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职院校主要的生源并且比例也较高,国家对于高职院校财政投入也一直在加大,为莘莘学子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努力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理由。高校职院对家庭经济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情况会造成有很大影响。文章简单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一些理由,并且这些理由提出尝试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困难;认定工作
引言
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希望知识转变命运的学子,他们带着美好的期望来到学习,同时他们身上也肩负着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国家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困难学生的划分为普困、特困、极困,因此为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更好的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做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1.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理由
1.1学生反映的家庭情况存在偏差
对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是学生讲述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出具学生当地政府开具的(普困、贫困、特困)贫困证明,然后再由学院组织人员学生辅导员对相关情况和证明进行审查。在新生入学生生源信息采集时家庭情况一栏及《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时[1],有些学生有意掩盖了家庭实际情况,把自己家病人、老人等照顾的一面写出来,而将比较好经济来源避而不谈,抱着和同学比穷比惨的心态使得填写的信息出现偏差,缺乏真实性。更有少数学生在入学前就了解这些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补助政策,在获得补助后没有及时偿还贷款,并且用于其他方面花销。
1.2各地方政府证明材料不够真实
贫困生认定时为了证明其填写的信息真实性,一般要求提供生源地政府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2]。因为对于这些部门来说仅仅是开具一份证明,不自己提供资金,所以只要学生去申请开贫困证明,就会给予证明,对学生具体的家庭情况了解的并不清楚。这就导致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良好的学生也能证明,并且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等级的认定也不准确,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助,学生会想方设法的开具其他的贫困证明。因此学校在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就缺乏有力的证明材料。
1.3学生评选不建全面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评选,一般由所在的班级组织完成。由本班同学对申请贫困补助同学的日常消费和生活进行意见反馈,并且上台进行陈述,导致一些人缘比较好的学习顺利的被认定为贫困生,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自卑的同学和其他同学交流过少,同学们对其不够了解,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家庭的不幸公之于众不去参加认定评选,错失了贫困生认定,特别是在新生入校的时候,大家彼此都不了解,因此这样的学生评选不够全面,真实性不够。
1.4评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等级
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分为三个等级,普困、贫困、特困,究竟划分标准是什么呢,不是太明确。某校曾经提出没有电脑者、手机费用低的、平时生活节俭的、衣着朴素的、家庭突发事件的、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的等特殊情况的学生[3]。但是这类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一定贫困,在学生申请贫困认定的时候就会出现理由,因为评定等级标准的不一导致评定结果和事实出现误差。按照学校所处地方最低生活保障为标准,进行贫困认定,更容易出现误差。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各个省市地区,每个地区的生活水平的不一,很容易出现学生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普遍低于学校所处的地区,因此这并不能作为很好的认定标准。
1.5高职院校对学生资料采集不足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一般是经由学院发放指标的形式从学院到每个系别,再到每个班级。这样对学生的一个基本信息没有做好前期的了解,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真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进行补助是政府教育的体现,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试图加入到认证的行列里,导致学校进行的信息收集准确度不高,并且由于一些自然灾害或许学生家庭发的突发事件,导致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信息资料采集不够充分及时,这也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加大了难度
2.解决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策略
2.1对学生加强诚实守信思政教育
大学是学子们成才的摇篮,是接受良好教育的场所,出现“伪贫困生”反映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不足,导致其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有些大学生在获得资助后,并不是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面,而是作为名牌服装、高档手机、朋友吃喝的开销,无论是否家庭是否经济困难,都不能把国家用于资助教育的资在这些事情上面。在心理上也对真的贫困生带来很大的负担,感觉无法融入到其他人里面,导致性格越来越孤僻,甚至厌学、退学等。所以,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要以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为荣,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做好信息的对接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到当地的村委会和乡镇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认定,要有完善的一套程序,并且告知提高虚假信息的后果。加强学校和申请贫困补助学生当地政府的联系,信息工作要做到位,在认定书上面,有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村镇机关的,这样不仅方便学校对学生家庭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可以这些信息进行随机采访,提高认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动态档案制度化,家庭经济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困难档案的建立应该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与大学相衔接,档案跟随学生而转移,并且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而及时更新[4]。对学生提交上来的申请证明和填写的资料进行及时的处理,每个班的辅导员对资料进行收集,检查无误后上交到所在系,对于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要及时说明,并附上报告,每个系把辅导员交上来的学生资料进行整理上交到学院,由学院做最后认定。

点赞:4195 浏览: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