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运用支架式教学突破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点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结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它既是整个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尝试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搭建,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难点。
【关键词】教学难点 支架式教学 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
1674-4810(2014)29-0106-01

一、学习支架的理论概述

1.学习支架的概念
支架一词原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即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物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柱子等。把支架的概念用于教育:(1)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上升到“潜在发展水平”;(2)当学生独自跨越“最近发展区”并上升到“潜在发展水平”,就可以拆除支架。
2.学习支架的理论基础
学习支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观、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等。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的搭建设计

学习支架的设计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及学校等因素。本文依据学习支架理论,尝试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的搭建,力求突破教学难点。
1.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学习基础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气压带与风带的初步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必修1对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学习,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和策略基础。但由于高一学生此时还未学习立体几何等相关学科知识,故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力仍有欠缺。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预料部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困难较大。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要求
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策略: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第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的搭建
第一,搭建情景支架,激发学生兴趣。(1)创设情景。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对美国造成重大的危害,这些氢气弹是如何漂洋过海的?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这是为什么?(2)过渡。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我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想象一下在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热力因素引起的大气环流?
第二,搭建直观支架,解决空间思维困难。(1)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有高低纬的受热不均,这样全球的大气环流与热力环流相似,那么全球大气会如何运动?在对学生讲解单圈环流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单圈环流示意图。单圈环流形成的根本理由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导致了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2)三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有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此时的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前面知识的学习搭建主观支架,老师演示,学生在黑板上和草稿纸上反复练习“全球气压带、风带大的分布”,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假设地表均匀,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有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此时的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播放动画演示,从而得出结论。(4)基于以上知识的学习,为加深学生对“三圈环流”的理解,借助多媒体动画,向学生演示全球大气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感受“三圈环流”。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比上述状况要复杂得多。
第三,搭建实践认知支架,解决理解与知识迁移困难。在本节搭建情境支架时,教师提出了“氢弹是如何漂洋过海的”“盟军为何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的理由。通过前面的学习,在学生协作学习及老师的指导下,很容易解决此类实践理由。在这里搭建实践认知支架的主要意图有两个:一是使本节内容有始有终,教学过程得以完整;二是要利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实际理由,从而达到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这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责任编辑:林劲〕

点赞:27067 浏览:12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