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让更多人享受图书馆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阐述镇街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分析镇街图书馆发展目前状况、存在的理由,指出转变目前状况的策略,最后重点论述了广州地区镇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镇街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服务模式
1 镇街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
在我国原有的图书馆事业体系中,各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为全民服务的任务。但我国平均40万人口才能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实际能够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人只能是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根本。图书馆覆盖面广,有利于全民文化的普及。如何保障图书馆的普遍性、均等性和公益性?答案是法律制度。
广州市已启动图书馆立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已被列入2013年立法项目,该条例的最大亮点是拟规定“每条街(镇)都设立独立运作的公共图书馆”。
目前国外发达地区已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香港已实现每9.2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如果广州市的街(镇)都设立独立公共图书馆,将会实现约每7.7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与香港的水平相近。
2 镇街图书馆发展目前状况、存在的理由
2012年,广州提出要建“图书馆之城”。已列入人大立法项目的“条例”提到,要形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图书馆为基础的辐射型图书馆网络。“条例”中的规定:“街道、乡镇公共图书馆(室)的总建筑面积应当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阅览座位应当不少于30席。”对这个要求,现有的社区图书馆,能达标的少之又少。
社区图书馆建设仍然非常薄弱。以广州市越秀、 海珠、天河三个区为例,无专业技术人员专职管理,场地多不如室大,作息制度沿袭机关办公做法,图书少、旧、差。
各级图书馆 “各自为政”。广州目前的社区图书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省、市、区图书馆自成一家,不能形成上下贯通、统一调配的体系。藏书有吸引力,居民才会来阅读,没有专项购书经费是桎梏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最大理由。
3 转变目前状况的策略
3.1 树立大图书馆意识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资源共享的大图书馆意识,转变服务理念,一切从保障公民无障碍、平等享受阅读、享用文献资源、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出发发展图书馆事业。
3.2 政府转变观念,给予镇街图书馆足够的经费支撑
政府重视,转变观念,有专用的经费用于日常文化生活社区图书馆,购置新书,增设专门的图书馆场地,才能让民众便捷享受到文化休闲。
公共图书馆经费由政府提供保障, 其它层次图书馆部分经费来自政府, 部分经费来自企事业单位、机构、个人及其它多元渠道。政府要调整其定位,“掌舵”而非“划桨”,明确服务性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基层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建设。
在出资购买服务方面,广州市增城新塘镇图书馆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广州增城新塘镇图书馆2011年6月开始实行招标,把服务外包,其总体外包效果良好,其公益性、专业性得到了读者的肯定,没有学界担忧的现象出现。
4 广州地区镇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4.1 值得借鉴的经验
4.1.1 “深圳模式”
“深圳模式”是指深圳图书馆创立的“图书馆之城”模式。该模式突破了市、区两级财政“分灶吃饭”的制度限制,采用以市馆为龙头,以区馆为骨干,街道和社区共建的方式。市馆直接提供文献资源、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等基本条件,街道和社区负责提供场地、招募管理人员或志愿者、提供配套投入等相应条件,共同建设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
4.1.2 “禅城模式”
“禅城模式”是指佛山禅城区图书馆创立的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志统一、资源高度共享的普通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公共图书馆相结合的区级公共图书馆网模式,业界称为“联合图书馆模式”。
4.1.3 上海模式
在国内,上海是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较为成功的城市,平均每3.7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达到国际图联颁布的每5万人应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标准。其主要街道都有图书馆,大部分面积为40平方米至60平方米,藏书量3000册左右。这些微型图书馆对居民形成强有力的文化辐射,是上海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1.4 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社区图书馆在服务方面非常出色,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阅读需求,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社区新闻发布、公民纳税指导、气象与旅游指南等方面,成为居民了解社区、融入社区生活的门户。
4.2 镇街图书馆未来的服务模式
4.2.1 因地制宜,建设模式多样化
多宣传图书馆的功能,鼓励社会各界出资出力共建镇街图书馆。动员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向图书馆捐赠书籍、资金以及合作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来支持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志愿服务。这样,可以让镇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
4.2.2 服务内容、方式多元化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的主阵地,镇街图书馆应该在提供图书借阅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大幅提高文化讲座、社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收集与保护、人际社交、文化培训、老人休闲、小孩学习等增值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通过复合定位,使其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场所,提供与信息社会条件相契合的多样化服务。
镇街图书馆的服务应尊重公众的差异需求、职业特点、社区特色,通过提供差异化、小众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满足多样化、差异化、延伸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及特色服务,提供送书上门、好书推荐、活动推送等服务,并推广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深加工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点赞:15118 浏览:67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