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途径的增加,图书馆的建设如果仍固守传统服务方式,不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将会越来越被边缘化。同时,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图书馆的建设也应符合智能、高效、便捷、节能、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建设 RFID 社会服务
1672-3791(2014)08(c)-0253-01
1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习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数字环境下,相关的人、数据、信息、文献、资料、设备等都需要进行整合。而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服务模式、服务领域也需要随之进行合理的调整。
1.1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已从纯手工的方式过渡到以条形码加磁条为识别条件,依托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虽然采用以上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仍有很多尚需解决的理由,如:图书馆的书籍精确定位、书籍自动分拣、图书盘点理架等大量人力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从原来的借书、还书、找书等低知识含量、高手工操作的工作转向从事读者信息素质培养、个性化信息咨询等创造性的活动。
1.2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缺失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阅读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而其服务对象往往只针对在校师生。我国教育部在2002年2月就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程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如何实现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如何实践当今社会所追寻的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高校图书馆进行不断的探索。
2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前提的,但它超越了技术的层面,从服务管理、人力资源、智能惠民、环境友好着眼,是图书馆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2.1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融合无线射频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软件中间件等技术,非人工干预进行大量数据自动化快速识别,实现处理和信息交互。随着RFID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基于其优异特性,RFID已被应用于国内外的一些图书馆中。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等技术体系在融合入新的RFID系统架构后,将会对传统的图书流通与管理业务流程、技术体系产生极大的变革。
2.2 图书馆RFID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优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RFID设备的启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培养,而读者能享受到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感受到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高效服务。
(1)自助服务。
目前,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最为成功的应用领域就是流通服务环节。相比传统的、以条形码为标示加防盗磁条为安防标识为基础的流通服务模式,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自助服务模式具有相当明显的技术优势,更加便捷和高效。借、还书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读者的使用感受,所以借、还书服务质量的提升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
(2)任何时间、地点可用。
任何时间可用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时间延伸。物理空间的图书馆有闭馆的时间,但虚拟图书馆可以全天候的开放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任何地点可用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于管理的空间拓展。智慧图书馆则颠覆了这种观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读者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图书馆。
(3)查找与定位。
RFID系统通过层标关联的方式,能快速定位出图书在某个阅览室的哪个位置,结合系统软件,使用导航地图能直观的显示图书的实际位置,读者能快速的找到所需书籍。
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还包括自动分拣、图书上架、图书盘点理架、安全防盗、自助罚款等方面。
3 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种功能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现代高校的功能体系。服务社会作为各国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开展既有利于高校实现自身价值,又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这其中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高校和社区、公共机构、企业的资源共享和设施合用不仅能推动各主体间的互动,同时也是实现节约、高效型社会的有效方式。
3.1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目前状况及存在的理由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多高校或创办高科技产业,或与企业联合创建高科技产业;服务方式更为直接,如向社会开放实验室、图书馆、教学设施等;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有的承担政府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有的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等。总体来说高校的社会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
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有所不同,大学图书馆本是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建设也都是在这个方面,不一定符合大众的需求。另外由于知识产权等理由,数据库等网上资源并不能完全对外开放。
3.2 RFID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中的运用
鉴于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集中场所,图书馆为了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可以在社区、街道、企业以外的对外公共场所提供借、还书服务。离馆智能图书馆即“移动书亭”,它是一项面向用户群设计的一种延伸式上门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特点放置相关的书籍。在识别读者借阅证的有效性后,为读者相应的借阅手续,并同步消磁,把图书通过出书口送给读者。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学术性机构,是保障学校和科研顺利实施的重要机构,对学校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科技转变了知识与信息传播的策略,也转变了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和设施的要求。我们通过技术手段不仅转变的是服务模式,同时还转变了人们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认识,以智能、高效、便捷、节能、可持续的管理和建设方式为理念,以创意去利用科技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2]唐野琛.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情报探索,2007(6):101-102.
[3]陈进.邓景康,景祥祜.图书馆RFID技术及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点赞:26113 浏览:118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