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自组织理论视域下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是指从虚拟社会构成单元即虚拟社会主体特质把握出发,以虚拟社会自组织特性的分析为基点,转换研究路向,构建起融战略规划、秩序体系、管理模型、网络文化“四位一体”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
关键词:虚拟社会 自组织 路向转换 微观管理模式
作为源自现实社会的特殊镜像,虚拟社会独特的技术基础、信息传播方式以及组织结构使得虚拟存活已经成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异质于现实存活的新的存在方式。国外对虚拟社会管理侧重治理视角的研究,基本取向主要沿着网络治理是一种公共领域的治理以及网络治理是一种协商的过程这两个研究理路展开。国内宏观作用上的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研究涉及到了虚拟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方式策略以及管理路径等诸多方面,但现有研究重手段策略轻观念理念创新、重政府责任主体研究轻网体研究、重硬性手段轻虚拟社会管理的文化建设等,导致目前研究成果存在着标签化、表浅化、功利化倾向。实现虚拟社会研究的新突破,固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宏观研究,但宏观研究总不太深入。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是相对于目前把虚拟社会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管理而言的,是指从虚拟社会构成单元即虚拟社会主体特质把握出发,以虚拟社会组织的自身特性的分析为基点,转换研究路向,构建起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从而深化虚拟社会管理研究,形成微观和宏观协调统

一、有机联系的系统的虚拟社会管理模式。

虚拟社会管理对象的特殊性透析
社会管理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主体及其行为,虚拟社会也不例外。但就虚拟社会管理而言,揭示网络空间给虚拟社会管理对象即虚拟社会各类主体及其行为带来的多侧面、多维度的影响和表现,对于虚拟社会微观管理研究以及实践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网络存在的“遮蔽”甚至“造弊”功能导致主体“隐性”、行为隐蔽,传统管理手段鞭长莫及。虚拟社会主体的交往或结群能力高于现实社会,这源自多侧面的人性需求及网络媒介技术的运用。但在虚拟社会,主体存在形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态不再是实体形态,而是一个符号或者一组代码。这种表面上的虚幻存在形态导致虚拟社会主体的真实面目之上蒙上了一层外衣,主体活动不必直接面对现实社会规范与道德的约束,后果的社会影响具有了延迟效应,从而主体活动具有了隐蔽性、伪装性。 面对这一变化,传统管理手段显得束手无策、鞭长莫及。
网络场域中行为主体的“边界模糊”甚至“无边界”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的时空,传统管理效率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一样存在不平衡性,这源自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但在虚拟社会,主体活动空间不再是物理空间,而是由符号逻辑地链接、形成的虚拟空间。这样,现实社会中主体的地域边界失去作用,不仅信息发布与接受可实现及时甚至零时化,且信息本身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无阻碍的传播与放大,这对社会管理策略与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
虚拟社会主体结构的“离散性”、关系的“平等性”解构了现实主体关系的单向性、等级性,传统管理体制难以复制。在虚拟社会,现实社会中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被隐去,社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关系的虚拟化导致虚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呈现离散化。主体结构的“平等化”一方面使得任何主体在信息资源占有、社会现象评价等方面机会均等,更为重要的是现实社会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层级模糊、特权人群消失,现实社会中主导的行政命令式的社会管理方式难以奏效。
虚拟主体的“无组织”、“无约束”这种表面上的“自主性”为“”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操纵提供了极大空间,信息失真现象频繁发生。虚拟社会主体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还很低,网络生态十分脆弱。“网络意见领袖”设置话题的便捷性与随意性以及很强的引导甚至引诱能力为“”提供了很大的作用空间和余地,网民“被操纵”、“被制约”现象极易发生,信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海量信息的筛选、过滤与识别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社会管理无论是队伍还是效率难以适应。
虚拟社会在为主体之间搭建新的便捷的链接渠道同时也导致了新的隔膜,加剧了现实中的群体分化和人际关系冷漠化。虚拟社会不同主体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源自主体需求更集中而且相互作用具有非线性、多向性与共时性。但虚拟社会也带来了主体间的新的隔膜,这源于网络技术在能否上网的人们之间引致了一种新的社会区隔即“数字鸿沟”或者“信息鸿沟”。
虚拟社会的自组织特性揭示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自组织能力是衡量一个组织保持和产生新功能能力大小强弱的标志,但从组织进化形式看,虚拟社会较之其他社会组织,自组织的特性最为鲜明,也与后现代的两个最显著特征即个性化差异和有机化联系高度吻合。这既表明虚拟社会是迄今为止社会组织发展的最新阶段,也为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本源性基点。
借鉴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自组织有序结构的生成需要具备四个方面条件。具体到虚拟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有序虽然在虚拟社会有序状态形成过程中也是基本条件,也都有具体表现,但不可简单照搬。本文以尊重个性化差异、强化有机化联系为基本指南,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信息共创共享。虚拟社会中的每一个主体应当拥有平等的参与制定和掌握各类行为准则的权利,信息社会主体之于信息的关系应当如同一个有机体的细胞之于DNA中的遗传基因,所有信息及其保证信息有序流动的“游戏规则”应当为所有主体所共享。主体自立自理。作为虚拟社会系统的组成单元,每个主体首先应当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拥有独立决策、独立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只要不违背虚拟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每一个主体都有权依据自己的判断乃至偏好安排和决定自己的策略及其行动。这既是虚拟社会存在之基,也是虚拟社会发展之根。“零距离”通讯。主体在作出决断时,不能仅依靠对其自身所处状态的判断,必须了解、熟悉和准确把握与自身临近的主体的状态及其可能的决策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距离应当尽量短小,甚至保持“零距离”通讯,从而保证主体间以及虚拟社会内部信息流通的便捷和信息真实性的维持。系统整体协调。虚拟社会主体各自的行为就构成了系统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具有相对自足性,同时,虚拟社会主体之间的行为又具有并行性,决策与行动之间的顺序和逻辑没有共同遵循的标准。在各类主体自行和并行决策与行动的状态下,虚拟社会的内部结构和游戏规则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突出,否则,就难以保证整个虚拟社会系统的协调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调整趋近优化。虚拟社会自身的系统调整和发展演化无法一蹴而就,只能在反复迭代中不断接近优化。其实如同生物有机体,自组织系统一旦真正静止下来,只能意味着该系统已走向甚至真正“死亡”。虚拟社会管理研究的“四大转向”
虚拟社会鲜明的自组织特性对于虚拟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呼唤转换研究范式,从微观层面研究虚拟社会管理理由。构建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要在目前宏观研究基础上,实现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研究的四大转向:
理性化。理性本质上就是指人类寻求并坚持认识及其对象的普遍性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明晰性和确定性的执着探索。不难发现,主体非理性是虚拟社会理由丛生频发、易于激化乃至产生恶性社会影响的根源。这既源自虚拟社会的虚拟特性,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源。人们应当有能力运用逻辑推理方式,根据虚拟社会的本性和运动规律制定运转规则,规范和指导主体行为,保证和推动虚拟社会的健康运转。动态化。虚拟社会管理的理想目标是有序稳定,但稳定不是僵死,动态的平衡才是稳定的本质,充满活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无论是制约为主取向的暴力维稳等强硬策略还是疏导为主取向的舆论引导等软性约束,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法治等综合手段,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激发虚拟社会主体活力、实现虚拟社会动态平衡这个原则。秩序化。以2002年2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信息网络安全研究与发展法》(Cyber Secur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为标志,在信息安全领域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管控成为共识。秩序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基础性要求,秩序的形成需要法律法规和各种措施构成的规制系统。建立虚拟社会的秩序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探究其现实可行的法理基础,也需要逐渐厘清相关管理软件的功能目标以及硬件系统应用的实现路线。全球化。网络的开放性和无边界性呼唤和需要虚拟社会的全球合作治理。理性的态度是在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关于虚拟社会治理既要保证自我平衡,也要能纳入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运转之中,实现虚拟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等先进理念的同时,根据虚拟社会主体的基本特质,引入公共领域等治理理念,立足中国虚拟社会特殊的环境、运转规律特别是构成单元的特质,探究和构建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微观治理模式。
构建“四位一体”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
虚拟社会主体的行动逻辑与现实社会大不相同。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以虚拟社会管理的战略规划为先导,以网络社会秩序管控体系以及秩序管理模型为核心,以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为保障,构建起融战略规划、秩序体系、管理模型、网络文化“四位一体”的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
网络空间战略规划。自威廉·吉布森1984年首创赛博空间(Cyber space)至今,网络空间就被人们用来指称庞大的三维信息库和各种信息高速流动的场域,世界强国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这一新兴全球公域的发展权、主导权和制约权的角逐。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对网络空间建设特别是战略规划觉醒较迟。应借鉴美、英、法、德、日等国家网络空间战略规划的经验,未雨绸缪,迎头赶上,加强网络空间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紧构建我国网络空间战略体系,在网络空间的核心信息技术、关键基础设施以及技术体制和运转管理等方面跨越赶超,赢得主动。
构建虚拟社会秩序管控体系。鉴于虚拟社会的自组织特性十分鲜明,如何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矛盾对于虚拟社会管理更加突出。基本理路应是在虚拟社会管理体制和制度、制度作用的机制以及区域、虚拟社会的网格化程度及我国虚拟社会发展阶段等方面作出准确研判基础上,设计虚拟社会微观管理软件的功能性目标、支撑硬件系统基础设施的功能指标及硬件系统的实现路线,从而构建起集感知、管控和追溯等功能为一体的虚拟社会秩序管控体系。
设计网络社会秩序管理模型。网络犯罪、自由过度、数字鸿沟、网络侵权等网络失范现象呼唤规范虚拟社会的法律法规。构建虚拟社会微观管理模式,核心是设计出网络社会秩序管理模型。按照虚拟社会秩序管控体系的要求,网络社会秩序管理模型的设计应进一步敞开视域,借鉴国外研究,立足中国虚拟社会的特殊性,深刻认知虚拟社会的自组织特性,力求超越国外信息网络技术及其体系架构研究,还要先行进行局部验证,待取得第一手详实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完善后再逐步推广。
加强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独特政治文化传统和虚拟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着眼于克服已经显现的技术决定论、无主体化、被操纵、边缘化、数字鸿沟、信息异化等倾向,提出契合本土文化传统与现代存活境遇的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理由的解释框架和分析工具——理性网络文化。着重围绕网络舆情管理、网络参与、网络阶层分化(意见领袖与被动公众)、网络议程设置、网络风险管理方面,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研究者与网民之间的多种互动方式,获取鲜活案例和第一手资料,增强研究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建立和完善主导、监管、创新、保障、评价等虚拟社会文化的培育机制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哈肯.协同学导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加]威廉·吉布森.神经浪游者.雷丽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点赞:34436 浏览:15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