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文化与语言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决定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西方文化教学,基于此,文章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进行研究,主要从教材、教法两个方面阐述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推动体翻译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翻译;跨文化意识;教材
语言体现文化,文化制约语言,任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其文化内涵的掌握。翻译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基本环节,自然需要对西方文化的深层次了解。因此,高校翻译教学中,不仅讲授翻译技巧和理论,还要涉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防止学生英语学习以汉语文化为基础,陷入纯语码转换的误区,造成对英语的无意识误读。如将公共休息室翻译为“rest room”;将白象翻译为“White Elephant”;将请勿吸烟翻译为“Smoking is not allowed”等,都是由于对英语文化的理解缺失而导致英语翻译的意蕴畸变。虽说近几年,诸多高校加强了对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且未形成系统性的体系,伴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剧以及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长期存在,有必要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以推动体翻译技能水平的提高,文章基于翻译教学全过程,从教材、教法两方面阐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丰富教材

语言诞生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体系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的,因此,翻译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培养也要基于系统性出发,而要满足系统性目标首先就必须在教材的选定上以是否突出文化视点、是否关注文化习得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成为翻译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拘泥于翻译教材本身,结合语言知识适当增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另外,社会在进步,语言在发展,文化也在更新,英语翻译教材不可避开会出现滞后性。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比如可以反映时代文化背景的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热点新闻,以此扩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优化学生英语知识结构体系。特别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西方文化学习资料,拓展文化导入渠道,丰富文化学习资料,推动翻译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改善教法

文化与语言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及文化本身的综合性特征决定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由传统单一的文化知识讲授法向立体化教学策略发展,即课堂内采用文化专题讲授法和文化差异比较法,课堂外采用文化自主学习法,并响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策略,通过这种多样化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强化和深化跨文化意识培养。
1、文化专题讲授法
文化专题讲授法指的是针对学生翻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文化畸变现象,开展专题性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讲授,该策略具有时间集中、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认知。文化专题讲授是基于英语学习出发的,内容当然也要与英语语言相关联,主要包括文化内涵丰富的谚语、俗语、成语、俚语、惯用语,以及与汉语文化有着不同联想作用的词语。
涵盖谚语、俗语、俚语的英语习语可以说是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精华,习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是反映英语翻译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英语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法,英语习语具有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等特点,并表现出浓厚的西方民族色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习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文化专题讲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翻译教学过程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Nixon’s Odyssey to China”意为尼克松访华,其中的“Odyssey”一词为荷马的一部英雄史诗,描写“Odyssey”自特洛伊城陷落后的一段艰辛历程,源于此故事,“Odyssey”具有漫长历程之意。将“Odyssey”用于尼克松访华,喻指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段漫长过程,可谓意味深长。如果不了解“Odyssey”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历史作用,就难以理解“Nixon‘s Odyssey to China”的真正含义。
另外,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有许多动物、植物、颜色之类的比喻性名词,这类词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带有明显的感彩,且与汉语所表达的作用有所区别。例如,英语中,owl(猫头鹰)是一种聪明、机智的鸟,含有“精明、智慧”等文化作用,象征着是博学和机智,“as wise as an owl”这句英语习语就表达了智慧之意,若不了解“owl”的文化作用就很容易曲解原意。但在汉语文化中猫头鹰且不存在英语文化中的这种喻义,多被认为是不祥之物。除动物词汇之外,还有一些带有情感和联想的色彩词。例如,blue在英语中常与“忧伤”联系在一起,英语中的to be blue 就是to be sad,而在汉语中“蓝色”使人想到的是海洋和天空,有宽阔和宁静之意。
除了一些习语和词语外,当然还有许多惯用语也赋有丰富的文化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归纳和总结大学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学生常出现的与文化知识有关作用曲解理由,然后通过专题讲授为学生释疑解惑,这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快速、形象为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2、文化差异比较法
从上文列举的owl和blue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过程中,大部分歧义的产生都是由于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中英文化的比较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化差异比较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教育,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敏感性,并将跨文化能力与英语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以便学生翻译出言简意赅的语句。例如,“狗”与“dog”,“狗”在汉语文化中多为贬义,然而“dog”在英语文化中多为褒义,因此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不含卑劣之意,故英语中有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这类赞美性的语句。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就会曲解原意。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对于这种汉语和英语文化差异较大的现象,要通过比较法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真正的含义。另外,还要注重深层文化差异的比较,因为深层文化所反映的语言现象是非常广泛的,对某一方面深层文化的差异性比较可以有效杜绝翻译过程中诸多的文化曲解现象。以宗教文化为例,宗教文化所反映的语言现象是非常深远的,中西方的宗教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因此,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道教出现了“玉帝”,佛教出现了“观音”,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但这些文化意识在欧美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旨意安排的。中西宗教文化所体现出的老天爷与上帝的差异,需在翻译时予以注意,否则就会言语必失。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将其英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看似神形兼备,且使刘姥姥由信老天变为信上帝,从佛教转为基督大学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教,其中的主要缘由就是没有真正的理解中西方深层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对西方文化曲解所产生的翻译错误现象入手,根据理由的影响范围和深度,有针对性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对比,以不知不觉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3、文化自主学习法
文化的广泛性决定翻译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此,仅靠教师课堂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学生的自主文化知识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学习平台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以学习资料提供者的身份,根据学生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英语文化曲解理由,收集和整理实时性又不失实用性的视频、音频、文本等英语文化学习资源,然后通过、BBS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并建立讨论群组与学生及时沟通讨论,深化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识,间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结语
翻译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甚至是在教学考评中也涉及文化知识的考评,以激励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英语文化知识,从而为翻译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海涛.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英语翻译教学[J].语文学刊,2012 ,10.
[2]韦孟芬.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6.
[3]张培欣.从英汉文化差异看大学翻译教学[J].语文学刊,2009,3.
作者简介:刘慧(1976—),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及翻译。

点赞:8456 浏览:3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