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分析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式的目前状况,根据我校实际,提出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学生参与“未来学术之星”创新项目。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科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医学科学实验,通过查阅文献、课题立项、实验实施、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科研能力
1674-9324(2014)22-0221-02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出具备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医学生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显得格外迫切。《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本文将分析我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式,就学生参与“未来学术之星”创新项目评析研究生导师模式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中的作用。

一、我国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目前状况

现在的医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动手能力及科研素质及科研意识相对较弱等理由。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以传统型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为主,缺少师生之间以理由为中心的讨论和互动。在临床实践上,学生多是观察观摩医生实践,造成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一些开拓性、探究性研究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表现为科研能力和意识的缺乏。如何培养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是当今医学本科教育面对的挑战。

二、从本科开始培养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学校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认为科研仅仅是研究生或者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计划。然而,研究生三年的时间确实有限,要完成科研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的任务有些吃力,若能从本科开始培养其科研的能力将对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接受规范的科研训练显得愈加的重要。

三、我校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中的实践——“未来学术之星”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广西医科大学“十二五”规划的发展要求,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着重培养一批热爱科学研究、学术上具有一定潜力的优秀大学生,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学校决定实施面向本科生的“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科研培养计划,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式,让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科研,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在广西医科大学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研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和科研实践,为我校优秀大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科研的渠道和平台,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从而为我校大学生科研构建一个长效发展框架。本计划每年分三个阶段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阶段: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通过第一阶段的各项活动,掌握我校师生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的需求和意见,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充分熟悉我校的科研环境及科研平台,从而在学生层面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进而引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科研。主要活动内容如下:①我校师生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的需求、态度及意见的调查。对在校本科生及从事科研的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及座谈,掌握我校师生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的需求情况。并据此完善我校支持大学生科研的相关政策和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②制作并发放学生科研手册。制作“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科研手册”,系统介绍广西医科大学“星培计划”,重点包括学校的科研团队、科研平台,以及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政策、参与科研的途径等。③制作并维护学生科研活动网站。主要介绍“星培计划”,医学科研前沿进展,学生科研信息及成果、师生科研交流等。
2.第二阶段:全面提供科研平台,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通过科研讲座、培训班及“未来学术之星”等科研平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科研,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有效的途径,以及为学生科研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项目的开展主要包括:①课题选择。学生以个人或多人自由组合成课题组,并自由选择1-2名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中选择一项实验技术相对简单、实验进行周期不长又具有一定作用的实验。②查阅文献与课题申报。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验研究内容查阅相关文献,对研究内容进行文献论证后,结合教师的指导意见,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填写课题申报书。课外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根据立项的总体要求进行初审,提出是否立项和立项级别的初审意见。获得立项后,每个课题按其具体情况资助200~600元。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课题者,研究工作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与实践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将由指导教师提供指导及经费。③组织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常规实验操作、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根据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其实验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随时汇报实验的进展,指导老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进程,完成预定研究目标。④论文撰写。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科研论文的形式撰写论文。论文初稿完成后,经教师修改确定终稿后向专业杂志投稿。
3.第三阶段:总结及表彰,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总结本年度“星培计划”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为我校未来的大学生科研活动提供支持。通过表彰一批在科研训练计划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或者团队,从而激励学生继续参与科研。主要内容如下:①广西医科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表彰本年度在科研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特别是推动了科研团队的发展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或者发表了科研论文。②大学生科研成果展。采用展板,学术科研活动网站等多种载体宣传大学生科研的成果,推动学生参与科研。

四、取得的成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申报“未来学术之星”课题,医学本科生初步掌握了从事科研工作最基本的策略和技能,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善于发现并分析解决理由,提高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例如“未来学术之星”项目——“前沿医学研究与SCI论文写作实践”中,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2009级本硕叶方慧、张冰、黄路路等;2009级临床本科杨铭、陆艳梅、刘常远;2008级本硕陈阳、王洁、杨延龙分别在Genes and Immunity、PloS ONE、Immunogenetics上陆续发表3篇SCI论文,均为原创性研究。另外,在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决赛中,我校多名医学本科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
参考文献:
[1]虞红,邢文华.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18(1):130-132.
[2]吴承堂,黄祥成,孙大成.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35-36.
[3]阮玉婷,田京.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PBL与TBL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458-460.

点赞:15784 浏览:6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