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改进城市贫困老人社会适应状况效果观察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后健康干预对改善城市贫困老人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策略:采用分层抽样策略,在上海某街道随机抽取200名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日常活动能力、体力精力等。随后,根据签订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及管理。18个月后进行干预效果观察,了解研究对象健康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睡眠状况、日常活动能力、体力状况、精力状况、自我评分好于基线调查。结论: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对提高城市贫困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签约服务 贫困老人 健康干预 效果观察
1006-1533(2014)24-0020-03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内在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及对外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的过程和状态[2]。社会适应的内涵包括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因素[3],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4]。城市贫困老人因为经济收入低、缺乏医疗保障,而且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健康水平差[5]等理由,其社会适应状况存在一定理由。为了解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对改善城市贫困老人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
对象与策略
对象
上海某社区内实际居住1年以上,由街道民政部门界定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生活水平,并且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约定保健服务协议、愿意接受研究的贫困老人。
策略
采用自制《家庭医生对社区老人健康干预效果评估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近期健康状况、社会适应状况等。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社会适应状况等。干预完成后通过终期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做出评价。
样本含量与抽样策略
采用分层抽样策略,从某社区全部12个居委中随机抽取8个居委,每个居委抽取25名愿意参加研究的贫困老人,最终确定的样本数量为200人。研究过程中,失访19人,共181人完成研究。
干预措施
与每例研究对象签订健康管理协议,建立健康档案,在门诊服务中即时更新和利用档案对研究对象实施动态管理,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服务,为每位研究对象配备固定的家庭医生,通过家庭医生开展健康干预,干预期18个月。
门诊预约服务
向研究对象提供包括医疗及就医指导、中医体质辨识及膳食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
健康自我检测(健康自测体检馆)
配备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健康自我检测设备,包括血压仪、血糖仪、血氧饱和度仪、身高体重记录仪等,数据与区域健康服务信息系统相连接。核心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检测、健康干预及健康维护。
社区健康训练
以“居民健康家园”为服务平台,家庭医生根据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中的项目,定期开展健康训练主题活动,为期4个周期,包括居民健康学校的心理咨询与指导、中医适宜技术俱乐部及传统体育训练指导,由家庭医生及协同服务医疗机构健康顾问共同参与。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中男性25人(13.8%),女性156人(86.2%),平均年龄75.1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6人(47.5%)、高中或中专61人(33.7%)、大专及以上34人(18.8%);婚姻状况已婚130人(71.8%)、丧偶46人(25.4%),其他状况5人(2.8%)。
慢性病患病状况
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患有1种或多种慢性病,基线调查时研究对象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3.4%(151人)、24.3%(44人)、27.6%(50人)、37.0%(67人),效果调查时分别上升为88.4%(160人)、30.4%(55人)、29.3%(53人)、46.4%(84人)。
睡眠情况
基线调查时48人(26.5%)对自己的睡眠情况感到满意,效果调查时53人(29.3%)对自己的睡眠情况感到满意,差异有统计学作用(χ?=110.742, P<0.001)。
日常生活能力
基线调查时64人(35.4%)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力感到满意,效果调查时87人(48.1%)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力感到满意,差异有统计学作用(χ?=78.009, P<0.001)。
精力状况
基线调查时48人(26.5%)多数情况下感觉有精力,效果调查时53人(29.3%)多数情况下感觉有精力,差异有统计学作用(χ?=71.433, P<0.001)。
体力状况
基线调查时35人(19.3%)感到自己的体力状况较好,效果调查时44人(24.3%)感到自己的体力状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作用(χ?=130.549, P<0.001)。
自我评分
基线调查时研究对象对自身人际关系的自我评分平均为74.97分,效果调查时研究对象的自我评分平均为77.69分,差异有统计学作用(t=3.752,P<0.001)。
讨论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生活、工作、人际、情绪等各方面所产生的新理由时,心理功能在有效与和谐方面调整的过程与状态[6]。城市贫困老人因为经济收入、医疗保障、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劣势,导致其社会适应状况较差。家庭医生制通过契约式服务的形式[7],依托全科团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签约服务,为城市贫困老人提供了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城市贫困老人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对改善贫困老人社会适应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点赞:7624 浏览: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