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临床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效果。策略: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中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8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有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作频率以及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治疗组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发作频率和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氯吡格雷;临床效果
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当患者发病时候胸前区发生剧烈的绞痛感,严重时候让患者感觉到死亡。往往心绞痛持续时间为 5分钟左右[1]。临床症状比较轻的患者经过休息就会好转,而对于比较严重患者为了缓解疼痛需要含服油。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中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60例,全部患者在临床上均出现了胸痛以及胸闷等症状,且心电图的ST-T段发生典型转变,将妊娠期和哺乳期以及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80例。治疗组中,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为36.5~75.3岁,平均为(49.6 )岁。对照组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为35.8~74.7岁,平均为(50.6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策略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例如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等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循环。降低血脂等。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每天服用75mg。1个疗程均为28天。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频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在静息时候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其他状态为正常状态;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心电图缺血性降低的ST段上升大于1.0mm,导联倒置T波段变浅且大于一半,但是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T波从平坦转变为直立;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任何改善,临床指标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 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2.2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对比
3.讨论
心绞痛主要是由于一过性缺血和缺氧导致胸痛、胸闷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经过调查发现,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且40岁以后的发病率更高,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导致心绞痛的诱因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劳累、激动以及寒冷等。心绞痛发作没有明显规律,可一周或者数天发作一次,也可能在一天中发生多次,发作时候心电图呈现缺血性ST-T段转变[2]。
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的衍生物,是ADP受体的阻滞剂,能够同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发生结合,从而阻止纤维蛋白原和糖蛋白受体进行结合,减少了血小板之间发生相互聚集[3]。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两种药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的减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从而显著改善冠脉血流,避开出现血栓,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经过试验,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综上所述,对于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提高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弘睿.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49-50.
[2] 杨锐.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7A):22-23.
[3] 李虹,张红.150例急性心绞痛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9):86.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频率。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在静息时候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其他状态为正常状态;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心电图缺血性降低的ST段上升大于1.0mm,导联倒置T波段变浅且大于一半,但是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T波从平坦转变为直立;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任何改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13954 浏览:5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