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数学教学整合与创新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充满动感,充满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了新途径,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在初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充满动感,充满活力。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使得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概念,繁琐的演算过程,复杂的数形关系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可以把传统意义下的“学”数学改变为“做”数学。把数学实验引进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了新途径,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从3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
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开始,而一个成功的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教学课,学生的兴趣一定是很高的,多媒体教学是教师的好帮手。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动机和需要。笔者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特点,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会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源于:毕业小结www.808so.com
新课程下的数学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数学教学也多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出发,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创设情境就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很好地解决了情境创设这一环节。
如在“平面图形的镶嵌”这一节的情境创设过程中,笔者首先展示一系列卧室、客厅、厨房以及一些大宾馆的地砖和墙砖的图片,通过这些五彩缤纷的漂亮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想美化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学好数学。学生带着这个迫切想知道的愿望进入了学习之中。又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上课开始,笔者通过一个视频直角三角形的内角三兄弟之争引入新课,安静的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愉快地迅速地投入到探索之中,课堂效果很好。
2 运用信息技术讲授数学新知,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教师虽然在课件制作与备课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点动鼠标,就能在短时间内形象直观地演示知识的发生变化过程,揭示其概念,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互动交流的过程。每一个数学结论的获得常常是通过猜想实验和发现的过程。以往的传统教学由于课堂时间的关系有些问题没有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经历发现、猜想、研究、验证、得到结论。
例如,在讲中心对称图形时,借助Flash可以将抽象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性质形象化。可先利用Flash制作一个会绕中心旋转平行四边形,这样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根据旋转180°重合这一现象,很快就理解了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并以此为启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中心对称图形的实例,这时再演示一个等边三角形绕中心旋转的动画过程,使之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认真观察、思考、交流,并逐步找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自觉地发现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从而在愉快的课堂中实现了对知识的理解与主动获取。
又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节课中,要得到k与b是如何影响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上这节课时,用几何画板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于k的符号不同而直线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变化观察规律;接着再观察当k相同时,由于b不同又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个动态演示过程,由学生通过观察与自主交流发现结论,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经验,不仅加强学生对本知识的理解,而且增强学生对自己数学思维的自信心,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实验、猜想、验证。而这方面传统教学就显得比较薄弱,但是信息技术的虚拟情境却给数学实验、操作提供了教学平台。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使数学的“再生成”与“再创造”成为可能。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镶嵌”这一节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平面镶嵌》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亲手演示各种全等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镶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讨论得出所有的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镶嵌这一重要结论,又有结论去探索镶嵌的条件——拼接点各多边形顶角和为360°。再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得出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否镶嵌的问题,把教学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体验探索与创新的快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数学结论形象直观地在实验操作中获取,从而进一步强化镶嵌的条件的结论,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提供可能。
再比如在探索“二次函数图象”时,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设置控制二次函数图象,让学生分组上机操作,自己随意输入a、b、c,观察a、b、c变化时引起图象的变化,探索a、b、c对图象的影响。学生通过猜测、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逐渐获得独特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的重新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感、亲切,使学生由原来的厌恶数学转为喜欢数学,进而转为会学数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主动发现结论、探索新知。不仅使学生的表达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意识及创新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感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真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把信息技术的信息资源、教学方法、内容、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

点赞:6069 浏览:1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