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优化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1]。创新型企业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是其知识创新的动力和前提,其在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优势就在于企业有价值的异质知识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创新型企业通过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来实现其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但同时创新型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其知识管理对创新型企业的作用、效果具体如何,就需依赖于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检验和评判,笔者在现有的知识管理评价基础上,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特点,试图建立一套符合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来衡量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成效。
建立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为主要目标,通过创造新知识来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推动知识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对隐形知识的挖掘、推动知识共享和推动知识转化4个方面 [2]29,简而言之,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和实现途径。因此,创新型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需求要比其他任何类型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要高。从知识管理阶段来看,创新型企业最低应已处于知识管理的正式进入阶段或更高层次(知识管理包括起步、探索与试验、正式进入、扩展和制度化5个阶段),知识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果,其面对的理由是如何评估其开展的知识管理的成效,否则无法指导下一步相应政策的制定。而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如在其初始的、尚未定型的时候就开始知识管理评估,特别是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直接的体系和特色时,过早进行评估,则只能给企业增加负担,影响其开展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其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套可以直接借鉴使用的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知识管理评估所进行的研究,成果颇丰。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方面,不同的机构、单位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各有侧重,美国Teleos和Knownetwork两家机构每年举办一次的ME评选所采取的8个方面标准、由Arthur Anderson 和APQC联合开发的KMAT以及由Kun Chang Lee ,Sangjae Lee ,In Won Kang等学者提出的KMPI、Bukowitz和Williams建立的知识管理诊断工具在知识管理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指标体系均存在以定性指标为主、指标体系框架抽象单一等理由。另外,国内情报学界和知识管理学界在借鉴国外成果的过程中,结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调研,从不同角度构建、设计出了一系列的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但基本上都限于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评价维度单一或企业类型过于宽泛,更多地是具有指导作用,而可操作性差。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等)为目标,将企业所有创新元素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包括创新思想体系、创新资源体系、创新保障体系和创新对象体系的有机系统[3],对其所开展的知识管理进行评估,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设计过程及原则
对任何事物进行评价,要想使结论准确、有效,其首要任务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准确认识和有效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估目标。之后,在一定的设计原则指导下,设计相应的细化指标并确定权重,进而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评估目标的成熟度。同样,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要遵循这样的过程。评估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是对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前、中、后期的全方位考核和评价,以帮助企业掌握实际工作与预期工作目标之间的偏差,总结在知识管理中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和加快创新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的评估不仅要注重其为开展知识管理所做的起点性保障投入因素情况,也要注重其知识创新过程,更要注重知识管理实施后的效果。从系统性来讲,对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评估应包含从起点过程结果的全面性评价,因此其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应是单一维度,而应是三个维度。与此同时,从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来看,除了遵循传统的诸如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灵活性等原则外,更为重要的是,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指标的权重或衡量应具有一定幅度和弹性,兼顾细化与综合。
2.2 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对企业各种知识的一种连续管理过程。针对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的运转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评价要求,即针对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起点性准备、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绩效三个维度,参考现有的一些统计指标,结合创新型企业及其知识管理特点,笔者建立了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15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共70个。
2.2.1 维度一:基于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的管理构架的起点性评价指标
笔者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是由KM理念(和企业文化有很大关系)、KM目标、KM组织体系构架、规章制度、人员配置、平台建设、KM方案实施和KM评估构成的,其中KM理念和KM目标是前提性要素,KM组织体系构架、规章制度、人员配置、平台建设是保障性要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优化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素,KM方案实施是过程性要素以及KM评估是检验性要素。在对多家企业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只有同时具备这8个要素的企业,其知识管理的开展才会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这8个方面要素是一个系统和整体,缺一不可,只是在不同企业其侧重点有所差异。在8个方面要素中,前6个方面要素的准备形成了知识管理的管理构架,这一管理构架说明了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所需的支撑体系是什么,即需要关注的主要力量有哪些,它可以保证创新型企业理清工作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架构中6个要素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型企业对开展知识管理的重视和执行程度等。以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架构中的6个方面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相应细化,即得出对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进行评价的维度一的指标,如表1所示:
2.2.2 维度二:基于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评价指标
KM实施是在知识管理的管理架构保障下,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知识管理过程。知识管理与创新型企业的具体商业过程和运转流程相结合,知识管理在其中的作用是使得知识在经历了一个由集约到生产、交流再到应用的层次式递进后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韩维贺首次提出要对知识管理过程进行测量,认为从知识管理过程角度进行测度,不仅有助于界定知识管理过程,而且有助于指导和评估企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优化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业实施的各种知识管理活动[4] 。
但就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的划分而言,不同学者存在着一定分歧。韩维贺在S. Holzner学者利用知识社会学理论基础上识别出知识在组织内的流动次序,将知识管理过程划分为:知识创造、知识组织、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5]。柯平则认为知识管理过程具体体现于知识生产、知识积累、知识交流和知识应用[2]75。K. Mertins等认为:“知识管理包括能推进整体核心流程的所有策略和工具”,该流程包括产生知识、存储知识、传递知识和应用知识[6],其将知识管理过程分为知识生产、知识存储、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4个阶段。周海炜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角度将知识管理过程分为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7]。与此同时,部分学者认为知识管理过程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和维持的根基,应包括知识积累、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过程包含知识集约(A)、知识生产(B)、知识交流(C)和知识应用(D)4个部分,这4个部分构成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循环的连续过程,进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在创新型企业中,其具体运作过程、对推动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和知识创新的效用等如图1所示:
以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集约、知识生产、知识交流和知识应用为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得出维度二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这一维度指标的设置存在如下理由:依据同一套标准,不同时间点进行测评,其测度效果不一样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理由在于知识价值的衡量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大部分知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显现出来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其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模式比较符合野中郁次郎所提出的知识螺旋模型(SCEI模型),其转化成果进度、形式等难以把握。另外,由于知识共享的缘故,又会使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
2.2.3 基于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绩效(或效果)的评价指标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绩效是指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所期待的结果,是创新型企业为实现其知识管理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或产出,是知识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从创新型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或目的来讲,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运用企业集体智慧主要是为了在企业内部能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并提高员工素质及工作效率,在企业外部则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持优势的企业竞争地位和持久的客户满意度。在一级指标设计时,笔者将其归结为创新能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地位和客户5个一级指标,并在5个一级指标下细化为21个二级指标。如表3所示:

点赞:34999 浏览:15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