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风文明理由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乡风文明,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的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建设等各个层面。文章旨在从新农村建设中的不文明现象出发,通过对不文明现象产生的理由分析,提出做好乡村文明建设工作的倡议。
【关键词】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
狭义的理解,乡风就是乡里的风俗;广义的理解,乡风表现为一定区域内乡村社区农民的普适价值观念、精神面貌与风俗习惯。它表现在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应该肯定,现阶段我国乡风的主流是好的,乡风主流是健康的、文明的、有继承,有发展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和理由。

一、目前乡村主要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一)抹牌日渐风行。在双阳区随机抽样调查的16个村176户农户中,发现每周内抹过牌打过的家庭占92%;抹牌打的农户每月内参与10次以上的占86%,每月参与在5-10次的占11%,低于5次的占3%,其中有59%是以休闲娱乐的方式进行,但也有41%是以赌资为标的物的行为。调查中,因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理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此所衍生的好吃懒做、小富即安等不良习气也进一步影响文明乡风氛围的形成。
(二)迷信陋习逐渐泛滥。调查的176户农民中有13户家中供有各类“神龛”,他们对于自己的命运过于关注,一旦遇有家庭矛盾、生老疾病、经济困难、自然灾害等就产生心理失衡,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了。调查的16个村中算命先生、风水先生还到处存在且生意兴隆。“跳大神”、“看大仙”、“皇历择日”还屡见不鲜。同时一些人以封建迷信活动为幌子骗取钱财愚弄百姓,一些农民的思想和精神被“邪教”占领。
(三)宗教势力盲目盛行。据调查,不少农民往往片面听信有人信仰某某教后疾病痊愈、灾事全消,而开始信教的。宗教活动深深地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调查发现各类宗教信徒中以老人、妇女占绝大多数,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四)社会信任相对缺失。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加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影响,农民交往的范围日益扩展,交往频率逐渐加大,交往对象不断更换。面对人与人之间不断发生的诈骗、社会负面报道,再加上近年来媒体中不断出现的暴力执法、非法强拆、冤假错案等直接关乎党群关系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农民心理、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民普遍缺乏对社会的信任。
(五)道德错乱失范。随着市场经济因素对传统农村的渗透,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风文明理由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传统的“熟人社会”的民间特有交流方式已经退出村民的生活。有些村民还经常因为债务、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等理由成为“冤家仇人”;有的农民买卖病猪、出售催熟果蔬,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呆账坏账日渐增加。这种现象和树立乡村文明风貌,营造和谐邻里关系格格不入。
(六)陈规旧俗畸形蔓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遍地盛行。邻里之间因收受礼金理由,花样百出的进行宴请招待。据调查,农村青年结婚,少的花费几万元,多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父母倾尽所有,东挪西借,不堪重负。与此同时,不少子女为赡养老人大讲条件,互相推脱,兄弟反目,妯娌失和,老人寒心,而在操办丧事时,鉴于传统观念影响,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孝顺,一般农户葬礼消费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五六万元。

二、理由的根源分析

(一)客观理由

1. 传统社会中部分糟粕思想残留,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2. 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和政策设计相对不完善。目前乡村文明建设滞后于城市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载体落后于物质消费载体,城乡居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关系失衡,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民待遇,特别是在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匮乏客观上助长了迷信成风的局面。
3. 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在农村和城市间流动,形成我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既没有融入城市,又背离了家乡,成了“离乡不离土”的边缘人,缺乏归属感,同时又将这种心理落差带回农村,进一步加大了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城乡二元差距,进一步影响和异化了农村原有的价值体系、文化和习俗。并由此导致农村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卫生难以治理。

(二)主观理由

1. 领导重视不够。对于乡风文明建设,早已明确意见,十分重视。各省也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具体化意见,然仍有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有偏差。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严重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指标”,是虚的。不如经济增长“硬指标”来的直观,并且乡风文明建设的考核十分困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力度。
2. 干部示范不够。俗语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是群众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典范。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行为、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
3. 资金投入不够。农业税免征收以及分税制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乡镇、村级财力普遍困难,难以安排出资金用于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建设,导致乡镇、村建设发展不快,宣传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乡村文化站形同虚设。
4. 资源运用不够。乡镇欢乐庄稼院、农民夜校、图书室等活动室的“牌子”挂得不少,但保持常态化开展活动却不多。农民文化体育生活较为贫乏,使一些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乘虚而入,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只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建设新农村目标的顺利实现。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对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破除乡风文明建设“无为论”、“代价论”、“自然论”等错误思想影响,把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高度。增强建设乡风文明的使命感。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点赞:11640 浏览:46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