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何应对历史教学中生成性资源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故而有随机出现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理由、新情况。这些“节外生枝”“灵光一闪”的生成性理由,是课程资源的组成,它彰显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所以教师如何适时敏锐地捕捉,并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恰当地处理、有效地利用,重建富有鲜活生命力的新课堂教学,更值得去关注。

一、运筹谋划,弹性预设资源生成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开放性。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是推动生成,解决生成理由的导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的预设,在生成性资源出现的时候,才能临危不乱,决胜千里,创造出动感的课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多读诗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课前广泛涉猎,运筹谋设,心中多做几个沙盘推演,变单向封闭的线性教学设计为动态开发的板块式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社会阅历、心理特点、听课状态以及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等,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来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理由及应对的策略,并且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穿插调整,达到“预设”与 “ 生成 ”的平衡,让“预设”为“生成”奠基,“生成”为“预设”添彩。 如:在对昭君出塞的评价时,我也作了预设,引导学生对双边关系,边疆开发,民族交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突然一位女同学提出:昭君出塞再次证明女性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牺牲品。新奇的评价,意外的难题。在让其阐明观点后,我顺势提出:如果你是昭君,而又可以选择的话,你是否愿意做出牺牲,为什么? 把理由重新引到如何客观评价昭君出塞的历史影响上来,回答的结果基本上愿意,理由是为国牺牲,有利于和平,值得。试想如果教师没有精心预备的话,结果可能就是对学生的疑问充耳不闻或手足失措。所以,只有精心的准备,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才能换来精彩的生成。

二、慧眼识金,识别捕捉生成资源

叶澜教授提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且是教学资源。每个学生资源,且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可以说,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有生成性理由产生,许多生成性理由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或是超出教师预设的课堂授课形式,或是突兀出现的离奇质疑,或是对某一个理由的争议乃至错误的回答,它甚至是学生的一种期望的眼神,也许就是在告诉你,他有自己的发现疑问,如果你给他机会,他就可能给你一份惊喜。如果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理由性的正确认识,没有把握住这些随机出现的即时信息,学生的期望和声音就会消失,情绪就会低落,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没有涟漪的死水,留下的只是一份遗憾。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讲完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后,让学生讨论生活变化的理由,有的同学说是党的领导好,有的说是政策的英明与伟大 其中有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出“人们就是想吃好住好”。这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说出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想法,可老师对这一学生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是按照教学设计继续讲了下去,本应很好的生成性资源,由于老师的忽视,就这样白白的流失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师,罗丹的话理应引起的思索。在教学中,要把“意外”努力转化成宝贵的课程资源,让动态生课程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所以教师具有敏锐的资源意识,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课堂上的闪光点,迅速地把握这些生成资源,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识别者、捕捉者,为动态的课堂锦上添花。

三、明确目标,合理运用生成资源

任何课堂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进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理由丰富多样,但是无论有什么样的生成,教学目标不能偏,教学的主旨不能丢。所以教师不能过于关注生成,放任自由,使教学目标偏离方向,而是根据课堂教学情境鉴别删选,合理运用。如:教师正在介绍华盛顿驾驭战争的雄才大略时,一位学生说:“听说华盛顿并非是个军事天才,他的胜利主要是英军将领的无能造成的。”教师也想放开一些,于是大家踊跃发言:“华盛顿的知识不够渊博,没有受到系统的学校教育。”“樱桃树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这已经美国历史学家的证实。”等等。热烈的议论使课堂陷入混乱。为稳定课堂,教师只好说:“大家的发言很好,伟人不是圣人,总会有缺点吧”。学生对华盛顿德才兼备的异议是很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也意识到其价值并给予,但教师机械地理解生成的含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生成的理由(即使不符合课程内容,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课堂教学的)不加判断,紧抓不放,一味地跟着学生跑,太过于顺其自然,放任自由,缺乏科学的有机调控和价值引导,致使课堂秩序散漫中心失却,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淡化,课堂教学成了没有方向的航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也尊重了学生,但缺乏目标意识,甚至影响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多角度了解华盛顿、思维进入活跃的基础上,顺水推舟、巧妙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华盛顿为什么会独立战争时的统帅和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永远的尊敬等方面进行更广更深的探讨,使他们在相互问答、相互争论、相互交流中将知识、策略、态度、精神融为一体,实现了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学生思维也不断走向深入,探究能力在不断尝试发现中提高,潜能开发。所以,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并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对课堂教学生成性理由要智慧处理,巧妙应对,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引导者、筛选者、运用者。

四、审视自我,反思总结升华生成

“教然后知困”。一节课下来,不管有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应以研究者的态度,用苛刻的眼光审视自己,静心沉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及时回顾,不断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策略和策略,使自己能在下一堂课中敏锐感受、准确把握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理由,根据具体情景及时地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选择和解决的办法,使之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所以,反思整理,做好再利用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在授课结束后迅速开展效果最佳,可以笔录,也可以做成电子文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这样做一是方便日后进行归类整理,二是平时教学运用便于提取,三是论文写作时方便引用。整理时,记录下生成性理由的环境(师生的问答)、应对理由的措施(教师的引导)、产生的教学效果(不利和有利的影响)、不理想的地方(预设与实际存在的偏差)等等,然后分类放置,随时补充更新,日趋丰富积累,这样既有益于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又助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生成性理由的应对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理由,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与学生一起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这样学生与老师才能可持续发展。

点赞:29025 浏览:13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