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业银行价值链转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金融功能观理论出发,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价值链与业务空间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商业银行价值链的大客户偏好特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进一步显现,商业银行必须重构中小企业融资价值链,转变服务理念、明确业务目标、加强风险管理、创新服务产品与业务流程,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网,才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价值链;中小企业融资
1000-2731(2012)02-0120-05

一、基于功能观的中小企业融资价值链解析

(一)基于功能观的商业银行价值链分析

商业银行的价值链是指一切能够创造价值以及起支持作用的银行内部、银行间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价值活动的总和。根据商业银行价值活动涉及的范围,其价值链可以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商业银行内部价值链包括基本业务活动和辅助业务活动两部分。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既包括与其上下游客户的纵向链条(纵向价值链),又包括与其他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的横向链条(横向价值链)。
金融体系一般具有六大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转移经济资源功能;管理风险的功能;储备或聚集资源和分割股份的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这些功能本质上是客户所需要的基本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过是实现这些金融功能(服务)的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金融功能(服务)是相对稳定的,而承担功能的载体是不断变化的,一种功能由哪种载体承担,取决于其在成本和效率上的竞争优势。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向众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批量交易,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创新性的服务和低风险的信用保证。金融机构只有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培育和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竞争优势,才能够获取足够的生存和成长空间。金融功能观这种多利润点多方向的动态视角为商业银行找到了巨大发展空间,指出了提供全功能金融服务的转型方向。
从金融功能观理论出发,商业银行价值链构建和转型的目标,应以提供全功能金融服务为方向,整合经济、交易数据中心的信息优势,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从“间接融资”向“金融服务”转型。结合金融功能观理论,商业银行整体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

(二)基于功能观的中小企业融资价值链和业务空间分析

银行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四大特征,即贷款期限短,贷款金额小,用款频率高,用款需求急迫。如果按照企业生命周期进一步细分,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相对应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也不同。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企业特征、财务特征和融资特征见表1。
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是金融机构的传统价值活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必须与其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相匹配。从传统视角看,只有在中小企业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服务才具有竞争优势。由于企业从创业期向成长期的转变往往难以及时识别,商业银行介入的时间基本是成熟期甚至衰退期,融资风险很大,银行缺乏内在动力。而从全功能金融服务视角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仅限于融资服务,只要在满足中小企业全阶段某一金融服务需求上具有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就可以介入。在全阶段全功能金融服务视角下,商业银行可以掌握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发展信息,挖掘基于融资服务的更广阔的盈利空间,内在驱动力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自然会得到。

二、现阶段商业银行价值链的特征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在现阶段,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成熟度不高,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直接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缺口,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十分庞大。但从商业银行价值链看,各环节均存在明显的大客户偏好,往往将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拒之门外,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从商业银行现有价值链看,对中小企业融资排斥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商业银行唯规模论导致了大客户偏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带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808so.com
来巨大的融资需求。发展初期,由于政府财政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有限,直接融资不发达,商业银行承担了为经济发展筹资的主要责任。与整体经济的快速扩张相对应,商业银行也形成了追求快速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其价值创造的基本特征是:在不断补充外源性资本、大量吸收被动式负债的基础上,快速扩张贷款规模。受此影响,商业银行主要按照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设立经营目标,只有发展大客户才能实现上述唯规模论的目标,中小企业的业务份额很容易被大客户所挤占。

(二)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加剧了对大客户的竞争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发展资金的稀缺性和我国相对的利差保护使商业银行的利差“红利”长期存在,以批发性信贷业务为主,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一直为银行带来高额利润,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模式、产品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大客户交易对手清晰,经营数据完整,财务管理规范,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相对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更容易满足银行同质化经营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的同质化进一步加剧了对大客户的争夺,中小企业常常被排斥在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和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利差“红利”将逐渐消失,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商业银行低风险容忍度与中小企业风险特征不符

在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经济规模的大幅扩张掩盖和弥补了业务风险和业务损失,政府为投资扩张提供的信用担保和为国有企业提供的隐性担保减轻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压力,商业银行只见利润,不见风险和损失,形成了相对审慎和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容忍度很低,应对复杂变化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在经济快速增长、银行垄断经营的特殊历史时期,符合低风险容忍度的只有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要求。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期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短,风险大,即使中小企业愿意承担较高融资成本,也往往一贷难求。

(四)商业银行缺乏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技术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但在国内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特殊背景下,由于可以“靠天”吃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比较粗放,对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分析判断能力不足,对第二还款来源的抵押、质押等担保要求较高。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小、固化财产少,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质押等担保。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治理不规范、管理随意性、变动性较大,外部政策和诚信环境不配套,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加之风险管理量化技术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有效控制。对于经济转型中新兴产业风险识别,银行也缺乏相应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支撑。上述缺陷导致商业银行纷纷取大舍小,在融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第一关就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五)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与中小企业需求有较大距离

现阶段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流程主要从大客户授信角度进行设计,具有单线程、多环节、速度慢、成本高的特点,完全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需求。从渠道建设看,网点的服务辐射面相对狭小,与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大、分布广的特点也不尽相符。从考核机制看,综合化经营任务无助于培养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人员,不利于定位和政策的具体落实,极低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以及严格的问题贷款问责制度,导使银行各级经营者对风险程度较高、暴露时间较短的中小企业融资望而却步。
以上分析表明,在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价值链中,中小企业价值创造空间有限,商业银行缺乏融资服务的内生动力,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日益凸显。

三、重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链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趋缓,货币政策趋紧,监管标准提高,金融脱媒加剧,客户需求分化,商业银行以大客户偏好为特征的价值链面临严峻挑战。低资本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808so.com
消耗、高经营收益、快服务创新、全功能服务将是我国商业银行价值链转型的战略方向。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在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空间和价值将进一步显现。“中小企业”业务有可能成就商业银行的“大未来”。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应重新定位客户群,对现有价值链的进行重构与创新,才能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

(一)树立向全功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链转型的经营理念

从全功能全阶段价值链视角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具有巨大的价值挖掘空间,对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展收入来源,降低资产组合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应把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占比作为价值链转型的战略方向之一。大型银行要在综合、个性化服务大客户的同时,积极提高中小企业的占比,商业银行应通过全功能金融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客户价值,减轻大客户金融脱媒加剧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是充分发挥其在中小企业融资定价上的话语权优势,提升盈利空间。二是深入挖掘财富管理、个人理财、财务顾问、销售等交叉销售的服务延伸空间,增加综合受益。三是掌握整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外部价值链的主导权,分享更多利润份额。

(二)明确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链转型的业务目标与激励机制

为落实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链转型的战略目标,必须制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转型的结构化目标体系:一是对中小企业客户群体进一步分层,分析其市场空间、市场份额和融资需求,明确中小企业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规模、层次、发展政策和资源配置。二是明确中小企业业务在总体经营战略中的地位,确定大、中、小客户的占比目标。三是从多维度出发,制定细化占比目标。根据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竞争优势、政策导向,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区别不同的保证方式、使用的产品种类、外部合作者增信程度等,编制具体的中小企业发展中期占比目标(3~5年)和阶段性(年度)进度要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确定后,其落实与执行的力度离不开激励约束机制的转型。一是在传统的利润、规模考核指标之外,增加中小企业客户忠诚度、产品使用种类、增长率、流失率等客户数量、质量类指标,包括外部价值网利益分配指标,培育和扩大忠诚度高、可持续发展的客户群。二是设定不同风险等级客户的风险容忍度及对应的风险收益率要求,提高业务部门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三是设立风险抵押金,预防短期行为。四是严厉问责道德风险和违规操作风险,提高主观损失的风险成本。

(三)建立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链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模式

一是构建与中小企业风险特征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首先是在财务指标系列中注重运用订单、货运单、企业主个人资金流水、物料消耗记录等佐证材料,印证和还原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为风险识别和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其次是增加运用经营历史、市场容量与份额、上下游关系、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关联度、企业主个人品质等非财务指标,正确判断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成长空间。再次是采取参数化指标体系为主,风险管理人员个体经验为辅的方式,立足于企业自我偿付能力,制定准入、退出标准,划分风险等级并确定相应的风险溢价。二是打造扁平化、分散式、标准化、授权制授信流程。实行有权审批人按审批权限单环节直接审批,风险经理集中进行授信过程中关键指标复核及融资后评价,确定贷后管理的风险信号及程度,明晰其风险意义及处置要求。简化环节、降低成本、快速决策、减少损失。三是创新动产担保方式,积极探索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经营权的价值评估、权利保护、处置变现的方法,提高第二还款来源对授信风险的分担,增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可实现性及额度。四是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技能。持续增强对中小企业授信流程各环节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对高技术含量、新兴产业的融资业务引入专家认证机制。

(四)完善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链相适应的产品创新和服务机制

中小企业行业分散,经营风险大,融资要求快,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与其需求相对应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流程。从产品创新看,一是积极探索产业链融资、仓单融资、订单融资、接力贷、商圈融资、产业集群融资等新的融资形式,寻求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风险控制的结合点。二是提早介入,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拓展资金结算、财务顾问、资信调查、财富管理、管理咨询等非资本占用服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培育和发展潜在优质融资客户。三是创造标准化服务产品,分别按照产业、行业、经营区位、交易对手、融资用途等设计标准化产品,通过集中处理和规模化经营,降低业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从服务渠道看,应该建设集物理网点、客户经理、专家团队、电子手段于一体的立体化营销网络,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成本和效率的营销渠道组合。

(五)打造内外协同的服务广泛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网

一是与高质量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银行良好的信誉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园区管理机构共同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梳理,争取共建企业数据库。二是整合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人资源,协同服务。与Vc、PE、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协同发展,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和服务能力分担风险、分享利益。三是联接政府的政策扶持价值网。银行需密切关注政策面变化,保持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政府的扶持和利益输送。通过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价值网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价值网的有机结合,可以打造全功能全阶段全范围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网络,有效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点赞:29266 浏览:13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