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反思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不断的学习,使自身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了崭新的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高考备考;教学方向;新课改理念
在高三执教的这几年中,经历了从旧教材到新教材的转变,接受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不断的学习,使自身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了崭新的的认识和理解。就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地理高考备考的有效性何在?

案例一:将近十年了,每每高考结束,总有一些学生平时学习特别刻苦,但高考成绩不理想,看着有些学生失望的眼神、甚至躲闪老师的举止,内心总有一丝愧意,上千道的备考习题训练,学生考场下来为何没有一丝感觉。那情景作为师者我感受不到收获的喜悦。苦恼点——高效课堂如何落实?
现实一:高三备考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满足于知识平铺、例题展示、高强度模拟训练,经验、感觉、考试成了教师的备考法宝,很少有教师研究考纲,更别说课标了,课堂单调、乏味,学生成了也乐意接受灌输的机器。反思点——教学的有效性何在?
案例二:和老学生聚会,有好几届学生都讲到特别记得我曾经讲过的地震的相关知识,起因是曾亲身经历过5.12大地震,课堂上无意的引入,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仿佛又使回到了那天、那地、那场景;而更多更加的地理知识学生却岁月的流逝荡然无存。那时老师内心感慨颇多。感触点教学落实点何在?
现实二:去年接手的是一个学生成绩相差悬殊的刚组建的文科班,考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地理教学差异很大的目前状况,每每复习完一内容,我总留出哪怕十分钟让学生回忆原来地理老师的授课优点、讲授,大家评析探讨,虽说有时学生也善意地抨击我的课堂教学,但大家毫无顾忌的讨论、课堂活跃的气氛,我能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收获,真是受益。高考结束了学生还常常幸福地回忆起那些日子。反思点高三备考模式探究?
越来越感受到正如新课标所提到的“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对地理理由的探究”,高三地理备考的基点也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面对身边耳熟能详的地理现象所具备的解决理由的探究思维;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引导学生们的知识拓展和迁移。课堂教学形式更因内容不同、学情不同形式多样,如自然地理的原理探究教学、人文地理的案例情景教学、区域这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论印证等等。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形式的选定,都每一位教师重新审定和磨合。

二、地理高考备考的教学方向何在?

1.紧跟课改理念,做研究型学者教师
有人讲:“课程改革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好的师范大学”。是的,面对新课改和新课标的变化,教师理念转变,重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转变,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
教师自身的提升核心是科研,科研的核心是教师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和理念,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作为教师如果因为忙,一个月、几个月不读一本书,甚至一年都不读一本书,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只有把教育教学与学习、研究融为一体,才能提升生命质量,才有带来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更是以能力立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的编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灵活巧妙地创设地理学习情境和氛围,和现实生活事例的联系、学生自主探究和设置悬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我总梦想我不是为了高考而教学,而真是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为了明天的学生发展。
3.因内容定教学形式,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整合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大纲是“教”的纲目,教科书是“教”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的策略,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有弊但也不能全面否定,高三备考知识结构的构建不应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改革应倡导因内容定方式,做到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的合理整合。我欣赏新课程的流行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一句老话,但折射出一名教师永恒的爱。“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河流动的水”也是一句老话,更反映出一名教师永远不懈的追求。,但总感自身也具备了较完善的地理知识储备、驾驭课堂能力和带领学生们积极备战高考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741000)

点赞:21724 浏览:9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