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学基础原理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会计学原理旧有的教学思路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授对象、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几个方面论述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 改革 高职高专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开办时间较短,在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理由。会计学及相关管理学专业中均开设会计学原理谋程,虽然名称各异,课时不同,其讲述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纵观近几年相关教材,并未形成真正适应高职特色的专用教材,有些对口学生甚至认为他们使用的高职教材不如中专教材。教材如此,教学内容自然乏善可陈。如何使会计学原理的教学适应高职高专特色,值得探索和实践。

一、明确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教育的入门课程,是一个使学生由不知会计为何物到对会计核算原理有所了解的阶梯。其教学目标应能够引导学生系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策略和基本操作技能,以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为此,该门课程应至少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会计核算原理,主要有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借货记账法等相关内容;二是会计核算策略,主要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编制报告以及财产清查、计账程序等相关内容。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特点,应尽量避开讲述不必要的理论知识。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在实务中并不作严格区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简略讲述二者的区别甚至省略;在当前应用的复式记账就是指借货记账,在讲授时没有必要各列一节。会计学原理讲述的目标是教会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应考虑初学者的接受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恰当区分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材料的入库、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完工产品的入库、产品销售时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等内容应着重将会计分录与其反映的经济业务联系起来,而不要一概以‘结转成本’四字掩盖其本质内容。

二、分析授课对象,实现真正因材施教

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有的专业只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而没有其他相关知识的跟进;有的专业则直接开设专业会计如物业管理会计、旅游管理会计、建筑企业会计等。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虽然有着各自的优点,但都忽略了一个根本的理由,即教学内容应与教学对象相适应。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础,有些高校往往由专家教授来讲授该门课程,而对口生由于水平参差不齐,一律省略会计学原理教学,会对其会计知识架构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混同教学又忽略了对口生与普高生各自的特点;非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个别学生在期末考试时甚至不能写出一笔正确的会计分录。根据上述分析,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别不同的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讲述重点应放在对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理解和会计核算程序的熟练掌握上,省却‘复式计账”、“会计恒等式’等相关概念,以使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会计的基本内容,准确地掌握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的使用,完整地理解企业的购货、生产、销售、分配等循环的核算体系。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非会计专业开展会计教育则不然,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会计信息,使用会计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本专业服务。因此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其教学内容要做重新调整。首先,调整会计核算原理部分,去掉过于专业的内容以使学生对会计核算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即可;适当增加会计要素的核算如固定资产折旧、存货的计价、生产成本的计算等内容。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教会他们多少会计分录,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报表。其次,尽量减少会计核算策略的教学,关于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内容可旬七为一章进行介绍。最后,增加一项主爵勺容,即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当然,调整后的教材是否还叫会计学原理则是另一个理由了。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1.加强实践教学,要在教学中满足高职高专学生未来实戏的需要。我国现在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三个会计制度与若干具体会计准则构成,不同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的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策略可能略有不同。在原理教学中如果完全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进行讲述,好像是教给了学生最正确的实践翅识,然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小企业工作,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反而失去了当初教学的原意。为此,倡议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应以工业企业为例,在不违背会计制度准则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会计科目,以达到讲述会计学‘原理”的目的。
2.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必要的实戏理论教学。所谓必要的实践理论教学是指指导实践的具体知识,比如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制造费用以及期间费用明细账具体应该如何设置,企业建账应如何进行等等。这部分实践理论如讲得少了,会导致学生学过会计账簿却不会独
立建账,学过审计学却不会独立制定任何审计程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实践教学,要加大能够指导实践的具体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真正独立地进行会计实训,而不是由老师领着建账、编凭证、过账、编报表亦步亦趋地进行。

四、编写优秀教材,适应高职教育需求

1.正确理解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恰当把握教材内容。有些会计学原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照搬最新制度的条文,机械解释相关制度条文,失去了教育与制度解释的根本区别。制度准则对于初学者并不容易接受,即使学生能够掌握,也只是知道了一系列被基本理论隔离起来的法规,而不知道制定这些法规的目的,更谈不上会计在经济方面的广泛运用,以至于在经济环境、指导准则略有变化时一筹莫展。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何谈“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呢?会计学原理教材的编写应抛开“制度加说明”这一传统思维,以教会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和会计核算策略为目的,以系统的、由浅入深的兼顾制度与准则为原则来进行。
2.体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使教材内容更科学、系统化。会计学原理是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专业课程,所以它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会计知识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认知社会、深思理由的能力。有些会计学原理中出现了太多表面相互矛盾的地方却不进行解释,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若恒等,那么“资产二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十收入一费用”恒等的理由何在呢?制造费用是否真的核算所有的间接生产费用而不核算任何直接生产费用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深思理由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会计学原理教材在这一方面应有所改善。

点赞:6411 浏览:20210