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以生活为导向——谈初中科学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初中教学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新要求,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将初中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实现生活化的科学教学对于初中教学有着特殊作用。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 初中科学教学 探索与实践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而教育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延伸。新课程改革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放在首位,将日常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强了生活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意识到生活化教学对教育发展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率先提出进行生活化教学,他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即是将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相联系。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先将生活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抽离出来在课堂上学习,再以生活为背景,对所学知识联系生活进行合理地联想应用与实践,实现知以促行,行以促知,知行合一。

二、进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由

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重视理论教学和学生得分的高低,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一味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很多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这种沉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缺少与生活的结合,缺少实践,也不利于以后参加工作时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或者出于其他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按自己想法进行任意删改。如此看起来似乎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但与此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淹没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另一方面是生活化教学存在很多优势。生活化教学将所学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下,有具以生活为导向——谈初中科学教学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体具象的生活实例,拉近了理论与应用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记忆。这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此良性循环,会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有利于拓宽同学们的视野。罗曼罗兰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指出人们在生活中观察能力远远不够,错过了很多发现美创造美的机会。而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知识的美,并在认真深思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三、如何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

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将生活引入教学中来,将教学导入生活中去。上述理由已经充分论证了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那么如何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才是科学的策略呢?我们认为这要从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我国要求教学应该满足教育的基础、发展以及创造等特性。而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必须以此为目的,以科学的教学策略为媒介,在充分尊重人文关怀以及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将科学充分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正的科学氛围中生活,在真正的科学氛围中成长,在真正的科学氛围中体验,在真正的科学氛围中发现,在真正的科学氛围中得到锻炼并得以学习。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实施:
第一,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传统的中学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要方式,大多是教师的机械传授,学生无法自主深思和主导学习,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不是对传统教学策略的全盘否定,而是主张教师要认识到科学教育的真正的学习主体应该是学生。即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自主地去研究、探索科学,最后将所见所学化为己用,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完成自我构建,让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从而在生活中完成科学教育。
第二,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平和性。上述提到,传统的中学教育以课堂教育即教师的机械传授为主,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的一种不平等。中国的教育源自于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虽然均对老师尊敬有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都平等、自由探索。而现阶段的中国教育则是教师完全处于更高的地位,在教学中他们是毋庸置疑的传授者,这便给学生造成了诸多压力。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即在学习中双方应是共同探索学习的关系,从而达到师生关系更加人性化以及学生自身发展更加自由化的目的,实现科学教学的平和性。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而提出的初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其实质内涵在于对学生的关怀,即对学生的教育关怀、科学关怀、人为关怀。这三方关怀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理念,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重大转变,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定趋势。如何更好地实现初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不仅仅只在于上述论述的三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理由、完善措施,从而真正地将科学教育生活化发展成熟,达到素质教育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鞠艳.课堂教学生活化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2008(06).

点赞:4100 浏览: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