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生培养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设计要受到培养机构特点、管理制度的设计目的、培养过程的规律以及研究生的行为特点等客观要求的制约。良好的管理制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符合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性;符合性、正义性的要求;合理兼顾和平衡研究生的利益诉求并研究生的普遍认知。文章对上述理由作了阐述和研究,同时,对研究生管理制度创新应关注的理由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制度设计;制度创新
10052909(2013)04001604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教育制度作保障。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进行战略规划,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才能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的连贯性。高等学校应该立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推动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创新, 规划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以造就引领时代的领袖或学术精英。

一、中国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目前状况

中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最初采取的是管理体制,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管理学位授权单位的审批和研究生招生、培养、授位等工作。从1991 年开始,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成立学位委员会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本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工作。
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国研究生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方政府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与培养单位构成的管理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地方政府和培养单位,从而推动了各地区和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则更多的是立法、评估、咨询和信息服务等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实行国家统一的评审制度,根据《学位条例》,博士、硕士学位由具有相应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授予,学位授予机构及其授予学位学科目录,则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1981年颁布的《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对学位授予机构及其授予学位学科的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研条件和管理制度等相关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
长期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计划管理模式,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划拨经费及日常管理等均按计划进行管理。这种计划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规范性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僵化、管理手段单一、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等。近年来,各高校积极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根据研究生培养管理发生的新变化、新要求和新特点,创新研究生管理制度和运转机制。
目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研究生管理机构行政权力的增加和管理人员队伍扩充,形成了研究生教育行政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产生制约和影响,使得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科研基础、师资条件、招生规模、管理制度等方面趋于雷同, 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与创新,适应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也不能满足研究生自身个性化发展的需求[1-5]。

二、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深思

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造就人才、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于这一使命。因此,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框架体系内,满足国家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又符合高校特点、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以及研究生的行为特征。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实际可行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才能推动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一)符合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特点

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符合高校这一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如经济或市场领域的管理制度,要将其与各类经济组织和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区别开来。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应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营造一种有利于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激发研究生的求知和创新意识,实现研究生培养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知识的实质性转变。

(二)强化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质要求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中坚力量的一项伟大事业。高校在培养研究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着力塑造研究生健康的价值观,提升研究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因此,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不仅要满足人才培养的学术性、知识性要求,还要提升研究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质,加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行为举止规范的要求,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研究生履行责任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对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选择优先于对个人的道德评价与选择[6-7]。

(三)应合理兼顾和平衡研究生的利益诉求

任何一种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为了实现组织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注意的是,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既要体现大学组织的利益诉求,即研究生培养,推动大学的发展和价值提升,也要兼顾研究生的利益诉求,维护研究生的合法权益,保障研究生自身的发展空间,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现实中,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由权威部门即管理者设计制定的,然后借助于行政权力予以实施,是否能研究生的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主要取决于是否能体现研究生群体的利益诉求。研究生处于一种被管理的地位,其利益制度保障。

点赞:17647 浏览: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