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西北石门县萝藦科鹅绒藤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对湘西北石门县中药资源进行资源调查。策略: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结果:湘西北石门县来源于萝藦科鹅绒藤属药用植物主要有七种,即白薇、牛皮消、白首乌、峨眉牛皮消、朱砂藤、徐长卿、隔山消。结论: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要加以保护利用。
关键词:萝藦科;鹅绒藤属;药用植物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我们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策略,对湘西北石门县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来源于萝藦科鹅绒藤属药用植物主要有七种,即白薇、牛皮消、白首乌、峨眉牛皮消、朱砂藤、徐长卿、隔山消。并且个别品种分布地域少,有濒临绝迹之象,呼吁有关部门要加以保护利用。现介绍如下:
1白薇
为多年生草本,根须状,茎直立,常单一不分枝,被短柔毛,具白色乳汁。叶对生,宽卵形至椭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具短柄。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花深紫色,花萼5深裂,被密细柔毛,花冠5深裂,副花冠裂片5,与蕊柱几等长,并围绕于其顶端。雄蕊5;花药顶端具圆形的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蓇葖果单生,具多数顶有白色绢质毛的种子[2]。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海拨1400m以下的山坡或林缘。石门县各地均有分布。
根及根茎入药,味苦、咸,性寒,入肺、肝、胃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毒蛇咬伤[1]。
2牛皮消
藤状灌木,有乳汁。根肥厚,呈块状。茎被微柔毛。叶对生,心形至广卵形,下面被微毛。聚伞花序伞房状,有花达30朵,总梗长达10cm;花萼5深裂;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内面被微柔毛;副花冠裂片5.椭圆形,肉质;雄蕊5,花药顶端具1膜片;柱头圆锥形,顶部2裂,蓇葖果双生。种子顶端有白色绢质毛。[2]花期9~10月,果期11月。
生于海拨300-1500m的山坡岩石缝中、灌木丛中或路旁、墙边、河流及水沟边潮湿地。石门县新坪、枣峰村、新铺洛浦寺、中岭、新铺大柳村、尖峰村汪家坡等有分布。
块根入药,味甘、味苦,性平,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消食、解毒疗疮,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1]。
3白首乌(戟叶牛皮消)
多年生缠绕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近球形或块状,常数个相连。单叶对生,戟形,先端渐尖,全缘,基部心形,两侧有向外开展的圆耳,表面疏被短梗毛,背面叶脉处有细毛;有柄。伞形具伞花序腋生;花冠白色,5深裂;雄蕊5枚,花药环生于雄蕊周围;雌蕊2,分离,蓇葖果双生。花期6-7月,果期8-9月[2]。
生于1500m以下的山地沟谷林中、路旁或山脚湿地灌木丛中。石门县壶瓶山江坪龙洞村等地有分布。
根或全草入药,味甘、涩,性微温;温肾益精,解蛇毒;主治肾阳不足、遗精阳痿、宫冷不孕、毒蛇咬伤。
4峨眉牛皮消
草质藤本;茎纤细,被微毛。叶对生,薄纸质,顶端渐尖,基部耳状心形,两面均被微毛,脉上较密;侧脉约10对。伞形聚伞花序生于侧枝的顶端,着花5-10朵;花萼近无毛,裂片卵圆状三角形;花冠深红色或淡红色,近辐状,裂片长圆形;副花冠5深裂,裂片卵形或宽卵形,内有舌状片;花粉块每室一个,下垂,花粉块柄粗壮;花柱纤细,柱头2裂。蓇葖果通常单生;种子卵形,种毛白色绢质[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300-1500m的山坡岩石缝中、灌木丛中或路旁及水沟边潮湿地。石门县分布区域较少,新铺大柳村等有分布。
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性平;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头晕耳呜、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5朱砂藤
藤状灌木;主根圆柱状,单生或自顶部起2分叉,干后暗褐色;嫩茎具单列毛。叶对生,薄纸质,无毛或背面具微毛,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向端部渐尖,基部耳形;叶柄长2-6厘米。聚伞花序腋生,着花湘西北石门县萝藦科鹅绒藤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约10朵;花萼裂片外面具微毛,花萼内面基部具腺体5枚;花冠淡绿色或白色;副花冠肉质,深5裂,裂片卵形,内面中部具1圆形的舌状片;花粉块每室1个,长圆形,下垂;子房无毛,柱头略为隆起,顶端2裂。蓇葖果通常仅1枚发育,向端部渐尖,基部狭楔形,长达11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长圆状卵形,顶端略呈截形;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花期5-8月,果期7-10月[2]。
生于海拔500—1800m山地疏林中、山坡灌木丛中。石门县分布区域较少,新铺、壶瓶山等地有分布。
根入药,味苦,性温。有小毒。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主治胃痛,腹痛,腰痛,跌打损伤[1]。
6徐长卿
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须状,具香气。茎细,节间长。叶对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尖,全缘,边缘稍外卷,有缘毛。圆锥状聚伞花顶生或生于叶脉腋内,花多数,黄绿色。蓇葖果单生,披针形;种子顶生多数银白色绒毛[2]。花期5~8月,果期9~12月。
生于海拨500—1400m的山地沟谷疏林或阳坡草丛中。石门县分布区域较少,皂市、维新峡峪河等地有分布。
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入药,味辛,性温,入肝、胃经。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止痛止痒、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毒蛇咬伤。
7隔山消
多年生草质藤本;肉质根近纺锤形,灰褐色;茎被单列柔毛;有乳汁。叶薄纸质,卵形,顶端短渐尖,基部耳状心形,两面被微柔毛;基脉3—4条,放射状,侧脉每边约4条;叶柄长2—5厘米。聚伞花序近伞房状半圆形,着花达20朵;花序梗长3—6厘米,被单列柔毛;花梗长5—10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淡,辐状,裂片长圆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长柔毛;副花冠薄肉质,5深裂,其裂片近四方形,基部紧缩,顶端截形,比合蕊柱短;花粉块长圆形,下垂;子房无毛,花柱细长,柱头膨大,顶端凸起。蓇葖果披针形,无毛;种子卵形,暗褐色,顶端种毛长2厘米。花期5—9月,果期7—10月[2]。
生于每拔500-1500m的山坡、山谷或灌木丛中、路边草地。石门县十九峰、夹山、皂市、壶瓶山等地有分布。
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肝、脾、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用于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脾虚不运、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等[1]。
参考文献:
[1]赵运林,喻勋林,傅晓华等.湖南药用植物资源[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04-707
[2]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二、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点赞:5360 浏览:1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