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试从中学语文教育中论语文课程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凡是一种能力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养成的。新课标曾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纵观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我侧重对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再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课程
【】A
语文教育,即祖国语言的教育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母语。因此,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由于社会时代的改革、政治的变迁、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根本的理由促使了语文课程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中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正确理解并规范使用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起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当理直气壮地将语文教育的内容确立为是祖国语言教育,养成学生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和习惯。下面我将从中学语文教育为切入点,阐述一些我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反思。
中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熏陶后,奠定了一定的语文知识的基础。能够初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在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下,怎样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了一个让中学语文教师头疼的理由。语文教育的接受者是学生,教师可以以学生为深思对象,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应该转变死板的上课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对此,我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意见。
,教师上课前应该先布置一下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对课文有一知半解,这样也加强了课题互动的机会。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课文中任务的性格和课文的故事情节,若是文言文的话,学生可以对一些生字词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不会出现,老师上课抓紧时间说,学生在埋头记笔记的情况。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人,还应该是个引领者: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文,让学生摸索到学习的策略,精益求精,这样也可以应对应试教育。
其二,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发散性的作业。比如,写一篇字数不限的读后感,这样可以不限制学生深思的空间,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其三,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是因为学生对课本学习并没有深入,只是停留于表面,老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记,没有自己再深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推动者,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在课后多读书,也可以在一些班会课上放一些名人的传记电影,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作文素材,一举两得,使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中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就是因为不能获取成就感。做会一道数学题,可以心里洋洋得意,翻译出一段英语文章,可以自己肯定自己。那么语文又带给学生怎样的满足感?
中学生觉得学习语文的必要性不大,感觉学习语文没有收获。但是相比较其他科目,学生则不敢缺课,缺一段时间的课则要花好大力气才能补上,非常的吃力,相比较语文则没有这种现象。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教育心理学中指出,人在受到表扬和肯定后,就会信心十足,激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语文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要激发中学生的语文潜能,不能埋没人才。教师应该理解到语文学习是持久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成的,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学生要做的就是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的理解、文学和文化常识的学习。这些可以应试教育的考试测验来检测,这样学生就不会掉以轻心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至关。
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对生字词的理解,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辨别,对文言句式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不是小学学习以后就没有可以提高的空间的,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的,不能急于求成,与数学、物理这些理科科目是有明显区别的,语文学习是其他科目获得成绩的基础,是一块奠基石。
再次,也可以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地举行一些比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成语大赛、作文大赛、知识能力竞赛等等。
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力军,澎湃,富有朝气。有自己的思想观、世界观,作为老师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去畅所欲言,阐述自己。也不希望看到学生唉声叹气,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失去自我。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权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轻重,地给学生一些轻松的学习环境。教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是要育人。应该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这面大旗下,寻找语文的盎然生机。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这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策略[M].北京:育出版社,2005.
[2]杜时忠.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艳(1990-),扬州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

点赞:19110 浏览:8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