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电影中刻画人物形象和揭示主题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音乐在电影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有概括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中心思想;描绘景物,交代环境;渲染氛围,烘托情绪;刻画形象,突出主题;抒发情感,挖掘内心世界;激发联想,引发时空转换;参与剧情,推动剧作;形成画面节奏,助于画面组接,提示画面段落等作用。 在《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音乐可分为歌曲和原创音乐还有语言三个部分,下面我将在这两个部分进行重点对刻画人物和揭示主题的部分进行讲述。
【关键词】音乐;电影;作用
Depicting characters and reveal the theme music in film——A case study of ‘no one less’
Liang Chen
【Abstract】Mus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lm, its main role has a broad content deepening theme, expressed the main idea; depicting scenes, accountable environment; rendered atmosphere, heighten the emotions, depict images, highlight the topic; express their emotions and mining the inner world; stimulating associative, triggering spatio-temporal tranormation; participate in drama, promote the plays; rhythm formation screen, help screen group, prompting screen roles, such as paragraphs. In the one less in music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part songs and original music language, the following I will focus on in this two-part depiction tells the characters and reveal the theme part.
【Key words】music;film;role
1009-5071(2012)07-0226-01
1 现场同期声
1.1 歌曲音乐:影片出现了三场唱歌的戏,第一场是在影片开头高老师问魏敏芝会唱什么歌曲,魏敏芝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镜头中魏敏芝胆怯,唯唯诺诺,生怕高老师不喜欢她,不能让她代课赚取50元的费用。魏敏芝的声音拘谨,恐慌。这里的客观音乐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魏敏芝唱错歌词,高老师悉心纠正并教她唱歌。高老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808so.com
师的语重心长,魏敏芝的胆怯卑微都在歌声里体现出来。在后面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敏芝是“老虎不在家,猴子当大王”,对孩子们的管束严格,但是本身有没有什么知识,是个可笑的人。这也为后来的影片中,魏敏芝教孩子唱歌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不仅是魏敏芝还有高老师不在调上的歌唱,让我们为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捏一把汗,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水平怎么能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事实就是如此,此时,歌曲不仅刻画了魏敏芝和高老师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有揭示了影片主题关注农村教育的作用。
第二场唱歌的戏是孩子们一起唱国歌。孩子们唱歌走掉,节奏感不强,唱的参差不齐,甚至少唱了一个“起来”,国歌都没有唱对!但是表现了乡村学生们对于执行学校升国旗这一制度的认真,虽然没有人监督,但是他们时时刻刻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着。同时也暗示了乡村学生们对于教育的心态,教育是神圣的,他们对待教育是虔诚的,这对于影片的主题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国歌在这里刻画了孩子们的群像“渴求知识,热爱祖国”。尤其是村长“升旗呢,怎么能没有国旗”在农村地区,即使条件不够充沛,他们还是严谨的对待教育,对待升旗仪式,即使这在我们看来有些可笑,甚至会想到古代的“愚忠”“愚孝”,同时有悖他们这种淳朴的傻劲和善良所打动。
第三场唱歌的戏是魏敏芝教学生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唱着唱着自己忘词了,只好临时改成了《红太阳》。魏敏芝教孩子多少有点糊弄的意思,但是孩子们学的认真,体现了孩子们对待学习的虔诚。孩子们仅仅学了一遍就会唱这首歌了。不仅更深刻的刻画了魏敏芝这个“半路出家的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的老师”的形象,同时也描述了孩子的群像“认真学习,对学习抱有一颗真诚的心”。魏敏芝跟高老师学了一星半点,没有完全学会又卖弄着去教学生,体现了一个13,4岁少女的天真之处,这也反映了农村中学生文化素质的低下和学生知识面的贫乏,暗示了影片的主题。
影片中的这三段歌曲起到了概括内容深化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并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参与剧作(高老师让魏敏芝好好唱歌不要忘了歌词,教孩子们唱歌,后来魏敏芝真的教孩子唱歌的时候忘了歌词,改唱另一首歌曲,开头高老师让魏敏芝教唱歌的戏在这里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三段歌曲指向明确:农村学生在混乱的教育下成长素质较低。(不仅是孩子们的文化素质低,连魏敏芝这个中学生的素质也很低)
1.2 人物语言:电影中魏敏之在乡村里的能说,雄赳赳气昂昂的对张慧科说教,教育张慧科不要捣乱,体现了魏敏之在孩子面前的强势霸道。在和高老师对话的时候,唯唯诺诺不敢言语,在电视台里更不敢开腔说话,通过人物言行体现了魏敏之典型的欺软怕硬的小村民形象。魏敏之年轻说话语速快干脆利索。高老师在对魏敏之提问的时候,语气沉稳,语调平缓,体现了一个几十年做惯了乡村教师的形象,宠若不惊对待学生认真负责踏实可靠。村长吐字字正腔圆,是一个典型的村官的形象。张慧科有点结巴但是特别调皮又能说,这种矛盾冲突集合在他的身上形成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1.3 环境音响:城市里喧嚣的汽笛声,清洁工清扫马路的声音同农村中的鸟叫声狗吠声,形成对比。交代了农村和城市的环境,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为后来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魏敏之在乡下的时候是称王称霸的小霸王,在城市里却躺在马路上睡觉,差点被环卫工人当成垃圾清扫,体现了城市人对人的漠视,揭示了影片主题:城乡间差距大。
2 后期配乐的原创音乐
影片的原创音乐的主旋律几乎相同,用了不同的乐器来演奏,类似于《爱情故事》中,不同的同一主旋律下,不同的情节段落加上不同的乐器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推动剧情的发展。用不同的乐器来独奏表现了导演要求的不同情绪和内涵。不同的乐器的表意作用也不尽相同。
魏敏芝让张慧科念同学的日记,用箫吹出来的独奏伴随着张慧科的朗读声,似乎在说乡村学生们纯真的心声。同时,箫声也有其独特的特点: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反朴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我们在低沉委婉的箫声中听到孩子的心事,一盒粉笔就让她难过了好久。箫声是女孩委婉的心事,是她的怨恨是她的气愤,也是魏敏芝和张慧科的愧疚的心情。箫声婉转悠扬如泣如诉,似是女孩的抱怨,又似是魏敏芝和张慧科想解释却欲言又止,话在心头口难开的尴尬。在这里音乐同样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但更多的是用来渲染氛围,烘托情绪的作用。为影片最后孩子们得到很多五颜六色的粉笔做铺垫。也说明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再次揭示影片的主题。
魏敏芝在电视台的大门外等台长期间,画面段落用了多重叠化的技巧,压缩了时间,这时主题音乐出现,表示时间的流逝和魏敏芝的焦急心情,体现了魏敏芝的执拗和坚强的个性性格,不找到台长誓不罢休。这里的音乐起到了抒发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作用,魏敏芝的焦急,无奈,但是不得不等台长帮忙找到张慧科,完成高老师交代的一个都不能少的任务,她的执拗和坚持在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段音乐中还有汽车的鸣笛声和马路的喧嚣声,这些音响的存在更凸显了魏敏芝的无助,一个乡下女代课老师在城市里得不到认同,地位低下且卑微着。
最后张慧科回学校,同学们和魏敏芝在黑板上写字,魏敏芝先拿起粉笔欲写字犹豫再三又放下,然后让同学们挑选一个颜色的粉笔只写一个字,张慧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老”字的时候至影片结束再次出现了主题音乐。与影片中其他段落的音乐有所不同开始出现变奏,音乐迭起时而轻快时而沉重,一直持续着直到影片的结束。迭起的音乐似乎是诉说魏敏芝代课历程的坎坷曲折,又似乎诉说以张慧科为代表的贫苦人家的孩子们上学历程(交不起学费和上学路途的遥远明新红每天要走17公里的山路)的艰辛和不易,但是再大的困难都阻止不了他们的执着,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冀和期盼。我们看到了农村孩子的淳朴和天真,也看到了他们的执着和坚守以及他们对教育的虔诚。再次揭示主题,农村的教育问题似乎在这里得到了解决,总让人看到生生不息的希望,让观众感动于孩子的天真和淳朴,不仅是他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更是观众的心灵得到了救赎,农村教研究生论文www.808so.com
育是个社会问题,并不是观众造成的,但是观众是可以帮助解决的。
音乐在电影中的份量相较于剧情而言是较小的,但是音乐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除了类似《音乐之声》之类的音乐片能体现音乐的重要性外,恐怖片和科幻片如果没有了音乐,影片也会失色不少。音乐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每段音乐都能随便的用的,在影片中用音乐时要充分考虑在音乐在此的作用,然后慎用。音乐不宜过多,恰到好处就好,能丰富信息量就好,能表达出导演的思想就好。
参考文献
胡克. 中国电影美学:199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点赞:5985 浏览:1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