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竞争优势形成势科学解释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理由,势科学理论为研究这一复杂理由开辟了一条科学化的路径。从势科学理论来看,企业竞争优势=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联系,因此,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就要实施对称化管理,推动生产要素的差异化,企业的生产要素越对称,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越紧,竞争优势也就越强。
关键词:企业管理 竞争优势 对称性原理 势科学
波特(M.Porter)的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在产业中的合理位势及其在价值链上的活动;资源基础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这种资源具有异质性、难以模仿性、专有性等特点;能力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培育和积累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企业多方面的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面向最终客户需求的商业生态价值链的整合效率,以及企业在生态价值网络中的附加价值地位;企业集群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得益于企业由于在实体空间中的各种信息、知识、资金、渠道等方面的共享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学习与创新效应;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生态位的差异;动力能力理论强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取得、整合、再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势科学解释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和功能性能力;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尤其是一些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默会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形成机理。西安交通大学李德昌副教授受物理学和数学中“势”概念的启迪,提出了势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新视角。通过我们的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丰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并对企业构建竞争优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企业竞争优势概念的势科学解释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邵汉明等,1996)。这就是说,事物必须在某种势的推动下才能成功。从中国汉字的结构来看,“势”可分解为“执”字和“力”字,它寓意着拥有了“势”才有“执行力”,于是有了“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蓄势待发”、“势不可挡”等成语。数学中有所谓集合势、势函数,物理学中有所谓重力势、电动势等概念。西安交通大学李德昌副教授把势的概念进一步引申,提出了势科学理论,对势的形成及其运转机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把自然科学中势的形成机制扩展到社会科学,揭示了人才成长、组织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按照势科学理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造势;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也要造势。这种势就是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现存的理论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要素,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一个人的成功一样,往往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复杂因素中,有没有规律可循?李德昌的势科学理论运用系统哲学的策略研究了势的产生和运转机制,为我们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按照势科学理论,“势”的逻辑定义是: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在自然科学中,人们通常用“距离”来表示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在社会科学中,通常是用“联系”来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由于“距离=1/联系”,可将“距离”转换为“联系”。因此,“差别÷距离”是自然导数,“差别×联系”是社会导数,这就使势的概念具有了极大的普遍性。从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势就是梯度,在几何学中是斜率,在微积分理论中是导数,本质上都是比例。所以,势的本质是:“差别中的联系”或“联系中的差别”(李德昌,2011)。所以,无论是除还是乘,都包含着势的内在逻辑,从而通过势科学的普适性论证,从根本上获得了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起来的机理,为研究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理由提供了一条逻辑通道,也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原则。
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素质。“素质”一词狭义上讲,本来是生理学的概念,是指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广义上讲,素质是指研究对象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程度。空调和电炉同消耗一度电,发热量却差距很大,是由于它们内部零部件的结构功能的有序程度不一样;人的工作效率有高有低,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的有序程度不一样,即人的素质的不同;一个行业内的企业,生产效率却差距很大,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有序程度不同。企业素质指的是人、财、物、管理、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程度。而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产品质量、产出规模、组织结构、劳动效率、信誉度、新产品开发以及管理和营销等方面高胜一筹的素质和能力。生产要素的有序是企业素质,企业素质的有序是企业竞争优势。按照势科学理论,有序即梯度、即斜率、即导数,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素质的一阶导数、企业生产要素的二阶导数,其大小等于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乘以它们之间的联系,即企业竞争优势=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联系。这也就是说,差别和联系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差别越大,联系越紧密,企业素质就越高,竞争力也就越强;差别和联系只要其中一项为零,企业竞争优势就会为零。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就是一方面要促使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化,另一面要把这些差别很大的要素通过管理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势科学视角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个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说,系统状态是远离平衡态,即指系统的开放和流动;其二是说,系统结构为非平衡有序结构,即指对称性破缺的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表述为“开放和流动是有序之源”(武杰,2004)。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每一种“活”的有序结构都是在某种“势”或“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植物生长的有序结构,是在“生物势”和光合作用反应的“物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社会运转的有序结构,是在“制度势”和社会“信息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市场运转的有序结构,是在“法律势”和市场“信息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同样,企业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其运转的有序结构,也是在“管理势”和企业“生产要素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根据流和力的关系,非平衡态可分两种情况:对于离平衡态不远的衡区,流与力成线性关系,所以衡区也称为线性非平衡区;对于远离平衡态的情形,流与力成非线性关系,所以称为非线性非平衡区。为了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就必须推动它越过衡态的线性区,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有强大管理势的推动,因为系统处于衡态时,管理势和生产要素流是一种线性关系:管理势增强一点,生产要素流加快一点,不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时系统不会有超力和超流产生,也就没有超熵的产生,企业就不会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创新也无从谈起。普里戈金指出:“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对称破缺的耗散结构”。“功能—结构—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包括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就成为理解社会结构及其进化的基础(普里戈金,沈小峰译,2007)。同样,这一机理也是我们理解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当管理势很大时,企业在强大的管理作用推动下,因势利导,子系统内部以及与环境之间以非线性的方式相互耦合、相互作用,使系统原有生产要素中存在的微涨落,在非线性作用下形成巨涨落,这时企业就会产生新的更加有序的结构。这也就是说,当管理势越来越大时,要素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从而达到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的临界点,衍生出各种创新:新构思不断涌现,新技术不断产生,新产品不断上市……通过创新,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得到提高,促使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李德昌认为,“势在一定层次上的增长极限产生对称,对称形成数学结构的群”(李德昌,2011)。群是一种优美和谐的代数结构,是保持物体形态或规律不变的变换的集合,其中任何两个变换的复合仍在此集合内,并且每个变换的逆变换也如此。也正因为多种相互作用都可以通过“势”来刻画,因此,对称性的要求就成为一个决定相互作用形式的强有力的原理。所以,势科学理论的核心是“对称性原理”。有关对称性概念和原理的重要性,在自然科学中已经有过广泛的论证。杨振宁曾把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一个基本原理:“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1957年,他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演讲中指出:“当我们默默考虑一下这中间所包含的数学推理的优美性和它的美丽的完整性,并以此对比它的复杂的、深入的物理成果,我们就不能不深深感到对对称性定律的力量的钦佩”(杨振宁,1958)。将对称性原理应用到我们所讨论的理由上,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就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强大管理势的推动下,在运转过程中形成对称。生产要素的对称性越高,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就越好。程世清在《对称化管理》一书中也认为,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理由之一(程世清,2007)。对称管理要求系统地把握社会、企业、个人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对称关系,推动员工雇佣和之间的对称、下属制约和激励之间的对称、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对称、创新和放弃之间的对称、组织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对称、内部职工和外部顾客之间的对称、集权和授权之间的对称、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对称、责任和权力之间的对称等,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有张有弛,物尽其流、人尽其用,信息通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势科学解释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畅、资源共享,企业诚信、团队精神,机会平等、良性竞争,这样才能使企业有序运作,稳定发展,形成不同数学结构的群。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和机理可用图1表示。
结论和启迪
势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势的运转机制是“差别推动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在企业的运转过程中,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最后达到差别最大即相反,联系最紧即相同,既相反又相同,就叫“相反相成”,这种关系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叫做对称。对称性结构具有“最小作用量”和“最大信息势”,显示出优美和谐的数学群结构,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应对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所以,势科学的可操作性概念是对称性,应对复杂系统的根本战略就是对称化管理(李德昌等,2012)。这就是说,在管理中,企业要创造条件促使内部能力、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对称,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对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对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称等。企业的生产要素越对称,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竞争优势也就越强。
参考文献:
1.邵汉明,陈一弘,王素玲.百子全书:老子·庄子[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2.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2011
3.武杰.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比利时]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M].沈小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杨振宁.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定律和其他对称定律[J].科学通报,1958(2)
6.程世清.对称化管理[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7.李德昌,徐瑞平.再论系统复杂与创新的势科学机制及其应对战略[J].系统科学学报,2012(2)

点赞:4526 浏览:1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