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程下物理学科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育的主要辅助手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掌握知识的能力,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深思理由的能力,解决理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学科;素质教育
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就能够取得这样效果。素质教育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 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与未来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策略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1 培养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1.2 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对深思、积累和表达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习惯。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理由,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现象,鼓励学生质疑。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推动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1.3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深思,解决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理由,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深思情境,提出引起深思理由,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4 培养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更要注重学法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研究”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地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理由的能力,尽快掌握化学物理学科的研究策略。在教师辅导时,指导学法,指点学生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深思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在指导学生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策略和技巧。
2 物理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理由
2.1 “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2 “智商”与“情商”
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也就缺少创造性。因此,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2.3 “减负”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转变学生负担过重状况。从不同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负”,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策略;而加大情商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负荷运转。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当实施“减负”以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家长感到无奈,老师感觉手足无措的现象。事实上,“减负”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减负”后,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生活。如科学制作,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制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
2.4 “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发展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策略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策略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也更得手。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丰富,创造力越高。相反,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只要有创造力,一样能做出创造发明。
新课程下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以上从两个方面谈物理素质教育理由,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今后还需要努力地探讨,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使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卢新文: 能力型物理素质教育递阶层次结构的综合评价体系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2]王海民:物理素质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的探讨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3]陈奋策:物理等效策略的实质及应用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

点赞:6023 浏览:2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