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英语动物谚语渊源比较性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汉语言文化中,有一种被称为“谚语”的事物,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具有语义双重性的特征。同样,在其他语种中也存在“谚语”的概念,这里英语语境中的动物谚语展开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国外语言文化和其文化背景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动物谚语 词源比较
: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50
1 引言
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后来被传播到了美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受到文化发展冲击的同时,也不断地演变、进化,从而使英语语言文化充分的发展,谚语资源也随之丰富起来。特别是其中动物谚语,它以生动、意境逼真的特征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英国动物谚语的起源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2 英汉动物谚语所展现的社会和人民生活
谚语总是以民族为立足点,依附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因此英国动物谚语与爱尔兰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密切相关。”
2.1 日常生活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因此谚语也经常反映人们的生产活动内容。在语言文化中,出现的谚语动物里包含多种动物,如牛,马,羊,鸭,鸡,鹅,狗,猫等。于是动物谚语也被升华用来影射世俗事物。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而在汉语谚语中有是以农业为题材的,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文中也有跟农业相关的谚语,如Change of pasture makes fate calves.“要得牛犊肥,换块地。”由于英国是四面环海的国家,英国人早期的生活很大程度依赖于海,他们常用鱼来比喻人,比如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抓到篮子里便是菜。”There i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有了大海,不怕没鱼。”
由于中国古代多战事,马是人们的逃命的工具和人们的朋友,于是含有马的谚语,如“又要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马靠鞍装,人靠衣装”等都带有褒义。由于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认可马在生活中的性,如英语谚语:Better 10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在中国文化里,狗是令人痛恨的,是令人鄙视的动物,常和“卑鄙、恶劣”连在一起。“赶狗入穷巷,招手回头一口”和“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来比喻人的行为,如: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狗应该啃好骨头,有功者受赏。”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狗学不了新把戏; 老年人很难适应新事物。”Every dog is valiant at his own door. “狗是百步王, 只在门前凶。”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昵的成份,如猫有九条命。形容吉人自有天相,西方人也喜欢猫,并将猫养为宠物。但是黑猫却让西方人心生恐惧,特别是英国人,他们将黑色的猫和童话当中的女巫联系在一起,用来比喻恶毒的妇人,假若在漆黑的夜晚,外出遇见一只黑色的猫,就预示这个人会在短时间内遭到厄运。而英国古老的传说中也常常将恶魔化作黑色的猫。因此,猫常常用来比喻邪恶的、狠毒的妇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 “猫总是藏起自己的爪子——知人知面不知心”,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黑暗之中猫灰色的,人未出名时看起来都差不多。”A gloved cat catches no mice. “戴手套的猫,老鼠抓不到,不愿吃苦的人成不了大事业。”When the weasel and the cat make a marriage, it is a very ill presage. “黄鼠狼和猫结亲,不是好事情。”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2 宗教在动物谚语中的反应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组成,贯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英国人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老鼠一样穷。”而汉族的宗教传统主要是佛教,不难看到连动物谚语中都有佛教留下的痕迹,如:佛口蛇心;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
2.3 来自寓言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常被赋予西方文化的第一源泉,因此英国文化与其有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英国谚语中的许多典故都来自《伊索寓言》等,比如说Scylla和Charybdis常被用于展示两个恶魔,前者是一个有着六个头的怪兽,后者是旋涡魔鬼,scylla和Charybids意味着一对危险,所以“0ne falls into Scylla in seeking to oid Charybids”意思是一个人刚离开十只手的魔鬼,却遇上六头怪兽。与中文中的“才出狼窝又入虎穴”有异曲同工之处。Don’t 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勿杀鸡取卵,因小失大。”(源于古希腊寓言)
3 结语
动物谚语以通俗的比喻等的修辞手法表现深长的,揭示了深刻的。各民族根据自己的好恶赋予它们不同的。这里英语语境中的动物谚语展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外语言文化和其文化背景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读出他们孕育古老的民族文化信息,同时,可以加深国内外文化的交流,让更好的掌握和了解这些语言,这也正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1892.
[2]董爱智,宋铁琛.从英汉谚语的简单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J].商场现代化·理论探析,2005.
[3]李玉平.英语习语及其文化源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苏雪英.动物在英汉两种谚语中体现的情感内涵之比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李芸,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

点赞:28249 浏览:1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