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孕育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智力品质塑造功能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我国实行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方法是否能够合理运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每个教师所要思考的.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智力品质塑造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两者成为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在研究总结数学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些在数学中培养学生智力品质的措施,希望能促进数学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 数学;教育教学;智力品质;塑造
就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学德育和智力培养的工作问题,曾提出:“德育和智力培养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学科的教材和教学过程中.”而初中数学教学有许多教学内容同样不仅仅是讲授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更多的是给学生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有效引导,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某种高尚的情感以及用积极的思想给他们以人生观的启迪,进而提高自身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智力品质的塑造成为了新教学理念下教学工作的新方向.

一、挖掘数学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上进心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这对数学的教学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知道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态度和上进心等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材料. 如:在讲祖冲之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发现比欧洲国家早了1000多年. 又比如:大约成书于东汉初期的《九章算术》中关于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揭示,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等等这些事例,均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带动他们的情绪,让学生怀揣上进心,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开发自身源于:免费论文网www.808so.com
的智力,不断向数学高峰迈进. 同时,在讲述这些内容时还可以利用杰出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勤奋、刻苦、坚韧以及为科学真理而苦心钻研的精神,从而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让他们崇拜这些大数学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敢于创新,勇为人先的精神.

二、理论联系实际,发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学生是否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联系现实生活,从而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体现.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且应该为学生创建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进而增强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马路旁,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寻找生活中是呈对称图形的物体. 这样许多学生都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每天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是对称图形的物体找出来.
又比如有关角的概念,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做法是:先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 然后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不同的角,接着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 如果教师先询问学生是否见过角,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摸摸手中的书本、桌椅等不同物体的角,接着再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然后请一位同学根据他手上的实物形状画一个角,在学生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联系实物. 最后,再概括出角的概念 .
总之,数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 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适当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新课改下数学教育的中心,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寓德育于数学教学的关键,更是评价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此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中把“学”与“用”密切结合起来.

三、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规律本身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数学是充满了矛盾的,比如数学中数的扩充过程中,正是因为数的运算的矛盾性,所以数才能一再扩充. 同样有了整数乘除运算,从而便出现了分数. 也由于乘方的出现,才需要无理数. 所以数的扩充过程正是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另外,数学内容也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比如:教学中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向量与几何的联系,等等. 同时数学与其他学科也存在联系,比如:三角函数与物理学中的简谐振动的联系,向量与力、速度、位移的关系. 所以说,无论是数学内容之间,还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再次,都知道客观物质世界的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并且这种变化、发展是有着自身客观规律的. 而数学中的函数正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这一客观规律的模型,比如三角函数是事物周期性变化的模型,而指数型函数正是平均增长率的模型. 所以说,数学所有的法则、定理以及性质都是研究对象客观规律的反映.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这一规律引导学生学习.
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就是解决矛盾,这与唯物主义的矛盾论息息相关. 数学中大部分定理的发现与证实,甚至到问题的解决都是采用的“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个方法. 同时在学习数学时也要多多利用辩证唯物主义中联系的观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提醒学生注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而且要经常思考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联系.
综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数学教学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两者之间是可以可以融会贯通,并且相互促进的. 更是数学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对此运用,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四、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作能力作为一种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智力品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善于观察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上,孕育着很多的方式和内容,如果恰当地给予利用,势必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的教学工作.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事物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 如平行线为什么不会相交?三角形为什么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日常生活中许多这样具体、直观的现象,虽然经常看到,但是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弄懂其中的道理. 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真地、观察、分析,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 在比如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的关系等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比较观察法,可以帮助学生清楚明白的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避免知识出现混乱. 并且在进行比较观察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不同事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海军.如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孕育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J]. 中学数理化,2010(12).
[2]陈春新.初探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智力品质渗透[J]中小学电教,2010(11).
[3]陆芝莉.初探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0(08).
[4]陈建华.对数学教学中渗透智力品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17).
[5]向过龙.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与教师,2012(4).

点赞:34502 浏览:15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