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理实验分类概述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物理实验有三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三类实验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等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以理论教学为指导。按实施时间和空间,物理实验可分为三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

一、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

演示实验是为介绍物理新现象、概念、规律而由教师操作表演,学生观察的教学形式之一。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策略的学习起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演示实验要符合下列要求:
1.精心准备,确保成功
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现象的效果,同时把产生这种现象的策略告诉学生。因此一定要确保演示成功。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注意考虑备用器材。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掌握好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不能因为实验耽误其他的教学时间。教师还可补充一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善,以提高实验效果。
2.要规范操作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连接和装配器材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精密仪器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取用砝码、移动游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3.演示现象明显、直观
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让全班学生都看见,而且要看清楚。所用的仪器要足够大,灵敏度要高。仪器置放的位置要达到一定的,使全班学生足以看清。个别实验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邀请学生“代表”靠近观察或读数,然后由“代表”向全班作实况报告。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可采取背景衬托的策略使学生观察到明显、清晰的现象。有时一节课要做几个演示实验,为了突出每个实验的性,暂时不用的仪器不要拿出来,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要让学生参与配合
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应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分析、讨论,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5.表达要简洁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说明实验步骤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力求简洁准确。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器材名称表述不准确,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还有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过关,对仪器的读音不准。最后表述结论一定要准确、严密。

二、关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

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它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指导预习和准备
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策略、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上述要求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更是一种有益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学到知识。
2.精心组织,加强指导
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时要注意收放结合。进入实验室后要求学生按分好的实验小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在学生掌握了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策略和步骤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不要怕学生不按教师的设计办,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策略愈新就愈要。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实验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学生出现的不足及时加以纠正,教师要协助仍不会做的学生。
3.实验完毕应要求理好器材及时处理实验数据,并填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学生实验操作后的一个步骤,学生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合理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实验中应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关于课外小实验

课外小实验一般包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些身边常见易得的简单物品自制仪器并独立或合作进行的观察或实验;另一种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室外观察和测量。课外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过程,对学生来说创新活动。课外实验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
演示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动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这三类实验,发挥其合力,使它们忠实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阳县来安中学)

点赞:27600 浏览:12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