂”的心态来敷衍用人企业以及学生,而要以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实施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计划,坚决落实因材施教的方针,明了学生的真正实力,考虑用人单位的需要,制定教育规划。

(二)大学要摆正心态,面对“后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1∶99现象

现今,大学毛入学率由低于10%的“精英化”时期迅速升至25%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数量巨增、人才流动更方便快捷、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知识被更多的人所掌握。根据有关专家的统计分析,现在全球20000所左右的高校中,只有大约200所具备探索前沿知识、开拓科技新领域的研究型大学,其他的高校都被归类于非研究型大学,前后者之比为1∶99。也就是说,多数高校要面对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把创业优势、就业优势和职业优势当成本校的特色追求,这也是“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还在做着欲跻身“研究型”大学之列的美梦;它们既没有“知识贡献”能力,又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自己为自己加冕“综合研究型”、“研究综合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综合研究教学型”等等桂冠,拼命想挤进那个1%,偏偏忘记了“越来越多的高年级学生和非全日制的学生(甚至是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将职业追求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所遇到的一个难题,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着大学。

(三)大学要加强学生可雇用性研究

几年前Employability这一新名词引入我国,有人将其译成“可雇用性”,也有将其译成“就业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文字意思而言它是employable的名词形式,译成“可雇用性”更加恰当。专家对于可雇用性的定义各有不同,其中包含了共同之处,总的来说就是大学生得到一定职位应具有的技能、知识、个性品质等因素之和。可见可雇用性不光包括就业力,而且具备更广阔的内涵。Yorke设计的USEM 模型对可雇用性诸因素及其关联有比较全方位的展示(图1)。
图1 USEM 模型
以上模型的研究和我国高校为加强学生就业而制定的“双证书”(职业资格证+)模式相比似乎更加详细,譬如个人特质因素就划分为10个方面,这明显离问题的本质更接近,而且国外高校已经开始将学生可雇用性概念整合进课程体系,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四) 高校要加强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
职业培训有着鲜明的特点,其既属于教育行业,也属于服务行业,却有异于学历教育:首先,其培训对象基础条件各有差异并且来源广泛;其次,其培训目标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和提升学员获得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第

三、其培训内容具体实在,虽然没有很好的系统性,可是具备让人举一反三的启发性。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808so.com
我们曾做过一次随机调查,八成五以上的大学生都参与了一项或几项社会职业培训,按理这是一项值得高校欢迎的事情,然而十分遗憾的是,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通常缺乏沟通,乃至有着利害矛盾,例如高校自身也搞职业资格证培训、师资共享问题等。这就要求职业培训教学应该与高校教学有所配合、各有侧重,各自认清角色,做好自我定位。培训机构要做好企业与高校的桥梁,帮助高校与企业、社会接轨,高校具有社会声望、研发和理论知识等优势,其所擅长的可能并非是职业培训、学生实训,可以安排把部分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外包给培训机构来实施。考虑到大学相对于职业培训机构的强势地位,我们认为,要加强两者的配合,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大学必须转变观念,与职业培训机构携手共进。

(五)政府要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国外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而在我国职业教育地位不高。究其原因有三:第一,是国家的人才政策,不管是职场升迁,还是求职和升学,学历仍然是非常主要的指标,素质和技能的考核,常常处于其次;第二,职业教育被教育界错误地定位,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类别,却被当成一个教育层次,在教育中地位低下;第三,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与现在得到的生源水平相对应,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乏善可陈。职业教育地位不高使得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在我国大学没有获得应有重视。职业教育承担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任务,培育为社会创造直接价值的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力,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职业教育另外一个承担满足个性需要的任务,它是另一种类别的人才教育。职业教育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培养爱因斯坦,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是普通教育所无法取代的有着良好素质的社会必需的劳动者。以上三条原因的根源,是由于中国社会多年来对技能型人才的轻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的体现,要转换陈旧观念,政府责无旁贷。
因此,政府部门要努力造就各类教育公平竞争的局面,要不断提升社会福利保障,革新社会用人体系,否则职业教育依赖自己的实力,是很难改变“低人一等”的状况的。只有改善了职业教育地位,全社会才会对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投入更多资源。

二、 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体制因素

(一)大学要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为何要认真做这一工作呢?道理十分简单。如今大学已成为社会服务业的一部分,那么大学的产品就是其各个专业和毕业生,作为产品,就要接受评估看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这件事情应该由大学之外的专业机构来做的。该机构必须是得到社会公众、商业机构、学术界和政府共同认可的,有优秀公信度的第三方教育数据评估和咨询机构,专注于就业能力评估与测量,为各大学提供教育顾问服务和基于数据库的就业力评价报告,助力大学实现以就业为指向、以结果评估为根据的数字化管理。此类机构能够提供的评价指标见图2。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国外学者提出了对各类高校、各个专业毕业生的“赚钱潜力”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评价的方法。具体做法为:根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对大学刚毕业者到年过六旬的退休人士进行抽样调查,问题包括(1)毕业于学费高昂的常春藤大学与其收入是否有关系?(2)企业招聘者最爱去挑选毕业生的大学是哪些?(3)毕业生的终生赚钱潜力与其大学专业是否有关等。这类研究对已经面向市场的我国高校无疑有很大的启示。

(二)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社会职业培训的质量承担责任

我们不能不看到目前的职业培训市场还不尽如人意,如大学生挑选培训班缺乏权威指导,培训班教学质量通常不高并且不能有效认定,培训班的随意性较大等等。对于大学生上培训班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首先大学和有关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其次政府要定期公布就业市场的信息,让大学生明白自身条件与市场要求的差距,从而缺啥补啥,让大学生购买职业培训时提高效率、有的放矢。面对培训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重视培训机构质量问题,把学生利益摆在第一位,根据社会力量办学有关规定对培训机构实行质量评估和认证。培训班的问题与政府有关部门对社会职业培训的监管缺失有关,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严格规定培训产品的收费标准,或者资助就业困难大学生参加免费专项训练班,同时还要将良性竞争引入培训行业,建立品牌优势,以价廉质优的培训产品赢得大学生肯定。

(三)教育主管部门要设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存在一种违背人的发展规律,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是侧重于经过考核,以分数高低划线从多数人中筛选出少数人进入高一级学校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毋庸讳言,对于少数优秀生,这种教育的确效果显著。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由于过分强调书本知识而忽略综合能力,损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令人无法回避。过去由于教育资源,特别是高教资源的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应试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而现在,由于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小学教育仍然有分数第一、死记硬背的状况,使得许多进入高职高专、三本以至二本就读的学生仍留有应试教育失败的负面痕迹,这些学生一般动手能力较差,加之基础薄弱,职业能力的提升也十分困难。应试教育抹煞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剥夺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缺乏健康人格和开朗心态,对社会的发展也不利。
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中小学时期的学生评价体系,不拿或少拿升学率作为指挥棒来引领中小学,提倡更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第一目标是培育合格的劳动者,要认可除了考试能力外,人的才能有多种形式。

(四)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企业界人士引入高等教育

我国的大学多年来期盼“校企合作”,然而成效始终不大,除了一些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因素,高校自身缺少企业背景人才可能是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教领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大学评估到教材审定,从招生到学生毕业都是依靠教育部或教育厅认可的教师或指派的专家来完成的,最后学生们拿着教育部备案的文凭进入社会,高校的工作好像就实现了一个轮回。毕业生可以被认为是高校的产出,而招聘毕业生的公司当然就是产品的使用者。公司最有资格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方法给出建议,可现实却是高校的教育及其评价都是由“根正苗红”的教育界人士来实现,企业界人士缺失话语权。由于高校对企业不够了解,“校企合作”总是浅尝辄止,不能形成化学反应,所以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难以落实。
要上述僵局,政府有关部门要提倡或允许企业和高校间的人员流动,要规定一定数量的企业界人士参加高校评估,只有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界对高等教育的话语权,“校企合作”双方才能合作愉快,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才会形成原动力。

(五)政府要推动“教体结合”,使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回归本源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体育活动,家长和学生的追求就是被选拔进校运动队,校运动队成员在就业升学时具备较大的优势,由于体育运动能够给予人生存能力,事实上和职业技能殊途同归。我国大学生多数时间都在校园里生活学习,发展学校体育能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提升他们的团队精神、完善他们的人格,相对于费力费时的校外实习,学校体育具有潜移默化、费用低廉、简单易行的优点。
从完全的制,到“体教结合”,直到现在有人提出“教体结合”,我国的体育观念正在经历嬗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从最早的在比赛中为国争光、争金夺银,到后来大学参与运动员的培育,直到如今大学从学生中发现选手,组织具有竞争力的运动队,这其实反映出国家的体育资源优先顺序是体校系统占大头还是教育系统占大头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把我国的体育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因此,应该把学校体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予以足够的重视。促进以大学和中学为中心的青少年业余竞技,形成像美国NCAA式的竞赛联盟体系,以多元而又互为支撑的网状结构取代现行单一的“一条龙”式的线性训练体制。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大部分资源掌握在体育管理系统中,教育系统中没有多少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正是因为高校体育经费缺乏,高水平体育运动很难在大学获得广泛开展,使得体育的丰富内涵在大学未能得到全面表现,体育“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基本上变成空谈,这大大削弱了我国大学生通过体育培育职场竞争力、改善人格的功能。
体育本来是教育的一部分,如今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实际上是让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回归本源。
政府主管机构要充分体察到新世纪我国社会体育观的演变以及对广大学子职业能力的影响,逐渐提升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这一定会达成毕业生及其接收单位、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的多赢源于:职称论文www.808so.com
局面。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涉及多方面以及多因素,高等院校要以科学的方式来对待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通过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导向作用以及社会培训机构补充作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汪霞,崔映芬.将学生可雇佣性培养融入课程:英国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2011(03).
[3]匡文婷.当代我国大学生课外培训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12.
责任编辑 徐惠军

点赞:23760 浏览:10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